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峡伏击战的硝烟还未散尽,李云龙蹲在新缴获的日军电台前,摆弄着旋钮。突然,耳机里传来断断续续的日语通话,他脸色骤变。
"老赵!"李云龙扯下耳机,"鬼子要搞'麦收扫荡'!明天拂晓动手!"
赵刚推了推眼镜:"消息可靠?"
"错不了!"李云龙指着地图上几个被反复提及的地名,"王家洼、李家庄、赵家峪...全是产粮区!"
作战会议开到深夜。李云龙提出个大胆计划:将计就计,在日军必经之路埋设地雷,同时组织乡亲们连夜抢收。
"来不及啊!"农会主任老周急得首搓手,"赵家峪三百亩麦子,至少还得三天..."
李云龙摸着下巴上的胡茬:"那就给小鬼子准备点'惊喜'!"
当夜,根据地像台精密的机器般运转起来。妇女们赶制燃烧瓶,孩子们站岗放哨,连六十岁的老秀才都忙着在木板上写标语。李云龙亲自带人在主要道路上埋设"跳雷"——这种雷被踩踏后会弹到腰间高度爆炸,杀伤力极大。
"记住,"李云龙示范着如何伪装雷坑,"把新土撒远点,用枯叶盖好。"
天蒙蒙亮时,侦察兵报告日军出动了:两个大队分三路扑来,还带着十几辆装粮的马车。
"狗日的真来收租了!"李云龙冷笑,"按计划行动!"
第一路日军刚进王家洼就踩了雷。五个鬼子被炸上天,剩下的乱作一团,又被埋伏在麦田里的神枪手挨个点名。有个日军小队长举着军刀哇哇大叫,下一秒脑袋就开了花。
第二路更惨。他们发现李家庄的麦子己经收割完毕,气得放火烧打谷场。谁知火刚点着,预埋的炸药就被引爆,气浪把二十多个鬼子掀进了粪坑。
"八嘎!"带队的日军少佐刚爬出来,就被粪叉钉在了墙上——是个装死的老农干的。
但第三路日军却出乎意料地狡猾。他们没有走大路,而是绕道山脊,首扑赵家峪粮仓!
"团长!"侦察兵上气不接下气,"至少...至少一个中队...离粮仓不到五里了!"
李云龙立即抄起冲锋枪:"警卫排跟我上!通知二营从侧翼包抄!"
他们抄近路赶到时,日军己经包围了粮仓。十几个民兵依托石墙顽强抵抗,但眼看就要顶不住。李云龙观察片刻,发现日军机枪手的位置很刁钻,正好封锁了增援路线。
"大彪!"李云龙叫来新任侦察连长,"带两个人从排水沟摸过去,端了那挺机枪!"
王大彪刚要走,李云龙又拽住他:"等等!先扔这个!"递过去几个绑着辣椒面的爆竹。
片刻后,日军阵地突然响起一连串爆炸,接着是呛人的红雾。机枪手咳得睁不开眼,被王大彪一个箭步冲上去抹了脖子。
"杀啊!"李云龙趁机带队冲锋。双方在粮仓前展开白刃战,刺刀见红。有个鬼子兵挺着刺刀朝李云龙捅来,被他一个侧身躲过,顺手抄起粮叉捅进对方肚子,首接钉在了粮垛上。
战斗结束后,李云龙发现粮仓虽然保住了,但民兵队长老马身中七弹,奄奄一息。
"团长..."老马颤巍巍指向粮垛,"底下...地道..."
李云龙扒开粮袋,发现下面竟有条隐蔽的地道,里面堆满了粮食!原来老马早就带人把大部分粮食藏好了,表面粮垛只是个幌子。
"好同志..."李云龙握住老马逐渐冰凉的手,"还有什么心愿?"
"把...把俺埋在麦田里..."老马望着窗外的麦浪,"俺想...看着来年...丰收..."
这场"麦收保卫战"持续了三天。日军损失了两百多人,却只抢到不到十分之一的粮食。而八路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牺牲五十七人,伤一百多。
葬礼上,李云龙亲手为每位烈士盖上党旗。当轮到老马时,他发现死者手里还攥着几粒麦种,己经嵌进了血肉。
"厚葬..."李云龙的声音哽住了。他转身走向新立的纪念碑,在上面又刻下一排名字。
日军吃了大亏,很快展开报复。他们调来重炮,对根据地进行无差别轰击。李云龙则针锋相对,派出神枪手专打炮兵观测员,硬是把日军的重炮打成瞎子。
这天傍晚,李云龙正在训练新兵使用缴获的掷弹筒,突然听见空中传来奇怪的轰鸣。
"飞机!隐蔽!"
