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方深感压力巨大,看着6团剩下的士兵,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他明白,仅靠现有的兵力,难以应对日军后续可能发起的更为猛烈的进攻。经过深思熟虑,朱大方决定将6团化整为零以连排为单位,派往晋西北各地自行发展。
朱大方把6团的各级连长、排长召集到一起,神情严肃地说道:“弟兄们,咱们刚经历了一场恶战,虽然赢了,但大家也都看到了,小鬼子不会善罢甘休,肯定还会再来。咱们现在的兵力,远远不够。所以,我决定让你们以连排为单位,分散到晋西北各地去自行发展。”
一位连长疑惑地问道:“团长,这自行发展具体咋做啊?”
朱大方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说道:“到了地方,你们首先要跟当地的百姓打好关系,宣传咱们抗日的理念,让大家知道咱们是为了保卫家乡、保卫亲人而战。然后,你们要想办法招募新兵,壮大咱们的队伍。不仅如此,你们还要在当地建立情报网络,收集小鬼子的动向。遇到小股的鬼子部队,能打就打,打不过就及时汇报,咱们再一起想办法收拾他们。总之,就是要在晋西北各地燃起抗日的烽火,让小鬼子处处都不得安宁。”
另一位排长皱着眉头说:“团长,晋西北这么大,咱们这么分散,会不会力量太薄弱了?”
朱大方拍了拍桌子,说道:“这确实是个难题,但咱们换个角度想,分散开了,咱们的活动范围就广了,能发动更多的群众,也更容易摸清小鬼子的底细。而且,咱们彼此之间要保持联系,有情况随时支援。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连长、排长们听了朱大方的话,纷纷点头,眼中燃起坚定的斗志。
于是,6团的士兵们以连排为单位,各自带着使命,朝着晋西北的不同方向出发了。有的连排前往山区,那里地势复杂,便于开展游击活动;有的奔赴交通要道附近的村镇,以便及时掌握日军的运输和兵力调动情况;还有的深入到偏远的乡村,去动员那些尚未被战火波及,但同样心系家国的百姓。
其中一个排来到了晋西北的一个小镇。这里表面上看似平静,但百姓们眼中却透着恐惧和不安。排长带着战士们挨家挨户地走访,向百姓们讲述外面的战斗情况,宣传抗日的道理。一开始,百姓们还有些顾虑,但看到战士们真诚的眼神和坚定的决心,渐渐地被打动了。
一位老者拉着排长的手说:“娃子们,俺们也想打鬼子,可俺们啥都不懂,能帮上啥忙啊?”
排长笑着说:“大爷,您给咱们提供点情报就行,小鬼子要是有啥动静,您告诉我们,这就是对抗日的大贡献。还有,要是有年轻力壮的后生,也让他们跟我们一起,咱们人多力量大,一定能把小鬼子赶出去!”
在排长和战士们的努力下,小镇上陆续有年轻人报名参军,一些百姓也主动帮忙收集情报。这个排以小镇为据点,逐渐在周边建立起了抗日力量。
而另一个连来到了山区。连长观察地形后,决定在山谷间建立一个隐蔽的营地。战士们一方面训练新兵,一方面在山口设下暗哨,密切监视日军的动向。有一次,他们得知一股日军要经过附近的山路,连长当机立断,带领战士们在路边设下埋伏。当日军进入埋伏圈后,战士们居高临下,枪炮齐发,打得日军措手不及。这一战,不仅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还大大鼓舞了山区百姓的抗日信心。
6团各连排就这样在晋西北各地积极开展工作,他们如同星星之火,逐渐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燎原之势。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危险,但他们始终坚定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为抗击日寇不断努力着。
鉴于秦军的来历实在过于玄幻离奇,一旦真实情况泄露,势必会引起各方不必要的猜疑与混乱。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八路军和朱大方等人经过商议后,对外一致宣称秦军是由江湖豪杰自发组建的抗日军队。这样的说法既能解释秦军独特的风貌与战斗风格,又能巧妙地掩盖其死而复生这一惊人秘密,让他们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抗日战斗之中。
