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秀在李家村的时候,就给左三写了信,让左三寻了大兴府城的商队,把庄子上做好的粉条给运送到兴县来。
她写了信后,没几日就跟着李越出发了。
想着商队走得慢,怎么都还要一段时日才能到。
没想到她这边刚到兴县三日,商队都己经把粉条送了过来。
江文秀赶紧让门房唤了几个县衙的衙役过来帮忙搬东西。
放粉条的库房,她倒是提前跟两个丫鬟收拾出来了。
那几个衙役见到粉条,都觉得奇怪。
他们以前可没见过这东西。
他们不敢问江文秀,见两个丫鬟都是和善的,便试探问道:“这是什么?怎么像是吃食?我们河东可没这东西,这是陕地那边的吃食吗?”
左春杏笑呵呵地跟他们说:“自然是好东西,保管是你们以前没吃过的。”
江文秀也没端县令夫人的架子,见帮忙搬东西的几个衙役都好奇得很,便笑道:“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吃食。你们若有兴趣,一会儿一人带些回去。”
又转头跟左春杏说:“春杏,你一会儿跟他们说说粉条怎么个吃法。”
“是。”春杏应了下来。
那几人听到粉条,只觉得这名字还挺适合,细细长长的,的确是条状。
只是这“粉”?难道是面粉做的?瞧着不像。
米粉?也不像。
待几人将粉条全部搬去库房堆放妥当,江文秀让春杏给几个帮忙的衙役都给了赏钱,又一人拿了两斤左右的粉条。
那几人见江文秀如此大方,对这位新来的县令夫人好感倍增。
待春杏送走了那几个衙役,江文秀就招呼春杏和丁荷花一起商量开铺子的事。
她前日租下的那个铺子,就是用来做粉条买卖的。
江文秀早跟丁荷花提过这事,她准备让丁荷花以后负责这个铺子的生意。
左春杏还是以照顾李顺宁为主。
丁荷花才十六,对于江文秀要在兴县开粉条铺子的事有些不理解。
“夫人,您不是跟老爷商量好了吗,上任后就要尽快在兴县推广粉条的做法。既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开粉条铺子?”
左春杏也有些疑惑,此时附和问道:“对呀,等大家都学会了粉条的做法,我们的铺子岂不是就没有生意了?”
江文秀见两个丫鬟和李顺宁都看着她,笑问道:“你们有没有听过一句话,上赶着不是买卖。”
丁荷花果然聪明,立即反应过来,“夫人的意思是,我们愿意教,但兴县的村民不一定愿意学?”
江文秀点头,“是呀,你若没吃过粉条,就凭我一张嘴,让你把家里的红薯全拿出来做成粉条,你会愿意吗?”
左春杏摇头,“家家户户的红薯都是托底的粮食,收成差的人家,靠着红薯不饿肚子呢。”
李顺宁立即接话道:“所以娘亲要开一个粉条铺子,让大家先尝过粉条的味道。只要大家喜欢吃,就一定愿意学着做。”
江文秀摸了摸她的头,“宁姐儿很聪明。”
接着又跟三人解释:“下面的百姓日子不好过,就凭你爹这个新上任的县令一句话,要让人家相信,那也不可能。牵扯到粮食,谁也不敢大意。且六七斤的红薯才能出一斤的粉条,你们想想这道理。”
江文秀和李越想要政绩,路子己经有了,但如何推广,也是一个问题。
若村民都不愿意,要怎么办?
难道还要他们去求着村民学做粉条?
那绝对不能。
江文秀的想法,不仅要让各村的村民求着来学,还要让村民对于她和李越感激涕零。
这样,才能树立县令大人和县令夫人在兴县百姓中的好形象。
丁荷花听了江文秀的解释,顿时恍然。
“难怪夫人刚才说,铺子里除了卖干粉条,还要在门口支个摊子,卖煮熟的拌粉条。
顾客尝过粉条的味道,再买些干粉条回去。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粉条受欢迎。到时候再让村民跟着学做粉条,他们一定愿意。”
江文秀点头,“只要粉条在兴县打出名声,少不了上门的生意。包括外地的客商,只怕也会想要卖货运送去外地。
到时候,我们再打着县令大人爱民的名头,主动拿出方子。把各村子的人召集起来,凡是愿意学做粉条的,我们无偿教。”
丁荷花接话道:“村民们一定对老爷和夫人感恩戴德。”
江文秀对丁荷花很满意,她要培养两人,自然会好生指导她们。
“你们老爷是农户出身,知晓农户的不易,他自然不会做那与民争利的事。但我们如今做的是利民的好事,多为自己某些名声也没有问题。总归,大头的好处是让兴县的百姓得了。”
“娘亲说得是,我娘亲最厉害。”李顺宁笑着赞道。
左春杏也笑着道:“这样,我们不仅不用费心思去劝说村民,铺子还能赚些银钱。”
江文秀倒没想过通过那个铺子赚多少银子。
她主要还是为了让兴县的百姓看到粉条的商机。
但前期,她们这独一份的买卖,一定是能赚的。
待村民都学会了,兴县的粉条便是随处可见。
至于如何卖出去,江文秀早己经想好,且也己经联系好了商队。
但想到这批粉条从大兴府运送到兴县的成本,顿时又不怎么开心了。
她虽然是为李越铺路,但她内里还是个生意人。
费那么大成本,想想就不开心。李越,最好给她争气些。
接着,江文秀给丁荷花安排了粉条铺子的事宜。
那铺子如今还需要修缮一番,大概需要十日左右。
然后,需得买些桌子、板凳。还要雇几个帮工的人。
干粉条好办,首接放铺子里,有人要买,首接拿就是。
熟粉条,江文秀打算弄个干拌的,就拌固县的米皮酱。这东西她过来的时候带了不少。
另外,还可以弄清汤味、杂酱味、牛肉味和酸辣味的。
给丁荷花安排完后,又支了些银子给她。
还吩咐左春杏在她忙不过来的时候,支援一下。
左春杏听她安排完,见天色也不早了,就自去做饭。
待李越忙完县衙的事回来,便跟江文秀说了汪家和马家的官司。
(http://www.qiushuxsw.com/book/lTuAA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