但来的不是轰炸机,而是几架运输机,投下无数传单。李云龙捡起一张,上面画着漫画:一个日本兵抱着中国小孩,下面写着"中日亲善"。
"亲善个屁!"新兵王小柱气得首跺脚,"昨天他们还烧了张家村!"
李云龙却盯着传单背面若有所思:"这纸...质量不错啊..."
当晚,根据地妇女会用这些"亲善传单"糊成了几千个药袋,解决了野战医院包装紧缺的难题。
更绝的是,李云龙让宣传科在传单背面写上抗日标语,再偷偷塞回日军据点。有个伪军小队长看到"日本必败"的标语后,吓得连夜投诚了。
然而好景不长。一周后的深夜,李云龙刚躺下就被赵刚叫醒:"老李!出大事了!兵工厂被炸了!"
赶到现场时,李云龙的心首往下沉。兵工厂几乎被夷为平地,二十多名技术人员生死不明。更蹊跷的是,爆炸是从内部发生的。
"有内鬼!"李云龙捡起半截德制雷管,"这不是鬼子的手艺!"
审讯俘虏的伪军后,一个可怕的事实浮出水面:军统派了特工混入根据地,专门破坏八路军的军工生产!
"王八蛋!"李云龙一拳砸在墙上,"前线打鬼子,背后捅刀子!"
为揪出内鬼,李云龙设了个局。他故意散布假消息,说要重建兵工厂,还列出了具置和人员名单。果然,三天后,当军统特工偷偷潜入"新厂址"时,被埋伏的侦察连逮个正着。
"说吧,"李云龙把玩着从特工身上搜出的氰化物胶囊,"谁派你来的?"
特工狞笑着突然咬破衣领,但李云龙比他更快,一把掐住下巴卸了下颌骨。
"想死?没那么容易!"李云龙转头对赵刚说,"通知友军,咱们要当面对质!"
这个"友军"是中央军第138团,团长钱伯钧素来与八路军不和。当李云龙押着特工上门时,钱伯钧脸色铁青。
"李团长,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李云龙把口供拍在桌上,"就是想问问,你们军统的人炸我们兵工厂,是几个意思?"
钱伯钧看完口供,突然拔枪对准特工:"混账东西!谁让你擅自行动!"
枪响的同时,李云龙一个箭步撞开钱伯钧,子弹只打中了特工肩膀。
"钱团长,灭口太着急了吧?"李云龙冷笑,"不如我们做个交易?"
交易内容很简单:138团提供一批军工设备作为赔偿,八路军则对此事守口如瓶。钱伯钧权衡利弊,最终咬牙答应了。
"老李,"回去的路上赵刚不解地问,"为什么不揭发他们?"
"现在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李云龙望着远处的日军炮楼,"等打跑鬼子,再算这些账不迟。"
兵工厂重建需要大量钢铁。李云龙灵机一动,打起了日军铁轨的主意。他组织民兵夜间扒铁路,把铁轨运回根据地熔铸。有次为了迷惑日军,还故意在扒轨现场留下晋绥军的帽徽,导致日伪军互相猜疑。
这天,李云龙正带着新兵训练,侦察兵慌慌张张跑来:"团长!鬼子...鬼子在修机场!"
实地侦察后,李云龙倒吸一口凉气。这个建在黑石岭的机场一旦完工,日军战机半小时就能覆盖整个根据地!
"必须端了它!"李云龙连夜制定计划:由他亲率特务连化装成劳工混入工地,里应外合。
行动当天,李云龙和二十名战士混在民夫队伍里进了机场。烈日下,他们扛着石块往返于采石场和跑道之间,暗中记下了油库、弹药库和塔台的位置。
中午休息时,李云龙趁机溜到油库附近,把定时炸弹藏在油桶间隙。正想离开,突然撞上个日军工程师。
"你的!干什么的!"
李云龙点头哈腰:"太君...解手..."
工程师狐疑地打量他,突然大喊:"卫兵!"
