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秀一听,还有这好事?
她想了一路,结果,村长己经解决了。
再看张美含一脸喜色,想来她这两年压力也不小。
江文秀立即问道:“李氏族人什么反应?都同意了吗?”
村长虽然定了新的族规,但现在李氏一族的顶梁柱是李越、李浅和李明进三人。
他们三人什么态度?
这将决定村长定下的规矩能不能施行。
张美含显然没理解江文秀的意思,笑着回道:“倒没有人反对,只有一人问,若没有儿子怎么办?
村长说,怎滴,现在能吃饱了,心思就多了?我只负责约束好李氏族人不生乱子,你们那些没儿子的,要让女儿招赘,要过继,我都不管。
反正就一点,但凡要纳妾,或是敢给我养外室的,就不是我李氏族人。”
这话就说得极重,那意思就是但凡违背了这一条就除族。
以李家村现在的条件,最有可能纳妾的就是那三个做官的。若真将他们除族,那李氏一族便被打回原形。
凭村长的脑子,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但他依然顶着压力定了这一条。
江文秀心道:村长还挺有魄力。
见张美含没明白她的意思,便首白问道:“幺叔他们三个怎么说?”
张美含这才回道:“我公爹、我相公,幺叔和李越哥都支持村长。幺叔还说,村长有远见。李氏一族现在才刚起步,早日把规矩定下,省得以后生乱子。然后,就没有族人再多话。”
江文秀跟张美含说了几句,便回了家里。
把刚在县里买的糕点、蜜饯放下,又出了门。
李越看到她回来,正想着要把人拉房里表表忠心,结果就见他媳妇又匆匆出了门。
不用想也知道,定是去找村长了。
外头都说他媳妇是孤女,又没生儿子,在李家定然没底气。
但他们不知道,村长就是他媳妇的亲爹。
什么新族规,这不就专门为他量身定制的吗?
李浅和幺叔的媳妇什么出身?人家娘家硬气着呢。
村长不就是怕他媳妇没人撑腰,被欺负了吗?
江文秀到了村长家,见李澈和赵嫂子都不在。
李明安见她来了,赶紧把人喊进院子里坐,又跟她讲了今日族里的事。
“村长,谢谢你。”江文秀心里很感激。
李明安摆手,只装作不知,“你谢我干什么?我这也是担心族里现在日子稍微好过一点,生怕他们不知高低,给我闹出些乱子来。
你也知道,我们李氏一族经历了大灾,又一路逃难。好几家的孩子都没了。此前穷,他们只想着怎么解决吃饭的问题。现在日子好了,难免有些人生出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江文秀心里清楚,村长这些话都是说来安抚她的。
李氏族人现在的生活要说多好,反正也够不上能纳妾的程度。
所以,这规定目前还是针对出仕的人。
“这规定以后会改吗?”江文秀还是想问清楚。
子嗣是大事,她也知道一些书香门第的规矩,也是不让纳妾。但会附带一条,若三十、西十无子方可纳妾。
村长现在一杆子打死,以后真有人没儿子,不是得骂死他这个定规矩的人?
哪知村长神色很是郑重,严肃回道:“我李氏一族本就是农户出身,就算子弟入仕,为官也是应为底层百姓谋出路为宗旨。
任何一个家族发展起来,都有基本的行事准则。若我们的子弟一边打着自己农家子的出身,一边纳妾,这就是丢了根本。这样的人,不配为我李氏子弟。”
江文秀听了这话,肃然起敬。
顿觉这条族规的意义,被村长拔高了好几个度。
“还是您老有远见。”江文秀由衷赞道。
每个家族发展起来,都有立足的根本。
有世代行医的以悬壶济世为家族根本,有世代为武将的以守卫边疆为家族根本。
村长此时便定下了,他们李氏一族就要为农户谋出路。
村长比她想的更有智慧。
刚想着,便见村长收起了刚才那一本正经的模样,笑嘻嘻地对她恭维道:“若没有你给我们李家村出谋划策,我光有远见也无用。”
江文秀顿时便笑了出来。
“也得您老愿意相信我。”
两人相互恭维了几句,江文秀离开的时候,村长又认真嘱咐道:“你跟着越哥儿去了兴县,也不用担心。有事只管给我写信,他若不着调,我亲自去教训他。”
“好!”江文秀笑着应下。
晚上躺床上的时候,江文秀装模作样地对李越道:“村长怎突然弄出个这样的族规?我们村没儿子的人还挺多。”
李越有种感觉,有了今天这个事,江文秀对他的防备心突然少了很多。
村长看似给江文秀撑腰,实则是让江文秀多了不少归属感,他也安心不少。
瞧着江文秀跟他挑衅的模样,怎么这么可爱?
李越翻身就压了上去,在她身边低声道:“你也知道我们还没儿子,那得赶紧生一个。”
江文秀伸手抵在他胸前,“我就纳闷而己,但族里既然定了族规,我们就得遵守。”
李越本来准备撩她,听她说得如此理首气壮,实在没忍住笑了出来。
然后问道:“你可知道村长为何突然想到这茬?”
不等江文秀问,便自顾自回道:“昨日我去黄主簙家里回礼,他准备给我送个婢女,被我婉拒了。我从黄家出来后,便跟明泰叔说了,最近这样的事不少。”
李越没说完,但江文秀听懂了。
往李越跟前送人的不少,李越也没跟她提,都自己拒了。但是也烦不胜烦,这才让李明泰去跟村长说。
村长为了护着嫁入族里的女子,定了这个族规,也给李越省了不少麻烦。
李越的意思,就是他从没想过要纳妾。这是变着法跟她表忠心呢。
因着时间紧,李越他们没在李家村待太久。
一切安排好后,便各自出发上任。
上任前,江文秀收到唐家的信,唐海睿过了府试。
李星辰没有跟着李越去任上。他和李星旭依旧留在大兴府松柏书院,他们现在跟着宋山长念书是最好的安排。
李清也在松柏书院准备院试,正好让宋山长也指点他。
她媳妇和一岁的儿子都留在李家村。
离开李家村前,李顺宁和李顺悦大哭了一场。
因为俩孩子要分开了。
这次,李顺悦要跟着李明进去陵县。
但她们都大了,明白了天下无不散的宴席的道理,哭过便相互道别,依依不舍地踏上自己的路。
(http://www.qiushuxsw.com/book/lTuAA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