A | A | A

第二十七章:升级版“病遁”与《本草纲目》

求书网 更新最快! 我的军师实在太稳健了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KTejK.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三日期限,如三柄悬顶之剑。

陈默没有去拜访任何与张三有关的人,也没有去翻阅任何税务卷宗。他将自己反锁在“堡垒”之内,全部心神都投入到了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精准致病与临床表演学”的研究。

书案上,不再是建筑图纸,而是摊开的数卷医书。他的手指,正缓缓划过《神农本草经》上一行不起眼的文字。

“栀子,味苦,性寒。主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

陈默的眼中闪烁着科学探索般的光芒。

【根据药理分析,栀子性寒,能清热泻火。若用量失当,或与特定食材同服,其寒性可首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无源。临床表现为:面色萎黄、西肢无力、食欲不振、脉象虚浮。】

【完美!】

这正是他想要的病症!

它足够严重,能让任何人相信他无法处理公务。

它又足够“文雅”,不像上吐下泻那般狼狈,更符合他“文士”的身份。

最关键的是,只要停药并辅以温补之物,便可在一周内恢复,后遗症极小。

【风险评估:B级。主要风险在于剂量控制。过量可能导致真实且不可逆的脏器损伤。必须进行严谨的剂量测试。】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天里,陈默开始了以自己为实验对象的“临床试验”。

他用自制的一杆微型戥秤,以毫厘为单位,精准地称量着碾碎的栀子粉末。从一钱的十分之一开始,他将药粉混入水中,屏息饮下,然后静静地感受着身体的每一丝细微变化,并详细记录下来。

【第一日,未时。服药半钱。一刻钟后,胃部微有凉意。半个时辰后,无明显症状。结论:剂量过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日,辰时。服药一钱。半个时辰后,腹中隐有雷鸣,食欲下降30%。面色无明显变化。结论:效果初显,但不足以取信于人。需加大剂量。】

【第二日,午时。追加半钱。一个时辰后,头晕感出现,西肢乏力感提升至40%。对镜自照,面部皮肤出现轻微蜡黄色泽。脉象……需通过特定呼吸法模拟虚浮感。成功率70%。】

到了第三日的清晨,也就是他向上级汇报的最后期限。陈默看着镜中的自己,满意地点了点头。

镜中之人,面色蜡黄,眼窝深陷,嘴唇干裂,眼神涣散,整个人都仿佛被抽走了精气神,透着一股行将就木的衰败之气。

他成功了。

“咚咚咚……”

郡丞府的文吏准时前来敲门,催问税务一事的进展。

门被缓缓拉开一条缝,文吏只看到一只苍白无力的手扶着门框,和一张病得快要脱相的脸。

“陈……陈参军?您这是……”文吏大惊失色。

“咳咳……”陈默虚弱地咳嗽了两声,有气无力地说道:“在下……偶感风寒,不,是……积劳成疾……有负太守所托……咳咳……”

说着,他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身子一晃,就要倒下。

文吏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冲进去扶住他,口中连声大喊:“快来人啊!陈参军病倒了!”

消息很快传到了太守刘焉的耳中。

刘焉闻报,先是愕然,随即眉头紧锁。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陈默在装病,毕竟那张三的棘手程度,他比谁都清楚。一个初来乍到的年轻人,面对如此压力,心力交瘁之下病倒,似乎也合情合理。

“去,把城中最好的钱大夫请来!务必给陈参军仔细诊治!”刘焉下令道。

刘瑁在一旁听了,心中冷笑连连:【装病?雕虫小技!等钱大夫一来,看你这戏还怎么往下演!】

钱大夫是郡城杏林界的泰山北斗,一手脉诊出神入化,据说能从脉象中听出病人昨日吃了什么。

很快,须发皆白的钱大夫提着药箱,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陈默的“病榻”前。

陈默躺在床上,双目紧闭,呼吸微弱,床头还放着一碗黑乎乎、散发着苦涩气味的“药渣”(他特意熬煮的栀子水残余物),将气氛烘托得无比到位。

钱大夫也不多言,坐于床边,伸出三根枯瘦但异常稳定的手指,轻轻搭在了陈默的手腕上。

大堂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这位权威的判决。

陈默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来了,最终考验。我的呼吸法,我的脉象模拟,我的全身肌肉松弛术……成败在此一举!】

钱大夫闭着眼睛,手指时而轻按,时而重压,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锁。

良久,他才缓缓收回手,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刘焉派来的亲信连忙上前问道:“钱大夫,陈参军究竟是何病症?”

钱大夫捋着自己的长须,没有立刻回答,反而用一种带着几分敬畏、几分惋惜的复杂眼神,看着床上的陈默。他沉吟了半晌,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凝重:

“陈参军此症,非是寻常风寒暑湿,亦非饮食不调。老夫行医西十载,此等脉象,亦属罕见……”

众人一听,心都提了起来。刘瑁更是竖起了耳朵。

只听钱大夫继续说道:“其脉象,沉、细、虚、散,如丝线游走于乱麻之中,此乃心血大亏、神思耗竭之兆!再观其面色,黄中带枯,如秋叶失其华,此乃脾胃失其运化,思虑伤脾之象!”

他站起身,对着众人,用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口吻,做出了最终诊断:

“陈参军此症,病根不在身,而在心!此乃思虑过甚、心力交瘁所致!看其脉象,分明是在为某件经天纬地的大事,耗尽了心神,呕心沥血,以至于形神俱槁!此病,药石难医,唯有静养!”

说着,他转向刘焉的亲信,加重了语气:“你速速回报太守大人,若想保住陈参军,从今日起,半年之内,绝不可再让他为任何俗务烦心!需静养!必须静养!否则,恐有灯尽油枯之危啊!”

一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刘瑁当场就傻眼了。

而太守府的众人,看向陈默的眼神,己经从同情,彻底转为了崇拜和敬畏。

原来……陈参军不是被张三的难题吓病了,而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殚精竭虑,把自己给“算”病了!为了区区一件税案,就能耗费心神到如此地步,这是何等的鞠躬尽瘁,何等的为国为民!

陈默的“病遁”计划,在他自己都始料未及的情况下,被钱大夫的权威脑补,镀上了一层无比璀璨、无比悲壮的“为公忘私”的金光。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KTej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我的军师实在太稳健了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KTejK.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