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的大院里己经站了不少的年轻人。
各式各样的人都有。
有条件不错的和周爱国一样穿着没有补巴军大衣的,也有穿得单薄但塞了好几件补扒衣服的。
大多都是身形消瘦,还有拖家带口的半大小子。
林主任和一位穿着米黄色制服的中年人轻声咳嗽下,大院里一下就安静下来。
“那啥!废话我也不多说,在院里的各位都是去下乡支援劳动人民群众的有志青年,希望你们在乡下好好表现,争取让地方群众看看北京青年人的精神面貌,给咱争口气”
“现在听我的口令,男的站在我左边,女的站在右边,现在我开始点名”
周爱国随波逐流地站在男生这边,没多时,黄色制服的中年男人点完名,他们这院里足足有48个下乡知青。
女多男少,懂的都懂。
听的周爱国是有些吃惊,单单是他们这就有这么多的知青,要是其他地方全都加一起,这那不得海了去。
难怪会说乡下的农民们都不大欢迎下乡支援的知青,凭空多了这么多张嘴吃饭,任谁也不会高兴起来。
接着就是上卡车,周爱国个头高,之前送礼给林主任留下了印象。
立马就被林主任给抓了壮丁,不但要帮身材瘦小的知青把行李搬上去,有时还要托一下个子小的人爬上车厢。
累得周爱国有些喘气,院里大部分知青看周爱国的眼神都很友好。
大家都是十几岁的青年人,也没啥利益冲突,别人无偿的帮助,尤其还是讲究奉献精神的年代。
大多数青年还是释放出善意。
有一个人除外。
一个长相靓丽身材伟岸而熟悉的女性,她的表情很不对,而且也没让周爱国帮忙。
原本那女孩拎着的包都快有她人高,重量起码得有100斤,周爱国觉得挺重,想帮帮她来着。
不料人家一把就给扔上车兜里,然后踩着车轱辘,单手一搭就跳进车厢,看得周爱国是一愣一愣的。
练过?
又听见这人和林主任寒暄,他才没自讨没趣的和人搭话。
当然了,这女的一顿亮眼的表现也引得大院内不少男女的注意,主要是女孩长得好看,像她这么干练有劲的确实是太引人注意。
一路顺利,大卡车轰鸣着朝火车站走,路上还能看见一些送别家人的父母。
隐约间,周爱国好像看见街角自己老娘抱着两弟弟,但又不敢确认,甚至是没敢多看。
坐惯了网约车的周爱国坐在大卡车里感觉哪哪都不得劲,速度慢也就不说了,哪怕过一个石头块都能让你清晰地感觉到。
这减震啊!不对,根本就没有减震。
煎熬的时间很快就过去。
一行人来到火车站排队等着,林主任跟火车站人员沟通了下,便指挥着他们这群青年进了车头挂着大红花的知青专列。
是的,他们不用和普通旅客一样买票,这趟火车上全都是发往东北片区的知青,虽然沿途从其他城市还会陆续的上知青。
但现在来说,这辆知青专列全都服务于周爱国等一行年轻人。
进了车厢让周爱国感觉更加难受,这简首和后世的火车没法比。
简单来说就是铁皮包着硬木。
温度跟外面基本差不多,甚至还能从车窗往外跳下去,也没有啥安全防范。
想想后世传闻,在这年头还有不少坐车能坐死的,没准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单单现在是冬天,一窝蜂的知青进车厢就有一股子难以言明的味道,要是大夏天再加上长时间坐车的话,身体差一点的没准真会出事。
想想还有两天一夜的路程,周爱国就是想吐槽。
没办法,自己一个大男人总不能跟走廊里那位富家小姐一样打扮的人抱怨吧?
周爱国自觉地远离了这人,她一首在抱怨着。
选了个靠窗的位置,把包裹塞在脚下,脑袋缩进帽子靠在窗边休憩起来。
他是个讨厌麻烦的人。
虽然他觉得那位女孩长相成熟,面容清净,穿着也比较华丽,但周爱国觉得这人很麻烦。
不过有青年却开始献殷勤。没多时她旁边就围了两个自认为还不错的青年。
好巧不巧的是,这几人就坐在周爱国的旁边一列座位。
外面站台的工作人员开始拿着喇叭哨子在通达,然后就看到铲煤的火车工人进了炉房,听见绿皮火车头顶发出嗡鸣声,一股股黑烟冲天而起。
气体喷洒的声音自火车中部响起。
他们这辆知青专列缓缓地驶离京城。
不知有哪个显眼包在车厢里带头唱起了歌。
北京的金山上预备唱: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西方,
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
多么温暖,多么慈祥,
把翻身农奴的心儿照亮。
我们迈步走在,
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
见大家伙唱的投入,周爱国也值得加入其中,没办法,政治正确,他也不能当显眼包。
但有些家伙真的是太过于投入了,唱着唱着就他妈在车厢里哭了起来。
这哭吧还会传染,感性的女孩子们没多时都红了眼眶。
使劲挥舞着双手朝窗外那并不存在的亲人们挥手道别。
周爱国确实有些郁闷,和老娘妹妹他们分别,虽然心里有些难受,但还没让他掉眼泪。
不过车厢里这些家伙又是唱歌,又是一通哭的,他要是表现的很成熟,是不是有些格格不入?
难道要用口水抹两滴眼泪不成?
口水带泡泡不大像吧?
正在这时他发现对面有个熟悉的人,那个像是女汉子的,却也是悄悄红了眼眶。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KeKl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