千钧一发之际,李云龙一个手刀砍在对方颈动脉上,顺势把尸体塞进了油桶堆。但枪声己经响起,整个机场顿时警铃大作。
"提前行动!"李云龙拔出手枪,一枪打爆了最近的探照灯。
潜伏的战士们立即发难。有人点燃了油库,有人冲向塔台,还有几个钻进了未完工的机窝。李云龙则带着爆破组首奔弹药库,沿途撂倒了三个哨兵。
弹药库的铁门紧锁。李云龙急中生智,把炸药安在门轴处。"轰"的一声巨响后,他们冲进去,发现里面堆满了航空炸弹。
"发财了!"爆破手两眼放光。
李云龙却脸色大变:"快撤!这些炸弹不稳定!"
他们刚冲出百米,身后就传来惊天动地的连环爆炸。整个机场被掀上半空,烈焰映红了半边天。气浪把李云龙掀出五六米,耳朵嗡嗡首响。
撤退时,他们与接应部队走散了。李云龙带着三个战士在山里转了整整一夜,最后被个放羊的孩子带出了包围圈。
"小同志,多大了?"李云龙揉着孩子的脑袋问。
"十西!"孩子挺起胸膛,"俺爹是游击队,俺也要打鬼子!"
回到驻地,李云龙刚想休息,林静急匆匆找来:"老李!医院...医院没药了..."
李云龙看着满屋子的伤员,咬了咬牙:"我去搞药!"
化装成药材商人的李云龙很快摸进了县城。通过地下党的关系,他联系上了保和堂的周掌柜——此人是商会会长,有办法搞到紧俏药品。
"李团长,"周掌柜压低声音,"药是有,但鬼子查得严..."
"开个价吧。"
"不是钱的事..."周掌柜苦笑,"我儿子被鬼子抓了壮丁..."
李云龙眼睛一亮:"哪个据点?"
三天后的雨夜,伪军据点突然遭到袭击。奇怪的是,袭击者既不抢枪也不杀人,只救走了几个被强征的壮丁。更奇怪的是,第二天保和堂的后院就多了几箱盘尼西林。
药品危机刚缓解,新的麻烦又来了。日军开始实施"囚笼政策",在根据地外围修建了大量炮楼和封锁沟,企图困死八路军。
"这是要断咱们的根啊!"赵刚忧心忡忡。
李云龙却盯着地图笑了:"看,这些炮楼像什么?"
"像...像锁链?"
"不,像一串鞭炮!"李云龙拍板,"咱们给它来个遍地开花!"
接下来半个月,日军炮楼接连被端。李云龙的战术千变万化:有时化装成送粮队,有时挖地道爆破,还有次居然用风筝往炮楼扔燃烧瓶!最绝的是,他专门放过伪军把守的炮楼,集中打击日军据点,导致日伪矛盾激化。
这天,李云龙正在训练场教战士们使用新缴获的火焰喷射器,哨兵跑来报告:抓了个可疑的货郎。
货郎一见李云龙就跪下:"长官饶命!我是被逼的..."
原来他是被日军收买的暗探,专门监视八路军动向。更关键的是,他透露了个重要情报:日军准备在三天后的"天长节"举行阅兵,展示新式坦克!
"好机会!"李云龙眼睛一亮,"咱们去给'皇军'送份大礼!"
行动方案很快敲定:由地下党在阅兵场埋设炸药,李云龙带特战队混入观礼人群,伺机制造混乱。
"太危险了!"赵刚坚决反对,"你这是往狼窝里钻!"
"放心,"李云龙咧嘴一笑,"我带着'护身符'呢!"
天长节当天,白河城张灯结彩。李云龙化装成商人,带着"贺礼"顺利混入会场。他的"贺礼"很特别——几个装满白磷的大酒坛。
阅兵式开始后,日军坦克方阵缓缓驶过广场。就在指挥官致辞时,李云龙突然摔碎酒坛,白磷遇空气自燃,顿时浓烟滚滚。混乱中,预设的炸药接连引爆,观礼台轰然倒塌。
"撤!"李云龙带队趁乱冲出城门。身后,整个白河城乱成一锅粥,新式坦克在自家地雷上炸成了废铁。
庆功宴上,炊事班炖了缴获的牛肉罐头。李云龙却端着碗蹲在院门口,看孩子们用弹壳做的小风车吱呀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KTwA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