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章 破晓街巷燃星火 残笛长歌护黎明

求书网 更新最快! 侨楼烽歌:生死咏叹调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cTwlK.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光刺破最后一缕毒雾,任姗姗领着孩子们踏过满地瓦砾。街角处,几个百姓正将烧焦的米袋堆成路障,见她走来,一位老妪颤巍巍递上半块硬饼:“姑娘,吃点东西再走。”饼上还沾着灰烬,却比任何珍馐都珍贵。远处传来零星枪声,那是残余日军在负隅顽抗。

“去码头!”任姗姗握紧断笛,笛声划破死寂的街道,发出集合暗号。拐角处突然冲出一队伪军,领头的军官举着喇叭嘶吼:“交出解药,饶你们不死!”话音未落,二楼窗口飞下一坛滚烫的菜油,在伪军阵中炸开一片哀嚎。居民们从阁楼、巷口涌出,有的挥舞木棍,有的端着装满碎石的箩筐,将敌人死死困在街巷中。

阿浪的弟弟阿水不知何时跟了上来,他肩头缠着渗血的布条,手中攥着从日军尸体上扒下的手雷:“任姐,我哥说过,笛声到的地方,就是我们该守护的地方。”两人带着孩子们拐进狭窄的弄堂,墙根处忽然伸出一只手,拽住任姗姗的衣角——是那个曾在戏台见过的盲眼少年,此刻他怀中抱着一把断弦的二胡。

“往北,有地道。”少年声音发颤,“日本人在码头埋了炸药,想炸沉所有船只。”任姗姗的心猛地一沉,陈默临终前的叮嘱犹在耳畔:“保住码头,就是保住万千同胞的生路。”她将孩子们托付给几位妇女,转身要走,却被盲眼少年死死拉住:“我给你带路,我听得见炸药导火索燃烧的声音。”

地道内漆黑潮湿,盲眼少年走在最前,耳朵紧贴岩壁:“左边三丈,有三枚地雷。”任姗姗举起火把,果然看见墙根处露出半截锈迹斑斑的引信。众人屏息绕过陷阱,越往前走,越能听见海水拍打礁石的声音。当他们终于钻出地道时,眼前的码头景象让人心如刀绞——三艘商船正在燃烧,日军正将炸药箱往最后一艘货轮上搬运。

“吹笛!”阿水突然大喊,“召集所有能战斗的人!”任姗姗将断笛抵在唇边,吹奏起激昂的《将军令》。笛声穿透硝烟,原本躲藏的渔民、商贩、甚至乞丐,纷纷从各个角落冲出来,他们有的拿着鱼叉,有的挥舞扁担,呐喊声响彻云霄。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势打得阵脚大乱,子弹擦着任姗姗的发梢飞过,她却半步不退,笛声愈发嘹亮。

混战中,任姗姗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戴着猫头鹰面具的男人正在货轮上安置炸药。她认出那是阿海的同伙,咬牙冲了过去。面具人转身举枪,却在看清她面容的瞬间,枪口微微颤抖:“你为什么还要送死?”“为了所有死去的人!”任姗姗的断笛首刺对方咽喉,缠斗间,她摸到对方腰间的引爆器。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熟悉的南音唱腔。老周的女儿带着一群百姓赶来,他们抬着自制的土炮,推着装满石块的推车。“轰!”土炮炸响,日军的防线彻底崩溃。任姗姗趁机按下引爆器,货轮上的炸药在海面上炸开巨大的水柱,将剩余的毒剂和敌人一同吞噬。

当最后一缕硝烟散尽,朝阳将海面染成金色。任姗姗站在残破的码头上,望着聚拢而来的百姓,他们脸上带着胜利的笑容,也带着失去亲人的悲痛。盲眼少年轻轻抚摸着断弦的二胡:“姐姐,这曲子真好听,以后能天天吹给我们听吗?”任姗姗点头,将断笛举向天空,悠扬的笛声再次响起,那是对逝去英灵的告慰,也是对新生的期许。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cTwl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侨楼烽歌:生死咏叹调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cTwlK.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