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所长,帮我一起对付人贩子的那个人,他之前当过兵。山洞里的八个人贩子,他一个人就对付了。
我下乡之前是中医院的护士,熟知人体穴位。
而且我在老家还跟老猎人学过打猎,手上有点劲,想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人打晕,不算是太难。”
喻舒宁知道,自己来报案也有可能被怀疑成嫌疑人,回答王所长的问题,就很认真。
她不怕怀疑,但却不喜欢被怀疑。
所以自己的实力,没必要隐瞒。
“哦,那你来报案是坐船来的?”
王所长又问。
能跑到码头派出所报案,正常情况下就是离码头近或者案发在码头派出所的管辖范围以内。
而这个案子的案发地在几十里以外的河对岸,能到码头派出所报案,就只能是因为坐船来的。
“对,是坐船来的。”
此时的喻舒宁很庆幸自己刚刚没有嫌麻烦,拖着人贩子那条船一起来了。
“那你是自己划船来的还是坐茶山大队渡口的船来的?”
王所长一边记录一边问。
“自己划船来的,我老家那边也有河,小时候跟村里的船工学过。”
喻舒宁撒谎不心虚,原主会不会划船喻家和陆家的人都不知道。
如果非要追根究底,大不了就说教她划船的船工己经不在了。
反正只要公安跟着她去把人贩子抓了,她撒的这些小谎就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别忘了她还有轩轩这个小证人呢。
有轩轩的证明,她跟人贩子怎么都扯不上关系。
“哦,对了,我打晕的那两个人贩子还在船上呢,王所长要不要去把他们带上来审问?他们的船离垣城更近,我来的时候就没有去茶山大队的码头找船。”
喻舒宁并没有忘记这两个人贩子,只是王所长没有给她机会把他们说出来。
“行,我去抓他们,你留在这里等着。”
王所长正要问喻舒宁来这里的船是哪儿的,没想到喻舒宁就给他送来了这样的惊喜。
己经有两个人贩子送到眼前了,当然得先去把人抓了。
如果能赶在市局的人来之前,问出些有用的信息,就更方便接下来突破案情。
“他们两都晕倒了,我点了他们的昏睡穴,估计叫不醒,还是我和王所长一起去吧。”
见王所长己经把笔和本子锁进抽屉里,喻舒宁就连忙站起来等着。
两个正在昏睡的人,一个人肯定没办法带走。
从这里到靠船的地方,还有几十级台阶,就算是拖也很难拖上来两个人。
“点了昏睡穴?那就是怎么折腾他们都不会醒?”
王所长有些诧异,刚刚他还以为人贩子只是被打晕,他带着拷子过去,把人弄醒拉着回来就行了。
现在看来,怕是只能把人扛回来了。
“嗯,如果不解穴的话,他们无论如何都醒不了。”
喻舒宁点点头。
“那没事了,你就坐在这里等着,我去把他们扛回来,市局的人估计快到了,你等他们来正好跟他们先说说案情。”
王所长没等喻舒宁再说什么,就转身出门,脚步匆忙的去了码头。
他刚走没等多久,派出所外的街道上就有车灯照过来。
不用想,肯定是市局的人来了。
喻舒宁坐在那里没动,她是来报案的,乖乖等着就行。
“你就是来报案的那个小姑娘?”
一个身着制服的中年男人进屋就问喻舒宁。
“对,我叫喻舒宁,是茶山大队的知青。”
看到一群公安下车,喻舒宁很淡定,心想人总算是来了,人来了就能早点去抓那些人贩子了。
省的她要熬夜,陆钧安在山洞里等的也着急。
“一共十个人贩子,拐走的孩子是九个?”
中年公安又问。
“对。”
喻舒宁点点头。
心想这人来了不应该先看王所长刚刚写的报案记录吗?
怎么又是逮着她问啊?
“那些孩子中,有没有一个叫轩轩的小男孩?”
中年公安接着问。
“有,我就是先救了轩轩,才知道山上还有人贩子的。”
她报案的时候没说轩轩的名字,只说自己救了一个孩子,也是那个孩子告诉她山上有人贩子的事。
估计那个王所长也没想起来问这个孩子的名字,就着急去给上级汇报了。
“林知青,你说说轩轩的具体情况,哦,坐下慢慢说。”
中年公安示意喻舒宁坐,他自己也走到对面桌子后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不过靠外面那把椅子,他让给了随后进来的一个穿便服的中年大叔。
这人一进来就看了喻舒宁好几眼,不过他并没有开口说任何话。
“好。”
喻舒宁点点头,大方的坐下,就把林启轩的长相和身高描述了一番。
不过林启轩并没有告诉她自己姓什么,所以她只知道他叫轩轩。
他的长相还是到牛棚之后,喻舒宁给他洗了脸才看清楚的。
“轩轩现在还好吗?”
这次是中年大叔在问。
“轩轩很好,没有受伤,也没有被吓到,胆子大不说还非常细心,一个人能从人贩子手中逃脱,还能带我找到藏人的山洞,很厉害。”
喻舒宁猜到这位中年大叔很有可能是轩轩的家人,回答的也很真诚。
孩子丢了,家人哪有不着急的。
面前这位中年大叔,脸上的憔悴很明显,看着还挺让人同情的。
“嗯,没有受伤就好。”
中年大叔明显松了一口气,“小喻同志,你家里是哪儿的?”
“我家是北省石城的。”喻舒宁很纳闷,报个案为什么还要问这个问题?
不过她也没多想,就正常回答。
下乡知青的资料,知青办都能查到,她隐瞒没有任何意义。
“那你的父母都叫什么名字?”
中年大叔继续问。
“我爸叫喻显正,我妈叫喻小玫。”
这些都在原主的记忆里,不过原主好像并不是很愿意想起这两个人,所以喻舒宁也是想了一会儿才说。
“你父亲和母亲是同族?”
中年大叔有些疑惑,又有些隐隐的期盼。
夏国自古以来的传统,都是不允许同姓结婚。
如果有同姓结婚,那就只能是童养媳。
难道当年......
(http://www.qiushuxsw.com/book/ljw0ll.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