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246 章 离开与抵达

求书网 更新最快! 我在三国换新天 http://www.qiushuxsw.com/book/lccclj.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长安这座繁华无比的都城之中,一座酒楼上正被一层浓浓的惜别之情所笼罩。徐庶、赵云以及一众志同道合的伙伴们齐聚于此,专为张燕、石韬等人送行。

张燕、王当、孙轻与赵云、徐庶、石韬皆是在相近的时间学院求学,也因此被分在了同一个班级。在那段学习时光里,他们一同日夜钻研。如今,他们己然学业有成,即将挥别校园,迈向全新且的人生征程。

此次,李远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一项的宏伟计划。他准备派遣李大虎率军出征北疆。一方面是要逐步蚕食北疆广袤的土地,拓展自身的势力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对北疆地区的占领,能够牵制住鲜卑和乌桓的强大兵马。

如此一来,当中原大战开始鲜卑和乌桓便无法抽出兵力去援助其他势力,为中原战场减轻压力,为后续的战事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张燕等人满怀壮志豪情,将随军出征。他们在学院中积累的丰富军事知识与精湛技能,此刻正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战场上尽情施展,期望能立下赫赫战功。

而石韬自己的使命,他会跟随其他经验丰富的官员,一同前往新占领的土地。在那里,他将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协助处理各类地方事务,为稳固新领地的统治秩序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片土地能够迅速融入李远的治理体系。

为了这场意义非凡的大战,李远与麾下的谋士将领们经过了无数次深入的商讨,结合多年来精心积累的实力与资源,他们决心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夺取天下,结束这漫长的乱世纷争。

李远制定了西路出击的战略:李大虎率先率军踏入北疆,与此同时,身处西域的张绣将带兵策应,形成东西呼应之势;

王平则率领马忠、段煨、甘宁等猛将出兵冀州,首逼袁绍的势力范围;李远更是亲自挂帅,亲率大军,带着赵云、廖化、徐庶等一众精锐,出潼关与曹操、刘备的势力展开激烈交锋;裴元绍也将带领黄权、娄发、沈弥等将领出兵荆州和江东。

酒桌上,众人纷纷举起酒杯,相互敬酒。杯盏交错之间,话语中既有对彼此深深的不舍,毕竟同窗之情深厚,即将分别难免心生眷恋;又充满了对未来无限的期望,每个人都渴望在即将到来的征程中实现自己的抱负。

如今,大家即将各奔东西,奔赴不同的战场,为了各自肩负的使命全力以赴。张燕感慨万千,语气中带着一丝惆怅却又满怀坚定地说:“这一去,山高水远,不知何时才能再与诸位相聚。但我坚信,凭借我们的所学,定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不负所学,不负众望。”

石韬用力地点头附和道:“是啊,此次出征,是我们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大家务必全力以赴,加油奋进!”

最终,考虑到即将出征,各项准备工作千头万绪,张燕等人不得不提前告辞,回去做最后的准备。此时,酒桌上便只剩下了赵云和徐庶。

徐庶面带微笑,眼神中透着对赵云的熟悉与默契,调侃道:“子龙,瞧你这迫不及待的模样,是不是早就心驰神往,想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啦?”

赵云听闻,爽朗地放声大笑,豪迈地回应道:“元首,难道你就不想吗?咱们有幸追随主公,如此明主在前,正是我们成就一番伟业的大好时机!”两人相视而笑,那笑声中满是对未来战斗的热切期待和坚定不移的自信。他们坚信,以自身的能力,在即将的中原大战中,必定能崭露头角,绝对不会逊色于任何人。

特别是在李远的无意提及下,赵云得知了一个震惊的消息——张绣竟然是自己的二师兄。如今,张绣在西域闯出了极大的名头,声名远扬。这一消息,让一向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赵云,心中也不禁生出了一股暗自攀比之意。他渴望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能与二师兄张绣一样,立下卓越战功,展现自己的非凡实力。

赵云对徐庶说道:“元首,你那位好友诸葛亮还没抵达长安吗?可千万别等我们都出征了,他却还没到啊。”徐庶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按孔明之前给我的回复,算起来他应该早就到了才对。”

赵云不禁说道:“莫不是在路上遭遇了什么意外?”徐庶赶忙摇摇头,语气笃定地说:“以孔明的聪明才智,断然不会让自己陷入意外之中。况且,只要进入主公的领地,这里治安良好,百姓安居乐业,根本不会发生意外状况。想必他只是途中耽搁了些时日。”

而此时,诸葛亮正一脸疲倦地坐在晃晃悠悠的马车上,身旁陪着同样满心期待的黄月英,缓缓朝着长安进发。

自从踏入李远的领地,诸葛亮就仿佛发现了一片全新且充满魅力的知识海洋。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李远政策和治理方针的细致观察与深入了解之中。

每抵达一个地方,他都会主动且热情地与当地的百姓交谈,倾听他们的生活琐事,感受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变化;也会与官员们虚心请教,探讨各项政策的实施细节和背后的深远意义。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他的双眼愈发明亮,那是智慧被点燃的光芒,心中对李远的敬佩也与日俱增。

看着丈夫如此痴迷于对李远治理之道的探寻,几乎将此次前来长安看病求子的正事抛诸脑后,黄月英心急如焚,多次耐心劝阻。每次诸葛亮都满口答应,保证第二天一定不再西处奔波,安心准备看病事宜。

然而,到了第二天一早,他又忍不住出门去探寻李远治理下的各种新奇事物。黄月英无奈之下,狠下心来,决定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她故意在晚上与诸葛亮“周旋”,让他第二天没有精力出去乱跑。然后,她租了一辆马车,拉着诸葛亮朝着长安赶路。

此时,满脸红光、略显俏皮的黄月英看着疲惫不堪的诸葛亮,心中不禁泛起一丝不好意思。但她也是出于对两人多年无子困扰的担忧,一心希望能尽快解决这个难题,才出此下策。

而诸葛亮则在心中暗自打定主意,自己如今这副狼狈模样,绝对不能去找徐庶,不然以徐庶的性子,肯定会笑话自己个没完。



    (http://www.qiushuxsw.com/book/lcccl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我在三国换新天 http://www.qiushuxsw.com/book/lccclj.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