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海峡的硝烟尚未散尽,九枚玉符在林诚毅掌心缓缓拼接,最终化作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图腾。凤凰尾羽处的纹路,竟与郑和航海日志中记载的“南洋商路总枢”标记完全重合。苏明漪轻抚图腾,发现凤凰双眼处留有凹槽,与从圣淘沙岛获得的两颗血钻残片大小契合。
“英国人绝不会善罢甘休。”陈振邦望着远处东印度公司新调集的舰队,广彩瓷片在腰间碰撞出清脆声响,“他们从印度调来了铁甲舰,炮口比我们的商船桅杆还粗。”话音未落,商会的瞭望哨传来急报:海峡南北两端同时出现悬挂米字旗与白象旗的联合舰队,将华商船队死死围困在中央。
深夜,商船甲板上油灯摇曳。林诚毅摊开用九枚玉符拓印的地图,发现凤凰图腾的喙部正指向苏门答腊岛一处隐秘海湾。“这里标着‘永乐宝仓’,”他指着地图上褪色的字迹,“传说郑和船队留下了足以改变战局的秘密武器。”苏明漪取出银簪,在月光下仔细观察:“我母亲曾说,苏家先祖参与过宝仓建造,钥匙...或许就在这簪子里。”她用力拧动簪头,果然弹出一枚刻满星象图的青铜钥匙。
破晓时分,华商船队佯装突围,吸引联合舰队主力。林诚毅、苏明漪与陈振邦则带领精锐小队,驾驶改装的快船首扑苏门答腊岛。海湾入口布满暗礁,船身多次擦过锋利的岩石,发出刺耳的金属刮擦声。当青铜钥匙插入悬崖上的石孔,整座山体轰然洞开,露出藏在洞窟深处的巨大船坞——三百艘封存百年的福船静静伫立,每艘船舷都镶嵌着可旋转的青铜炮台。
“是‘火龙出水’!”陈振邦抚摸着炮台上的铭文,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郑和船队发明的连环火炮,一次齐射能覆盖方圆三里!”众人立刻投入抢修,华工们用从槟城带来的桐油修补船帆,苏明漪带领绣娘在帆布上绣出醒目的商盟凤凰旗。林诚毅将血钻残片嵌入凤凰图腾的双眼,刹那间,所有福船的青铜炮台竟自动转向北方——那是联合舰队的方向。
三日后,联合舰队正准备发动总攻。旗舰上,东印度公司总督举着望远镜狞笑:“只要摧毁华商船队,整个南洋的财富都将...”话未说完,远方海平面突然出现密密麻麻的帆影。林诚毅站立在旗舰船头,九枚玉符组成的凤凰图腾在胸前闪耀,身后三百艘福船的青铜炮台同时发出怒吼。
“开炮!”随着命令下达,“火龙出水”连环火炮如流星般划破天际。联合舰队的铁甲舰虽坚不可摧,却在密集的炮火中难以灵活转向。苏明漪指挥小船队穿插其间,将装满火药的竹筒抛入敌舰甲板;陈振邦带领敢死队攀爬敌船,短刀与广彩瓷片在硝烟中翻飞。
混战中,东印度公司买办驾驶快艇妄图偷袭林诚毅的座舰。千钧一发之际,龙骨船队突然从海底升起,船头的青铜巨弩射出铁链,将快艇死死缠住。老者站在船头,手中令旗一挥,无数华工从礁石后跃出,他们高举写有“还我商路”“华人不屈”的木牌,呐喊声震得海水都在沸腾。
当夕阳染红海面时,联合舰队的旗舰升起白旗。林诚毅站在缴获的英军望远镜前,看着残余敌舰狼狈逃窜。他转身望向身后欢呼的华商们,将九枚玉符高举过头顶:“从今天起,南洋的商路,由我们自己守护!”
金句时刻
1. "殖民者的铁甲舰再坚固,也抵不过华商三百年的智慧沉淀。" ——林诚毅
2. "银簪里藏的不是装饰,是先辈留给我们的破局密钥。" ——苏明漪
3. "在南洋讨生活,既要会算账本,更要会算侵略者的命。" ——陈振邦
4. "凤凰图腾睁开双眼的那一刻,殖民者的末日就到了。" ——林诚毅
5. "郑和船队留下的不只是战船,是刻在骨子里的抗争血脉。" ——陈振邦
6. "华商的旗帜在炮火中飘扬得越烈,殖民者的阴谋就越苍白。" ——苏明漪
7. "当三百艘福船同时开炮,整个南洋都听见了华人的怒吼。" ——龙骨船队老者
海峡的浪花拍打着新生的商盟旗帜,林诚毅望着手中的玉符,发现凤凰图腾的尾羽正微微发亮,指向更遥远的印度洋方向。而在伦敦的议会大厅,一份加急电报正在首相桌上发烫:"南洋局势失控,建议启动B计划..."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cuu0u.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