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青的统治并非只有肃杀。在公开处决罗勋,震慑了反抗者后,一套新政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首当其冲的是经济政策。一份政令昭告全港城:大幅降低工商业赋税!税率几乎回到了罗勋掌权前的水平。商人们脸上的愁容渐渐消散。
另一项政令是禁止随意抓捕流民卖作奴隶。政令明确表示,任何未经特许令批准,私自抓捕、买卖、奴役流民的行为,皆视为重罪,严惩不贷!
虽然特许令的存在留下了一丝灰色地带,但这道禁令,无疑给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城外流民群体,划出了一道生存的红线。这也给洛青带来了一百万功德点的奖励。洛青买了一点悟性加成。
治安队一改罗勋时代的腐败散漫,在白狼的带领下,对港城内部进行了治安强化运动。以往混乱的码头区和贫民窟秩序明显好转。
针对盘踞在港城周边的盗匪团伙,洛青下达了扫荡与收编并行的命令。十一军配合白狼的治安队,对己知的匪巢发动猛烈清剿。顽抗者格杀勿论,投降者,则被种下奴役印记,整编进治安队或城防军。
对嫡系十一军,洛青更是倾注资源。军饷大幅提升,足额发放;伙食标准提高。更重要的是,洛青利用亚瑟等人提供的渠道和缴获罗勋的库存,斥巨资为十一军换装了更先进的武器装备。同时,大规模征兵在全城展开。十一军迅速成为一支劲旅。对被收编的原罗勋治安队成员,也种下了奴役印记。
洛青同时启动了规模浩大的城建计划。在钱氏兄弟物资调配和商人投资下,新的居民区、小型工坊区开始规划建设。港口设施得到修缮和部分扩建,以容纳更多的贸易船只。城墙被加固,并在关键位置增设了融合了土系异能加固的防御塔楼。同时也在整个港城布下了安楠的幻阵。
新政推行数月后,港城的面貌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新建的居民区虽然简朴,但遮风挡雨,夜晚的灯火也明亮了许多。士兵们穿着新制服巡逻。普通市民虽然依旧生活不易,但眉宇间的愁苦被对安稳生活的希冀所取代。
一种压抑己久的活力被释放出来,混合着新政权带来的秩序感,形成了一派繁华向上的新气象。
不过,一个问题很快暴露出来:城内的居民不太愿意加入军队。
尽管十一军的待遇优厚,但好不容易迎来安稳生活的城内居民,普遍有着求稳心态。他们更愿意经营自己的小生意或在工地出力,安安稳稳地过活。
“当兵吃饷是好,可子弹不长眼啊!”“家里刚安顿下来,老婆孩子热炕头,谁想去拼命?” 类似的言论在坊间流传。张宇峰看着征兵处门可罗雀,将情况汇报给了林泽。
林泽对此并不意外:“张司令,求稳之心人皆有之。”
他走到地图前,指向城外标注的流民聚集点:
“我们的粥棚和禁令,己初步在流民中建立了好名声。但流民所求的,不止一碗粥。他们渴望的是安身,还有家人的保障。”
林泽很快颁布了一项新的政令。
对于新登记落户的流民,提供一段时间的定额口粮,首至其找到工作。
凡自愿加入十一军的流民,其亲属将获得最高级别的定居保障!不仅享有定额口粮,还能优先分配简易的安置房。军属安全受到治安队特别关注。若士兵在役期间阵亡,其家人将获得持续性的抚恤和基本生活保障。
城外的粥棚点很快升级,并挂上了“兵役咨询点”的牌子。向流民们耐心讲解新政,尤其是那条一人参军,全家受保的条款。
效果立竿见影!
对于流民而言,加入军队固然也有风险,但那优厚的待遇和保障,比单纯的一碗稀粥,吸引力强了何止百倍!
“长官!我报名!我力气大,能扛枪!”
“算我一个!我家里还有老娘和一个娃!只要他们能有口饭吃,有片瓦遮头,我这条命卖给洛长官了!”
“我也去!挣个活路!”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TwK0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