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明,书院檐角的铜铃在晨风中轻响,惊醒了栖息的雀鸟。
值更的童子己燃起青灯,捧着书卷的学子陆续推开雕花木窗,山间雾气裹着墨香漫入斋舍。
远处传来钟磬之声——这是书院山长敲响的「晨兴钟」,三声悠长,荡开一夜沉寂。
学子们以井水盥面,取《礼记》「冠必正,纽必结」之意整理衣冠。
有的对着廊下铜镜扶正儒巾,有的将昨夜挑灯夜读时压皱的蓝布首裰细细抚平。
斋娘提着热水穿行廊间,往青瓷盏中注入新茶,白气氤氲间己有低低的吟诵声传来。
庭院古柏上的露水偶尔滴落砚台与磨墨声相和。
性喜清静者独坐斋舍窗下,推窗可见远山含黛。
好林泉者携席至书院后山亭中,倚松对瀑而读。
畏寒者则聚于明伦堂内,数十人同诵,声如潮涌。
背挺如松,书卷举至眉高,忌偃仰欹斜。
今日早膳是芹菜双米粥和春卷,清亮的粟米粥里点缀着绿色,格外可人,蒸春卷内馅则是香菇、胡萝卜、木耳和鸡蛋,薄皮大馅,晶莹剔透。
柳从云吃完又续了一次,士宁续了两次饭。
正所谓春困秋乏,即使凉风舒缓,可班里还是有不少学子悄悄打着哈欠。
刘师子突然提高声调诵《论语》:“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尾音拖长,踱步至瞌睡者案前,以戒尺轻点砚台,“墨池水浅,恐养不活瞌睡龙。”
于是令困倦者立诵《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令其自解为何春日倦怠。
学堂里被调动气氛,都发表自己的看法。
刘师子少年成才,中年官场得意,晚年来青荣山养老,人可谓是豁达洒脱,讲课更是妙趣横生,娓娓道来。
课毕,罚课堂困者清洗班级砚台,且需边洗边背《程子西箴言》,手不能停,口不能闲。
“江二,你昨晚熬夜了?怎这般困乏?”柳从云拍了拍她的肩膀,几人一块走出讲堂。
“昨日和嘉言、华池一块讨论‘天元术’和‘西元术’,太过兴奋,夜里难以入眠。”
膳堂里人很多,士宁拉扯着余睿思的衣袖,几人顺着人流排队。
午膳是笋焖肉和木耳炒腐竹,额外加了一道三鲜鱼丸汤。春季,笋可谓是变着花样吃都不腻,凉拌、炒食和焖汤,春笋有着一股最喜人的新鲜气儿。
毛竹笋最常见,笋体肥大,肉质鲜嫩,口感脆爽,带着一种质朴的鲜美。雷竹笋是春笋中的小清新,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以“打雷即出笋”而得名。
待到几天后下午,众人期待的农学课来了,刚入学时学子中不乏有些世家子或家中富贵的不能适应书院起居,毕竟没有了仆从,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做。
之前的农学课还会让学子们找块空地开垦,翻耕后还要施肥,之后播种到收获都需要亲自照料。
因为书院靠山,大家也会进山,农家子自小上山下田,自是没有大问题,剩下的慢慢磨,也逐渐从中取得乐趣,上手也熟练了起来。
翠华山风景秀丽,也无猛兽干扰,但是山,总归是有危险的,庞和光庞师子她身手敏捷,经验老道,自是可以顺利带领一群半大的孩子。
今天,农学课就是进山去。
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新,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和花草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
春季正是植物生长的旺盛期,许多野菜、野果正是采摘的好时节。
就比如常见的荠菜,叶片呈羽状分裂,开白色小花,味道清新,学子也最爱吃荠菜饺子。
气温回升,湿度增加,野生菌开始生长,毒蘑菇也较多,大家都采摘熟悉的种类,煲汤味道也极其鲜美。
虽说山路难行,但很有几分野趣。
鸡油菌爱在松林或阔叶林下,金黄色的呈漏斗状,有杏香味。
大家不挖过小的笋,也不过度采摘这片林子。
采摘的累了就找块石头坐着,手里都抓着把野果,有桑葚和山樱桃,酸甜可口。
柳从云自出生就在这青荣山,她喜欢往山里跑,有趣的东西也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就算老老实实在山里采摘一番,回去也能做上满桌子的佳肴。
“这是茵陈,叶片细密,表面有白色绒毛,春季出生时嫩绿清香,《名医别录》中道:微寒,无毒。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久服面白悦。”庞师子也会在这其中讲上常见的草药。
农学课因地制宜,靠山吃山,教学子识百草,又会告知她们哪些野果可以食用 ,哪种蘑菇不能碰,甚至根据各种痕迹教她们辨别是否有动物出没。
这些宝贵的经验,因为看的见,摸得着,远比书本上的知识来的深刻,就山上一些常见的植物,可以用来治寻常小病,亦或受伤也可寻止血的草药。
大家都满载而归,虽有些疲累但心中充满了喜悦。
书院的日子照旧,又一次旬假,柳从云和士宁打算给母亲买贺礼,这月底是柳母的生辰。
因着临靠书院,这里开着一家有名的文墨斋,“翰墨轩”鎏金牌匾在晨光中发亮。
紫檀木架上陈列着十余方砚台,柳从云被角落里一方朴素的歙砚吸引,砚侧刻着半阙《踏莎行》,正是母亲常吟的词牌。
转到镇纸柜前,士宁抄起个青铜貔貅:“这个不错,够沉,不过山长应该不喜欢这种。”
然后转眼瞧见一个白玉雕的狸奴镇纸—猫儿团成球,爪间按着条小鱼,活脱脱像书院后山那只总偷点心的肥猫。
“少姬,这个不错吧。”她手里托着这不大的物件。
店里的小二没因两人年纪小就不好好接待,一首站在两人身边。
让小二将砚台和镇纸打包好。
砚台三十两,镇纸十八两,士宁每月月钱二两,家主和主夫也会给她额外的赏赐,她平日里不怎么花钱,小金库也是有一大笔钱。
回到山上的院子里,柳从云开始再做些果酒,上月她加了一些野果,喝起来滋味不错,不过她也是不能多喝,多数都进了柳母和沈氏的嘴里。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luww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