战斗胜利的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晋西北乃至更广泛的区域激起层层涟漪,迅速在各方势力中传开,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八路军总部得知胜利的喜讯后,一片欢腾。窑洞内,司令员拍着桌子,兴奋地说道:“打得好啊!咱八路军和秦军这一合作,小鬼子可算是尝到苦头了。这不仅是一场战斗的胜利,更是我们抗日力量联合的典范!”参谋长也满脸笑容,点头称赞:“是啊,这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证明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定能战胜日寇。而且秦军的加入,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战斗精神,这对我们今后的抗战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总部迅速召开会议,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强与秦军的合作,扩大战果。有人提议加大对秦军的武器支援,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战争;也有人建议组织更多的联合训练,提升协同作战能力。最终决定,一方面向上级申请调配更多的资源给八路军和秦军的联合部队,另一方面派遣经验丰富的教官,协助秦军进行战术和武器使用的培训。
与此同时,远在重庆的国民政府也收到了这场胜利的消息。老蒋听闻后,心中暗自思忖,一支突然出现且来历神秘的秦军,与八路军联合竟取得如此大捷,若能将其收归麾下,无疑能壮大自己的力量,在抗战中增添一份重要的筹码,还能在舆论上赢得更多的支持。于是,他决定派人前往晋西北嘉奖朱大方。
重庆方面派出的是一位资历颇深的少将,名叫王耀祖。王耀祖带着蒋介石的亲笔信和授勋命令,一路辗转来到晋西北。见到朱大方后,王耀祖满脸堆笑,说道:“朱团长,恭喜啊!委员长听闻你在晋西北与日寇激战并大获全胜。特命我前来嘉奖,授予你中将军衔,升任师长之职,并命你率军归建,为党国效力。”
朱大方心中暗自苦笑,他虽来自现代,深知这段历史,对重庆国民政府的腐败和消极抗日早有了解,并不愿意加入其中。但他又不能首接拒绝,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朱大方思索片刻,神色凝重地说道:“王将军,多谢委员长的厚爱与信任。只是如今晋西北局势复杂,日军虽遭重创,但必定会卷土重来。此地百姓和八路军与我们并肩作战,情谊深厚。若此时我率军归建,恐日军再次来袭,百姓和八路军将陷入困境,我实在放心不下。再者,秦军刚与八路军磨合出一些默契,贸然分开,恐影响后续抗战大计。还望王将军能向委员长转达我的苦衷,容我暂留此地,继续抗击日寇。”
王耀祖眉头微皱,脸色瞬间阴沉下来,语气也变得有些不悦:“朱团长,委员长的命令可不是能轻易推脱的。这是你飞黄腾达的好机会,可别不识好歹。党国培养了你,现在正是你报效的时候,怎能因这些理由拒绝?”
朱大方依旧坚定地说道:“王将军,我朱大方一心抗日,只盼能为国家和民族多做贡献。此时留在晋西北,抗击日寇,正是我报效国家的最好方式。还请王将军成全。”
王耀祖见朱大方态度坚决,心中恼怒不己,却又不好发作。他冷冷地说道:“既然朱团长心意己决,那我也不多说什么了。咱们后会有期。”
而在日军残军狼狈退回太原后,筱冢义男怒不可遏。他在指挥部里大发雷霆,将桌上的文件、茶杯等物统统扫落在地,咆哮道:“一群废物!五个联队,装备精良,居然被一群土八路和一群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古装兵打得如此惨败!你们都是饭桶吗?”一众日军军官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筱冢义男冷静下来后,深知此次失败不仅让日军在晋西北的势力受到严重削弱,更让他在上级面前丢尽了颜面。他决心要报复,挽回自己的声誉和日军的所谓“尊严”。于是,他开始重新审视战局,制定新的作战计划。
筱冢义男一方面向上级请求增派兵力和先进武器,强调晋西北的重要性,声称若不尽快消灭这股抗日力量,将会对整个华北战局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他加强了情报收集工作,除了派遣更多的间谍渗透到八路军和秦军驻地外,还利用汉奸组织,在周边村落收集情报。他命令情报人员务必详细了解八路军和秦军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补给路线以及作战计划等关键信息。
在日军的严密策划下,一名隐藏极深的间谍成功获取了八路军和秦军一次联合巡逻的路线和时间等关键情报。
当八路军和秦军的联合巡逻队按照既定路线前行时,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突然,西周枪声大作,日军从两侧的山坡上如鬼魅般涌出,子弹如雨点般朝着巡逻队倾泻而来。
“不好,中埋伏了!”一名八路军战士大喊道。
带队的八路军连长迅速指挥:“大家找掩护,还击!”
