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7章 长宁县来信

小说: 二嫁逆袭   作者:采云
求书网 更新最快! 二嫁逆袭 http://www.qiushuxsw.com/book/lTuAA0.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坊的归属问题议定,接下来就开始商议具体的实施细节。

李越见大家都没发表意见,显然对做生意还不是很有自信。

便提了些他和江文秀闲聊时提到的建议。

“村长伯伯,作坊虽然不给村民分银子,但作坊总要有人做工。我们可以聘村民呀,然后给他们开工钱。现在村里人少,每户可以聘一人。

过些年村里人多了,作坊聘人可以根据每家每户的情况来。家里困难的,优先考虑。到时候有了村学,孩子读书的问题解决。每家都不至于差到哪里去。”

村长听了这话,笑着点了点头。

又看着李越笑道:“现在村民都给你媳妇处理制香的原料,每月收入都不错。我们村也没有那种吃不饱饭的人家了。”

说完又看看江文秀,越看越满意。

心道:李越这小子,自从来了固县,倒是比以前在蜀地靠谱多了。

李越见他笑眯眯看着江文秀,心道:谁跟你说吃不饱饭的问题?

立即咳嗽一声,对村长继续说道:“我媳妇出银子盖作坊,现在农闲,作坊也不像盖房子那么复杂。倒是用不了多久。盖作坊期间,我媳妇儿会先酿些酒出来。到时候大家尝过味道,再决定售价。”

“好。”村长应道。

李越这才说到本钱的问题,“作坊最开始酿酒,也不用去买粮食。反正是族里的产业,村民又刚秋收。粮食就找村民借。等到酒酿出来,有了收益,再结银子给大家。

实在需要去买的,还有在县衙打点的银钱,我媳妇出,算借给族里的。等赚了银子还给她就是。”

李明泰立即接过话,“去县衙办手续,我来安排。打点的事,无需大家操心。”

村长也立即举一反三,对江文秀道:“盖作坊也算族里借你的银子,以后还你。也不用请人来盖,越哥媳妇你说下具体怎么盖,让村民来盖就成。

作坊的收益,以后也是盖祠堂、建村学。族人都受益,没有人不愿出力。若真有,别赖在我李家村。”

江文秀本想说,盖作坊的银子不用给她。

心里想着,这算是她对李家村的投资。

但见村长对她摆手,还叹道:“你出了最重要的方子,我们己经占了大便宜。我可不希望把族人养成个升米恩斗米仇的性子。”

江文秀便闭了嘴。

其余几人自然没有意见,对着村长点头。

李明泰见说完了本钱的问题,对村长问道:“作坊建起来,以后的生产、销路、运送等各种问题,总得有人负责。”

村长顿时皱眉,这中间的事情多着呢,他虽然干劲十足,但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李明泰、李明进、李越和李清都可以,但县衙的差事不能丢,另外三个要念书。

李越提议道:“不如让澈哥回来?作坊开月钱给他,不低于客栈那边,他定然愿意。”

村长当即拍板道:“就让他回来。工钱多少,也要看他的能力。”

江文秀此时才插了一句,“我觉得以李澈哥的能力,管理作坊定然没问。村长伯伯可以不用给他的月钱定死。

设定一个保底的月钱数额,根据作坊的收益浮动。作坊收益越多,大管事的月钱就越高。这样,他自然愿意主动控制成本,拓展销路。”

村长一听,“嗯,这个办法好,你是个聪明的。”

他又举一反三道:“到时候还需要族人出门去寻找销路,若是推销出去的酒多,也给他们抽成。”

江文秀觉得村长可真是个做生意的好料子。

当即补充道:“他们拿这份抽成,除了将酒推销出去,还要负责对接送货,售后等问题。”

“对对对,还是你想得周到。”

开作坊的事,到这里就讨论得差不多了。

村长美滋滋地回了家。

第二日,李越就去了县里找李澈。

江文秀则是带着李澈媳妇赵嫂子制作酒曲。

江文秀给的意见是,酒曲的制作方法,赵嫂子捏在手里。

这样,就算作坊里上工的人弄清楚了酿酒的流程,也没有酒曲。

至于江文秀为何不捏在自己手里?

她可不想参与族里这些事。

她只希望族里发展起来,做她的靠山。

村长的动作也很快,第二日就找了村民,说了建作坊的事。

李家村的村民听说是族产,赚的银子用来建村学和祠堂,倒是积极。也没人说要工钱。

虽然各家还要忙着给江文秀处理制香材料,但都出了人来建作坊。

江文秀借了些银子给村长买建作坊的材料,又画了图,村长就带着人开干。

过了十日,江文秀酿了少量成品出来。

江文秀让李越把村长他们请了来尝味道。

“时间比较短,味道不算浓郁。但这种售价可以稍微低些,以走量为主。还有一种得再等几日。到时候再给大家尝味道。”

村长最先尝,尝完夸道:“这还不算浓郁?比我平日喝的好多了。”

他这样一说,大家都很有信心。

江文秀自然知道她这方子酿的酒不错,主要是酒曲制作的工艺很复杂。

但这款酒原料很一般,流程也算不得精致,大家决定售价定低些。

普通人都能喝得起,薄利多销嘛。

发酵时间长的那种,味道会更醇厚。

到时候价格可以适当定高一些。

————

作坊的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江文秀这日收到了长宁县唐教谕的来信。

唐教谕在信中说,他和大兴府府学的人有些交情,可以帮李越推荐到大兴府府学去念书。问李越是否要去。

另外,李清和李浅也可以去长宁县县学。

江文秀看过信,就递给了李越。

两人意见很统一,去。

大兴可是省城所在地,那里不仅能结交到更多的人脉,消息也更快。

这么好的机会,绝不可能放过。

江文秀猜测,唐教谕定然是费了不少心思才弄到这个名额。

这个情,她得记下。

至于李清和李浅,他们若能去长宁县也是极好。

毕竟,离省城近。

幺叔现在就在那边。

李越很快去了一趟杨婶子家。

回来跟江文秀说:“李浅去,李清不去。”

江文秀奇怪,“他为何不去?”

李越无奈叹道:“他让我给他引荐了商队的人,准备下月跟着商队去蜀地。”

江文秀半天才问道:“他还没死心吗?”



    (http://www.qiushuxsw.com/book/lTuAA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二嫁逆袭 http://www.qiushuxsw.com/book/lTuAA0.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