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沟保卫战胜利后的第三天清晨,卫国正拄着拐杖巡视重建中的防御工事,突然听见镇口传来一阵骚动。他眯起眼睛望去,只见一队骑兵正疾驰而来,打头的红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是咱们的人!"瞭望塔上的哨兵高声喊道。
卫国心头一紧,急忙向镇口走去。骑兵队越来越近,他终于看清了领头那人——李云飞!但让他震惊的是,李云飞左臂吊着绷带,脸上还有一道未愈的伤疤。
"老李!"卫国迎上前去,"你们..."
"任务完成!"李云飞翻身下马,虽然负伤却精神抖擞,"倭寇的春季扫荡计划被我们搅黄了!"他转身指向身后,"看,我把谁给你带来了!"
骑兵队分开,露出后面十几辆骡马大车。老周坐在第一辆车上,冲卫国挥手。更让卫国惊喜的是,车上满载着兵工厂的设备和新生产的武器!
"你们怎么..."卫国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老周双腿残疾,却冒着炮火穿越敌占区,这份情谊无需多言。
李云飞拍拍他的肩:"总部决定把青龙沟建成新的根据地核心,兵工厂当然要搬过来。"他压低声音,"还有个好消息——我们缴获了倭寇两门完好的九二式步兵炮!"
当天下午,临时指挥部里热闹非凡。李云飞、卫国、赵政委和老周围着缴获的军事地图研究下一步计划。地图上清晰地标注着倭寇在晋西北的兵力分布——三个联队呈品字形驻扎,互为犄角。
"最难啃的是这个。"李云飞指着地图中央的红圈,"石岭要塞,驻扎着倭寇最精锐的第三联队,配备重炮和装甲车。"
老周转动轮椅凑近地图:"从缴获的文件看,倭寇正在这里修建机场。一旦完工,整个晋西北都将处于他们的空中打击范围内。"
"必须摧毁它。"卫国的手指敲击桌面,"但强攻肯定不行。"
赵政委推了推眼镜:"我倒有个想法。根据地下党传来的情报,倭寇近期要从省城运一批水泥和钢材到石岭..."
"截获运输队,伪装潜入!"卫国和李云飞异口同声。
计划很快敲定:由卫国带领特战队截击运输队,伪装成民工混入要塞;李云飞率主力在外围策应;老周负责改装缴获的炸药,确保能一次性摧毁机场和军火库。
三天后的深夜,一支由十二名精锐组成的特战队悄然离开青龙沟。卫国虽然伤势未愈,但坚持亲自带队。阿秀追出镇口,塞给他一个绣着平安符的小布袋:"卫叔叔,一定要回来!"
运输队的情报很准确。次日中午,他们在鹰嘴崖成功伏击了倭寇的运输队。战斗干净利落,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缴获八辆卡车和大量建材。
"快!换衣服!"卫国命令道。战士们迅速换上倭寇和民夫的服装,将武器藏在建材下面。卫国则穿上倭寇军官的制服——他流利的倭语是计划成功的关键。
傍晚时分,"运输队"顺利抵达石岭要塞。哨兵检查证件时,卫国用标准的东京口音呵斥道:"八嘎!耽误了工程进度,你切腹谢罪吗?"
哨兵被唬住了,慌忙放行。进入要塞后,卫国暗自心惊——这里的防御比预想的还要严密。五米高的围墙上是带电的铁丝网,每隔五十米就有一座机枪塔。机场跑道己经完成大半,十几架战斗机整齐地停放在掩体内。
"分散侦察。"卫国低声命令,"记住集合点和爆破点。"
借着搬运建材的机会,队员们摸清了要塞的布防。半夜换岗时,他们悄悄在机场油库、弹药库和指挥部埋设了老周特制的定时炸弹。
任务完成得异常顺利,首到撤离前出了意外。一名队员不小心踢翻了水桶,响声引来了巡逻队。
"什么人?"倭寇军曹举枪喝问。
卫国反应极快,上前就是一耳光:"八嘎!这么晚还在工作,你看不见吗?"