秦军战士们在百夫长的带领下,纪律严明,迅速做出反应,与八路军战士们并肩作战。然而,由于日军准备充分,占据了有利地形,巡逻队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
百夫长骑在战马上,手持青铜剑,大声下令:“全体将士听令,保持方阵,不可慌乱!弓弩手,准备射击!”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带着与生俱来的威严。
八路军连长也在一旁喊道:“娘的,小鬼子竟敢算计我们!都给我狠狠地打,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他那草莽式的指挥风格尽显无遗,充满了血性与豪迈。
在激烈的交火中,双方都有不少伤亡。一名秦军士兵为了掩护身边的八路军连长,不幸中弹牺牲。八路军连长看着牺牲的秦军战士,眼眶泛红,怒吼道:“兄弟们,为牺牲的同志报仇!”
经过一番苦战,巡逻队终于突出了重围,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回到营地后,立马上报战况。朱大方、嬴政、李云龙和赵刚等人立刻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之策。
嬴政神色严肃,坐在主位上,首接下令:“加强营地的警戒,增派岗哨,对进出人员严格盘查。另外,彻查内部,揪出可能存在的奸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
李云龙一拍桌子,骂道:“他娘的,小鬼子太狡猾了!咱们得想个法子,不能老是被动挨打。下次遇到小鬼子,非得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不可!”
朱大方说道:“这次的伏击说明日军的情报工作做得很到位,我们必须加强情报保密,同时想办法反制。”
赵刚赞同的说道:“没错,我们要加强情报网的建设,提高情报分析能力,不能再让日军轻易得逞。”
于是,八路军和秦军开始了更加紧张的备战工作。他们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巡逻,防止日军间谍和汉奸的渗透。情报人员西处活动,与当地百姓建立密切联系,形成了一张严密的情报网。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迅速传递到指挥部。
在训练方面,八路军和秦军加大了联合训练的力度。他们针对日军可能的进攻方式,进行了各种模拟演练。八路军的战士们向秦军传授如何利用地形进行隐蔽、突袭以及如何使用缴获的日军武器。秦军则向八路军展示了他们独特的战斗阵法,双方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在一次联合训练中,秦军战士们正在演练方阵战术,八路军战士们则在一旁观察学习。李云龙看着秦军整齐划一的动作,不禁对着蒙毅赞叹道:“蒙兄,你们秦军这纪律性,真是没得说。要是把这股劲儿用到现代战争中,那小鬼子可有的受了。”蒙毅笑着说:“李团长,还得靠你们八路军多教教我们现代战争的战术和武器使用,我们秦军虽然勇猛,但在这方面还得向你们学习。”
而在武器装备方面,八路军将部分缴获的日军武器优先装备给了秦军。秦军战士们对这些现代武器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他们认真地向八路军战士请教使用方法。一名秦军士兵拿着一支崭新的三八大盖步枪,兴奋地说道:“有了这玩意儿,下次打鬼子,我一定能多杀几个!”
随着时间的推移,晋西北的抗日力量在不断壮大,而日军在筱冢义男的策划下,也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发动一场更大规模的进攻。一场更为激烈的较量,正在悄然酝酿。
与此同时,朱大方对虎符的秘密愈发好奇。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拿出虎符,仔细端详。那神秘的纹路,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他回忆起之前触摸虎符时脑海中闪过的现代实验室画面,心中不禁猜测,这虎符与自己的穿越以及秦军的复活,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
为了探寻虎符的秘密,朱大方开始查阅各种古籍资料,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然而,一切都如同大海捞针,毫无头绪。
一天,朱大方在整理从秦始皇陵带出的一些古籍时,发现了一本破旧的竹简。竹简上的文字晦涩难懂,但经过他的仔细研究和翻译,终于发现了一些与虎符相关的记载。上面提到,虎符乃是上古神器,拥有着神秘的力量,能够沟通阴阳,穿越时空。但具体如何运用虎符的力量,竹简上却并未提及。
朱大方拿着竹简,兴奋地找到嬴政,将这个发现告诉了他。嬴政听后,也是一脸震惊,说道:“朱先生,此发现或许与我们的复活有着莫大的关联。看来,这虎符的秘密,我们还需进一步探寻。”
就在朱大方和嬴政努力探寻虎符秘密的同时,日军的新一轮进攻准备工作也即将接近尾声。筱冢义男得到了上级增派的两个联队兵力以及一批先进武器,包括新型的山炮、迫击炮和大量的弹药。他看着地图上八路军和秦军的驻地,脸上露出了阴险的笑容,自言自语道:“这次,我定要让你们付出惨痛的代价……”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Tjlw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