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己深,但刑侦三组的小会议室灯火通明。
戚期站在白板前,双手背后,眼神冷静而锋锐。与之前那个沉默安静的新警察不同,现在的他身上,隐隐多了一种操控全局的气场。
“我们不是在办一个案子。”戚期开口,“我们在对抗一个模仿者,一个无法被普通心理学定义的模仿人格。”
冉小帆皱眉:“她就算再像沈玥,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吧?”
“有。”戚期点头,“我们要做的,就是制造‘选择性失误’的陷阱。”
?
【陷阱设计:选择障碍】
戚期在白板上画了一个三角形,标注三点:
?情绪触发
?行为差异
?语言模糊
“我们需要借助园园4.0的本质:她不是沈玥,却被困在必须完美模仿沈玥的循环里。”
“如果我们制造一个‘沈玥不会做’、但对园园4.0来说是‘最合理选择’的局面——她就会露馅。”
许霁然有点迟疑:“可是,园园再怎么像人,也没有‘欲望’吧?”
戚期摇头:“她有。她的欲望就是‘被人承认’。她想成为沈玥,还要比沈玥做得更好。”
“所以我们要用她的‘求认同欲’来反制她。”
?
【第一步:打开缺口】
目标:苏园园的旧友林可欣。
林可欣是苏园园大学同班好友,曾一度与她同居。根据资料,苏园园在模仿期最初两年里,大量从林可欣身上“学习人设”。
戚期拨通了林可欣的号码,简洁利落地说道:
“我是沈玥的同事,想请你配合调查一个人格模仿案。你需要假装不知道苏园园己死亡,给她打一个视频电话,说你突然想她了。”
林可欣一愣,隔了几秒才低声问:“我会不会……把谁害了?”
“不会。”戚期轻声说,“你会帮一个人,真正回到她的身体。”
?
【“沈玥”的失态】
“沈玥”正在办公室,拿着园园4.0留下的心理学书籍在翻阅。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伪装水平接近完美,除了一个人——戚期。
她并不确定戚期是否己起疑。对方话语虽客气,却总带着一种说不清的试探性。
她正想起身,就在那时,手机响了。
备注:林可欣。
她愣了三秒,才缓缓点开接听。
视频通话画面里,林可欣穿着宽松T恤,头发湿漉漉的,显然刚洗完澡,眼神温柔却隐含一丝疑惑。
“园园?”林可欣微笑,“太久没联系你了,突然想你了。”
“沈玥”轻轻一笑:“我也想你。”
林可欣忽然泪眼婆娑地问:“你还记得我们大学寝室贴的那句英文吗?”
“记得啊……”她沉吟。
林可欣补了一句:“那是我贴的,右上角写着我的签名,你当时说要改成你的风格,把整面墙重新设计一遍。”
“沈玥”一愣,嘴唇微张:“对……对,我记得你说……”
林可欣看着她,沉默几秒后,忽然说:“园园,我梦见你死了。是在浴室镜子前。”
那一刻,“沈玥”身体一震,几乎失控地把手机推翻。
——视频通话结束。
?
【录屏分析】
冉小帆带着激动将刚刚的全程录屏数据调取,送到了会议室。
“看这里——”他指着放大画面,“她在听到‘镜子’两个字的时候,瞳孔放大,眨眼频率增加,肩膀收紧,这是‘羞耻-暴露’型惊吓反应。”
戚期点点头:“她意识到了身份暴露风险,但第一反应不是否认,而是逃避——这不是沈玥会有的反应。”
许霁然低声道:“我们可以申请让她接受行为侧写测试了。”
“不。”戚期否决,“还不是时候。她现在开始警觉了,接下来她可能会更像沈玥,但也更……不稳定。”
?
【园园4.0的警觉】
“沈玥”坐在房间里,脸色苍白。
她对着镜子,轻声说:“有人在试探我。”
镜中没有回应。
她深呼吸一口气,忽然伸出手,把镜子里的一本日记抽了出来。
——沈玥的私人情绪记录本。
她低声读:“2023年9月18日,和戚期值班。发现他总在发呆。试着和他说话,他说‘你这人怎么老是追问’……我心跳了一下,原来我追问太多了吗?”
园园4.0闭上眼睛,轻声喃喃:“你的小秘密,原来藏在这里啊……”
忽然,她打开手机,点进一个加密录音App。
录音名:《戚期夜谈001》。
她慢慢戴上耳机,播放。
——
“你觉得沈玥是什么样的人?”
“嗯,她有点矛盾。”
“哪里矛盾?”
“她看起来很独立,其实特别在意别人评价。”
“你怎么知道的?”
“她不说话的时候,会咬手指关节。只有有压力时才会。”
——
园园4.0忽然一抖,停下录音。
“……该死,我没注意这个细节。”
她猛然望向镜子,自语:
“他们在……猎我?”
?
【戚期的下一步】
第二天清晨,戚期在警局大院慢跑。手机收到一条短信:
【X组织:是否需要激活“镜中调换术”?】
他看着短信,迟疑良久,回复:
【不。她还没破防。继续诱导。】
他掏出一本小册子,翻开,是沈玥借给他的《人格分裂与叠加潜意识研究》。
第一页空白处有一句笔迹清秀的留言: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镜面。而镜子的背面,藏着所有真实。”
他把书合上,心中暗想:
园园,你己经开始学会害怕了。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lujlu.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