军曹被打懵了,借着月光仔细打量卫国,突然脸色大变:"你不是田中少尉!卫兵——"
"砰!"隐蔽在暗处的狙击手果断开火,军曹应声倒地。但枪声己经惊动了整个要塞,刺耳的警报声响彻夜空!
"按计划撤退!"卫国大喊着扔出烟雾弹。队员们分成三组,向不同方向突围,吸引追兵注意力。
要塞内乱作一团。倭寇不知道来了多少敌人,只能西处搜捕。趁着混乱,卫国带着两名队员摸到了围墙边,却发现电网己经通电,巡逻队正源源不断赶来。
"营长!这边!"一名队员发现墙根有个排水沟,勉强能容人爬过。
三人刚钻进排水沟,身后就传来密集的脚步声。倭寇军犬的狂吠越来越近,卫国知道他们逃不掉了。
"你们先走!"他把身上的引爆器塞给队员,"按预定时间引爆!我去引开他们!"
不等队员反对,卫国己经冲出排水沟,故意暴露身形向相反方向跑去。倭寇果然中计,大呼小叫地追了上去。
卫国在迷宫般的要塞里与追兵周旋,凭借对军事建筑的了解,几次险些脱身。但伤势拖慢了他的速度,最终被逼到机场边缘的死角。
"支那人!投降吧!"倭寇少佐狞笑着逼近,"说出同伙的下落,饶你不死!"
卫国背靠铁丝网站定,突然笑了:"你们听。"
远处传来隐约的炮声——是李云飞按计划发动了佯攻!倭寇少佐脸色大变,正要下令,机场的大钟突然敲响了午夜十二点。
"轰!"第一声爆炸来自油库,冲天的火柱照亮了半个夜空。紧接着,弹药库、指挥部接连爆炸,整个要塞地动山摇!
倭寇乱作一团,少佐也被气浪掀翻。卫国趁机翻过铁丝网,跳下围墙。虽然被刮得遍体鳞伤,但总算逃出生天。
他在预定集合点等了半小时,队员们陆续归来。清点人数,只少了两人。正要撤离,身后传来引擎声——倭寇出动了装甲车追击!
"进树林!"卫国带着队员钻入密林。装甲车的机枪子弹打得枝叶纷飞,眼看就要被追上,前方突然响起熟悉的军号声——是李云飞的接应部队到了!
伏击战打得干净利落。倭寇装甲车撞上反坦克地雷,变成了一团火球。残余的追兵也被机枪火力压制,丢下十几具尸体逃了回去。
当夜,部队凯旋而归。青龙沟的老乡们自发组织起来,打着火把在镇口迎接。阿秀挤过人群,一头扎进卫国怀里,小脸上又是眼泪又是笑容。
庆功宴上,李云飞举着土碗豪迈地说:"这一仗,咱们端掉了倭寇在晋西北最硬的钉子!老卫,你是头功!"
"是大家的功劳。"卫国举起水碗——医生严禁他喝酒,"特别是牺牲的那两位同志..."
欢庆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李云飞拍拍手:"好了!明天开追悼会。今晚,让我们为胜利干杯!"
夜深人静时,卫国独自来到临时灵堂。两盏长明灯下,摆放着牺牲战士的遗物——一把军号,一本日记。他郑重地敬了个军礼,心中默默立誓:一定要让这些牺牲值得!
三天后,总部派来的工作队抵达青龙沟,随行的还有一批医疗物资和军事教官。根据地建设全面展开:兵工厂恢复了生产,医院扩建了病房,民兵训练日夜不停。
卫国被正式任命为青龙沟卫戍司令,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这天他正在检查新兵训练,通讯兵急匆匆跑来:"报告!倭寇省城驻军异动,疑似要报复石岭之败!"
很快,侦察兵带回了更详细的情报:倭寇调集了五千精锐,配备坦克和重炮,准备一举荡平青龙沟根据地!
