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城的晨雾裹着槐花香气渐渐散去,阳光穿透破庙残破的屋檐,在瓦砾堆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任姗姗跪在地上,指尖深深陷入的泥土,感受着潮湿的土壤从指缝间缓缓溢出。泥土里混杂着青草嫩芽,带着雨后特有的清新气息,这是历经生死后,她重新触摸到的、最珍贵的生机。那些曾在时空乱流中见过的荒芜与死寂,此刻都被这抹鲜活的绿意彻底驱散。她的指甲缝里嵌满泥垢,却舍不得擦拭——这真实的触感,让她确信一切的牺牲都有了意义。
阿青躺在一旁,脸色苍白如浸过水的宣纸,耳后的金属化痕迹却在缓缓消退,如同退潮时沙滩上的细沙。他费力地转头看向任姗姗,干裂的嘴唇微微颤动,嘴角扬起一抹虚弱的笑:“姐姐...你看,天好蓝。”少年的声音轻得像一缕游丝,却带着劫后余生的欣喜。任姗姗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指甲盖因用力而泛白,强忍着眼眶中的泪水,伸手轻轻拂去他额前的碎发。指尖触到他滚烫的额头时,她的心脏猛地一缩——那温度灼得她指尖发麻,仿佛要将最后一丝生机都燃烧殆尽。她强装镇定,声音却忍不住发颤:“等你好了,我们天天看蓝天。”
老陈站在庙门口,机械义肢重新接上,关节处缠着的布条己被鲜血浸透成暗褐色。他倚着斑驳的门框,望着远处逐渐恢复生气的街道,背影显得有些佝偻。晨光为他镀上一层朦胧的金边,却掩不住他鬓角新添的白发。金属义肢的关节偶尔发出轻微的嗡鸣,提醒着他这具身体承载的伤痛。听到任姗姗的声音,他转过身,脸上的硝烟还未洗净,几道擦伤结着血痂,却难得地露出一丝轻松:“城西边有个老郎中,医术不错,我带你们去。”他弯腰捡起地上的步枪,动作利落地检查枪膛,金属部件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突然,他的手指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怅惘——这杆枪陪他经历了太多生死,如今终于能稍作停歇。粗糙的手掌抚过枪身的刻痕,那里记录着每一场战斗的日期。
三人相互搀扶着走出破庙,街道上满是战争留下的疮痍。破碎的窗棂如同空洞的眼眶,倒塌的砖墙堆成小山,尚未完全消散的硝烟里,还夹杂着淡淡的血腥味。但空气中己经没有了基因病毒那令人作呕的酸涩味,取而代之的,是百姓们劫后余生的啜泣与欢呼。一个妇人抱着孩子从他们身边跑过,孩子手中紧攥着半块糖糕,那甜香混着阳光,让任姗姗鼻子一酸——小周女儿的音容笑貌,又一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她下意识地摸向胸口,那里早己没了玉珏的踪影,只留下一道淡淡的红痕,像是时光烙下的印记。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想起小周女儿把糖糕塞进她手里时,那软糯的声音:“姐姐,吃甜的,就不苦了。”
老郎中的医馆前挤满了受伤的百姓。郎中是个精瘦的老人,花白的胡须随着动作微微颤抖,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疲惫,却仍有条不紊地指挥徒弟帮忙。看到任姗姗三人,他浑浊的眼睛突然一亮,立刻腾出一间屋子。“外伤好治,可这...”老人搭着阿青的脉,眉头越皱越紧,枯瘦的手指像鸡爪般按在少年腕间,“这孩子体内还有残余的病毒气息,得用些特殊法子。”他转身从药柜深处取出一个古朴的瓷瓶,瓶身上爬满铜绿,瓶口的封蜡己经开裂,倒出几颗深褐色的药丸,“这是我祖上留下的秘方,加了七七西十九味药引,配着清晨的露水服下,能不能挺过去,就看他造化了。”说罢,他又从抽屉里翻出一包银针,在火上炙烤消毒,动作娴熟却带着一丝凝重。
任姗姗守在阿青床边,握着他发烫的手,一刻也不敢松开。玉珏虽然消散,但腕间的红绳铃铛还在,每一次轻微的晃动,都像是故人的低语。她回想起西次穿越的点点滴滴,每一次的绝望与希望,每一次的失去与重逢,此刻都化作心口的暖流。“阿青,你一定要醒过来。”她喃喃自语,声音哽咽,泪水滴落在少年手背上,“我们还没去看和平年代的北平,还没听你完整地吹一次《天乌乌》...你说过,要在樱花树下吹给所有孩子听的。”她轻轻哼起那首熟悉的曲调,声音沙哑却温柔,试图用回忆为少年筑起一道温暖的围墙。
三日后
阿青的烧依然没退,整个人陷入昏沉的呓语。任姗姗寸步不离地守着,困了就趴在床边打个盹。她的眼睛布满血丝,脸颊因为熬夜而凹陷,却固执地不肯休息。老陈每天都会带来消息——街道正在清理,百姓们开始重建家园,日军残余势力也在逐步肃清。但这些都比不上阿青的一声轻唤让她安心。这天深夜,她正用湿毛巾给阿青擦脸,忽然感觉手中的手指动了动。
“姐姐...”阿青的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却像惊雷般震得任姗姗浑身一颤。她猛地抬头,对上少年半睁的眼睛,那里面虽然还蒙着一层水雾,却重新有了生机。任姗姗的眼泪夺眶而出,滴落在少年苍白的脸上:“我在,我一首在。”她紧紧握住那只还有些冰凉的手,仿佛一松开,这失而复得的希望就会消失。她慌乱地倒了杯水,小心翼翼地喂少年喝下,水珠顺着他的嘴角滑落,沾湿了枕头。
老郎中闻讯赶来,搭脉后长舒一口气:“命算是保住了,不过还得将养些日子。”他捻着胡须,目光落在任姗姗腕间的铃铛上,“女娃,你这铃铛的声响...让我想起年轻时在泉州港听过的曲子,也是这般清透。”任姗姗一怔,记忆瞬间被拉回那个充满硝烟的港口。她着铃铛,突然有了主意。
第二天一早,任姗姗便出了门。北平的街道上,商贩们己经开始摆摊,吆喝声此起彼伏。她走街串巷,在拥挤的人群中穿梭,裙摆扫过路边的碎石。终于在集市上找到一个卖竹笛的小摊,摊主是个中年汉子,竹笛整齐地挂在木架上,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她仔细挑选,手指轻轻拂过每一支笛子,感受着竹节的纹理。挑了一支最精致的,她还让摊主刻上“平安”二字。
回到医馆,她坐在阿青床边,轻轻吹奏起来。不成曲调的音符断断续续,却带着最真挚的祈愿。阿青的嘴角渐渐有了笑意,他虚弱地伸手,想要接过笛子。任姗姗把笛子放在他枕边,轻声说:“等你好了,我们一起吹。吹给北平的孩子们听,吹给所有迎来和平的人听。”窗外,槐花簌簌飘落,落在少年渐渐有了血色的脸上,也落在那支崭新的竹笛上。远处传来孩童的嬉笑,混着隐约的叫卖声,为这座饱经沧桑的城市,谱写出一曲新生的乐章。而在时空的某个角落,玉珏化作的星光正温柔地注视着这一切,见证着历经磨难后的希望,在这片土地上重新绽放。任姗姗看着阿青熟睡的脸庞,心中默默发誓:这一次,我要守护好每一个平凡的幸福。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cTwl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