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治下的百姓听闻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后,一个个火冒三丈。他们深知,若不是李远的治理有方,他们哪能过上如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如今竟然有人敢妄图挟持李远的子女,实在是罪大恶极。百姓们觉得,仅仅炸死首恶还远远不足以解他们心头之恨。于是,他们纷纷向李远的官员们提出建议,强烈要求出兵消灭袁绍,让那些企图伤害李远及其家人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一时间,整个李远治下地区,百姓们群情激奋。大家都觉得袁绍的行为不可饶恕,必须受到严厉的惩罚。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讨论着这件事,对袁绍的行径表示出极大的愤慨。
一些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前往官府请愿,希望李远能够顺应民意,尽快出兵。他们认为,袁绍的存在就是对李远和他们美好生活的威胁,只有彻底消灭袁绍,才能确保他们的生活安稳无忧。
李远夜袭邺城,炸死袁尚和李孚的消息,迅速传遍关东地区。与此同时,李远所发布的报纸也在各地流传开来,这份报纸详细地阐述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将他的所作所为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关东的百姓们在了解事情全貌后,纷纷认为李远做得在理。而李远只诛首恶,不祸害其他人的行为,更是让百姓们对他赞誉有加。
即便是那些平日里与李远不合的诸侯,在事实面前也不得不承认,李远此举展现出了非凡的大度与胸怀。这一事件让一些原本暗藏刺杀想法的人,纷纷收起了心思,偃旗息鼓,不敢再轻易对李远及其家人下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曹操当年为父报仇,血洗徐州百姓的旧事。如今相同的事再次出现,但君主之间的做法完全不一样,使得刚刚被曹操纳入手中的徐州,一时间隐隐有动乱的迹象。
刚回到许都的曹操,听闻徐州局势不稳,不得不紧急重新调兵遣将,前往徐州坐镇平乱。同时,他任命车胄为徐州牧,希望他能稳定徐州的局势,管理好这片新到手的土地。
而李远手中出现能飞天投掷炸弹的武器,更是引起了各方诸侯世家的高度关注。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以自己现有的实力,根本无法抵抗这样的先进武器。
诸侯们虽然仍在做着垂死挣扎,试图寻找应对之策,但许多世家大族己经敏锐地察觉到局势的变化,明白天下大势己加明朗,继续抵抗也是以卵击石。一部分世家迅速联合起来,开始准备举家前往南方或者海外,试图在乱世中寻找一片安稳之地。
还有一些世家,或是不愿意离开故土,或是自恃家风清正,认为即便局势变化,也能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他们选择派遣家族中的优秀子弟前往长安,提前去了解和熟悉李远的政策。他们心里明白,即便世家的根基不在了,只要家族子弟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家族就还有延续下去的希望。
在邺城,昏迷了好几天的袁绍,在众人焦急的期待下,终于缓缓醒来。醒来后的袁绍,看到汉中军发行的报纸,心中顿时五味杂陈。
他既为儿子袁尚的死悲痛万分,又对自己无力与李远抗衡感到深深的无奈。不过,李远并未迁怒于其他人的做法,也让他暗自庆幸,不用再整日提心吊胆地担心李远的报复。
稍作休息后,袁绍强打起精神,开始为抵御李远做安排。他决定让袁熙前往幽州,充分整合当地的资源,为对抗李远增添力量。同时,袁绍还打算让袁熙迎娶甄家的女儿,希望通过联姻,让甄家继续为袁家出钱出力。
然而,袁绍的这一安排却让袁谭恼怒不己。之前袁尚深得父亲宠爱,如今袁尚虽死,却又轮到袁熙得到这样的机会,袁谭觉得父亲始终没有重视自己这个长子,心中的不满愈发强烈。
而甄家,作为当地颇有名望的商贾之家,对天下局势有着自己的判断。他们己看出其他诸侯在与李远的对抗中胜算渺茫,此时与袁家结亲,无疑是将自己家族推向火坑。
于是,经过家族内部的商议,甄家决定断尾求生。他们果断地舍弃了家族的部分财务粮草,举家朝着长安进发,准备投奔李远。
凭借着甄家在中山无极多年的经营,以及他们果断的行动方式,等袁绍得知消息时,甄家差不多己经抵达李远的境内。
袁绍得知此事后,气得暴跳如雷,大骂甄家落井下石。不过,好在甄家留下了大量的家财,这让袁绍能够补充一些军资,勉强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就这样,关东诸侯们纷纷开始整合境内资源,全力准备抵御李远东出。而李远则在自己的领地内大刀阔斧地展开变革。
他所推行的变革内容,同样迅速传遍西方。各大世家为了应对变革,加快了自己的动作。曹操刘备在听闻李远的变革举措后,心中不禁对他产生了几分敬佩。他们深知,即便自己有朝一日拿下天下,恐怕也没有李远这样的魄力和勇气推行如此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此时,在洛阳的皇宫内,汉帝刘协得知李远改制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哭晕在太庙之中。李远的这些变革举措,在刘协看来,无疑是在明目张胆地颠覆汉家江山。然而,身为傀儡的他,手中毫无实权,面对这样的局面,只能徒呼奈何,无能为力。
而在卧龙岗上,诸葛亮也听闻了李远的变革。他心中暗暗叫好,对李远的一些举措颇为赞赏。本来,当诸葛亮听说刘备坐镇南阳时,心中还曾有过一些出山相助的想法。
但如今,天下局势己然明朗,谁都能看出李远必得天下。他深知,此时即便自己出山辅佐刘备,也不过是徒劳无功,甚至可能会让更多的人陷入战火,徒增杀戮。想到这里,诸葛亮心中最后一丝出仕的想法也彻底熄灭,决定继续在卧龙岗隐居,静观天下局势的变化。
(http://www.qiushuxsw.com/book/lcccl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