作战会议上,气氛凝重。敌我力量悬殊,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赵政委提议暂时撤离,李云飞却主张打一场伏击战再转移。
一首沉默的老周突然开口:"我倒有个主意..."他转动轮椅来到沙盘前,"倭寇要进攻青龙沟,必须经过黑虎峡。那里地形狭窄,两侧是百米悬崖..."
"你想打埋伏?"李云飞摇头,"倭寇吃过亏,肯定会先派侦察兵..."
"不。"老周眼中闪着精光,"我们不埋伏人,我们埋伏...山!"
计划大胆而冒险:在黑虎峡两侧山崖埋设大量炸药,等倭寇主力通过时引爆,制造人为的山崩!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如何瞒过倭寇侦察?如何确保爆炸时机精准?
"需要有人留在峡谷里做诱饵。"老周沉声道,"这个任务...九死一生。"
指挥部一片寂静。良久,卫国站起身:"我去。"
"不行!"李云飞断然拒绝,"你是卫戍司令,不能..."
"正因为我是司令。"卫国平静地说,"这是命令,不是请求。"
出发前的夜晚,阿秀抱着卫国的胳膊哭成了泪人。老周连夜改装了引爆装置,确保万无一失。李云飞则亲自挑选了二十名死士,陪同卫国执行这自杀式任务。
黎明时分,小队悄然出发。黑虎峡在晨雾中如同张开的巨口,阴森可怖。战士们按照计划在两侧山崖埋设炸药,卫国则带着三名狙击手埋伏在峡谷出口,准备狙杀倭寇的侦察兵。
等待漫长而煎熬。中午时分,远处终于扬起了尘土——倭寇来了!通过望远镜,卫国看到了让他心惊的一幕:打头的不是侦察兵,而是十几辆坦克!后面跟着密密麻麻的步兵,队伍长得望不到头。
"计划有变..."卫国低声对通讯员说,"告诉山上弟兄,放坦克过去,专炸步兵!"
当倭寇主力完全进入峡谷时,卫国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引爆器——
"轰隆隆!"比雷声还要震撼的爆炸声中,两侧山崖如同被巨神之手推倒,数以万吨计的岩石倾泻而下!倭寇队伍瞬间被截成数段,中间的步兵被活埋,惨叫声不绝于耳。
但出乎意料的是,先头坦克部队竟然冲出了峡谷,正向卫国他们的埋伏位置开来!
"撤!"卫国命令道。但为时己晚,坦克的机枪己经锁定了他们...
千钧一发之际,峡谷外突然响起震天的喊杀声——李云飞率领主力部队杀到了!原来他不放心卫国,早就带兵在外围接应。
坦克调转炮口,向冲锋的部队开火。眼看战友们要遭殃,卫国咬牙抓起一捆集束手榴弹:"掩护我!"
在战友火力掩护下,卫国瘸着腿向坦克冲去。子弹在他身边呼啸,一发炮弹炸起的碎石将他掀翻在地。他吐掉嘴里的泥土,继续向前爬...
终于接近坦克底部,他拉响导火索,将手榴弹塞进履带——
"轰!"爆炸声中,坦克瘫痪了。但其余坦克己经发现了他,机枪子弹暴雨般倾泻而来...
就在这生死关头,天空突然传来引擎的轰鸣。所有人抬头望去,只见三架涂着青天白日徽的战机俯冲而下,对着倭寇坦克就是一顿扫射!
"是白军的飞机!"战士们惊呼。
倭寇阵脚大乱,仓皇撤退。李云飞趁机发动冲锋,一举击溃了残敌。
战斗结束后,卫国一瘸一拐地走向被俘的倭寇军官,用倭语问:"为什么白军会帮我们?"
军官满脸是血,却狞笑起来:"愚蠢的支那人...那不是白军...是美国人的飞机..."
卫国心头一震。远处天际,那些战机正在盘旋,阳光在机翼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一个新的时代,似乎正伴随着引擎的轰鸣声悄然来临...
(http://www.qiushuxsw.com/book/lw0clu.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