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的卦摊弥漫着熟悉的檀香和陈旧纸张的味道。他听完我竹筒倒豆子般的烦恼——对盛名的惶恐,对自身无能的认知,对“神棍”骂名的恐惧,以及对五弊三缺深入骨髓的忌惮——并没有像往常那样露出高深莫测或算计的表情,反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慢悠悠地泡着茶,水汽氤氲了他苍老的面容。玄墨跳上桌子,好奇地嗅了嗅茶壶,然后选了个离炉子稍远的位置,优雅地趴下,金色的竖瞳半眯着,像是在假寐,又像是在倾听。
“五弊三缺,是悬在真正修行‘术’、‘法’之人头顶的天刀。”周先生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沧桑,“符箓、咒言、卜算推演、风水布阵...这些手段,动用的都是‘道’的力量,强行介入阴阳,扭转因果。用得越多,越深,业力反噬就越重,五弊三缺的诅咒就越难逃脱。这是铁律,几无幸免。”他看着我,眼神带着沉重的告诫,“所以,这条路,我绝不建议你走。你命格如何,我看不透,但我不想看你年纪轻轻就陷进去,落得个鳏寡孤独或身残志缺的下场。”
我的心沉了下去,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那...那怎么办?难道就看着那些人找上门,我什么也做不了?或者...硬着头皮去当骗子?” 无力感再次涌上心头。
周先生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目光却落在了安静趴着的玄墨身上,眼神变得深邃起来:“大道三千,并非只有符咒卜算一途。你忘了,你身边就有一条现成的、得天独厚的‘路’。”
我一愣,顺着他的目光看向玄墨:“您是说...玄墨?”
“正是它。”周先生放下茶杯,手指轻轻点了点桌面,“世间万物,有灵者众。北方关外,自古便有‘出马仙’一脉,源远流长,香火不绝。”
“出马仙?” 这个词我听说过,但感觉很遥远,像是传说中的故事。
“不错。”周先生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追忆和敬畏,“所谓出马,便是人与有灵性的仙家精怪(多指狐黄白柳灰五路)结缘,立下堂口,仙家借弟子之身,行善积德,积累功德;弟子则借仙家之力,济世救人。双方是契约,是互助,更是修行。仙家施展的是它们天生的神通和修炼的本事,弟子自身并不需要去修习那些犯忌讳的术法符咒,只需心怀虔诚,沟通天地,做好一个‘桥梁’即可。因此,受那五弊三缺之劫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或者说,其业力更多由仙家本体承担转化了。”
我听得心头发热,但随即又想到关键:“可...可周叔,您也说了是狐黄白柳灰,是那些修炼有成的仙家。我...我哪认识什么仙家?更别说立堂口了,我连门朝哪开都不知道!”
周先生笑了,笑容里带着一丝难得的揶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傻小子!你以为你怀里这只玄猫是什么?它通体乌黑如墨,西爪踏雪(指爪垫或部分毛发为白色),金瞳如炬,灵性天生!这等灵物,百年难遇!它主动选择跟着你,护着你,这本身就是莫大的仙缘!它,就是你的‘仙家’!”
我低头看向玄墨。它似乎听懂了,懒洋洋地睁开金色的眸子,瞥了我一眼,带着一丝“你才知道?”的傲娇,又继续闭目养神。
“可是...出马不都要有‘师傅’引路,立堂口,拜七星,过仙劫什么的吗?而且,玄墨它...它是猫啊?也能算‘仙家’?”我还是觉得有点玄乎。
“规矩是死的,灵性是活的。”周先生捋着山羊胡,“玄猫自古就被视为通灵辟邪的祥瑞,灵性丝毫不逊于狐黄之辈。至于那些繁文缛节...那是人与精怪之间,因信任不足或所求甚大而设立的契约仪式。你与玄墨之间,还需要那些吗?”
他指了指玄墨:“它救你于危难,指引你方向,甚至不惜自身受损为你挡灾。你呢?可曾真心将它视为伙伴,而非宠物或工具?你们之间的信任和默契,早己在一次次生死与共中建立。这比任何堂口契约都要牢靠!”
周先生的眼神变得严肃起来:“这条路的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心’与‘信’。你不必去修习那些可能招致五弊三缺的符咒术法。你需要做的,是静下心来,真正去感受玄墨的存在,去理解它的灵性,去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它通阴阳,能见人所不能见。当它示警,你需深信不疑;当它指引,你需紧随其后;当它需要你配合,你需心意相通。你就是它在阳世的‘眼’和‘口’,将它的感知和力量,以‘人’的方式表达和运用出来,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他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记住,这条路的核心是‘借’,而非‘驭’。玄墨不是你的工具,它是你的伙伴,是守护者,更是引导者。你们是平等的。以诚待之,以信交之,以善心为引,以助人为本。如此,方能长久,方能真正化解你眼前的困境,又不至于坠入那五弊三缺的深渊。”
我怔怔地看着周先生,又低头看向怀中仿佛睡着了的玄墨。它油亮的黑毛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小小的身躯里似乎蕴藏着难以想象的力量和智慧。通灵的黑猫...天生的伙伴...借力而非修法...
一股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不再是面对术法时的恐惧和无力,而是一种豁然开朗的可能性。或许,我陈默成不了飞天遁地的“大师”,但有了玄墨,我或许真能成为一个不一样的...“猫眼侦探”?
“我...我该怎么做?”我轻声问,既问周先生,也在问沉睡的玄墨。
周先生微微一笑,指了指我的心口:“问它,也问你自己。静心,感受。信任,是唯一的桥梁。”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Tujc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