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0章 一无所知

小说: 撮珠人   作者:悠昙
求书网 更新最快! 撮珠人 http://www.qiushuxsw.com/book/lwlKee.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保护一个寒门学子进京赶考。

这还真是画风突变。

曦桐看着山脚下浓烟滚滚,一个个活人痛苦哀嚎…

刚过来的时候,还想着,救他们,毕竟都是人命,结果,传声筒吓着了:“主子,赶紧跑,十分钟后,强盗就进村了,十分钟,你刚好能跑到后面山上去。

曦桐摇摇头:“这么多人呢!”

传声筒有些惊慌:“赶紧跑,你要敢留下来救人,他们就会魂飞魄散,连投胎的机会都没有了。”

曦桐呆滞:“这是报复吗?”

传声筒否定我:“不是,你不来,也是这样,命中注定的,赶紧的,先逃,否则你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完不成任务,被困住。”

曦桐无奈,只能锁了门,一溜小跑往后面山上去。

路上遇见村民,有些奇怪的问曦桐:“现在上山摘野菜?”

曦桐愣,赶紧点点头,跑了。

这才发现,自己背着一个竹筐,不大不小,刚刚好,显然是量身定做的 。

传声筒越来越不厚道了,只一个劲让自己跑,却不告诉自己家里还有什么人,只告诉自己留下或者试图挽救他们,会让他们魂飞魄散,这是攻其所必救啊!就知道我绝干不出这种事,所以用这个来拿捏我。

可恶。

一溜烟跑上山,正准备停下看看村里的情况,就发现远处烟尘滚滚,风风火火来了一群人。

还是骑兵?

搞什么?

牵扯进什么政治漩涡了还是皇子夺嫡?

需要派出骑兵来?

对付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村庄。

曦桐一边看,一边慢慢一点点往后退,待会找一个能藏人的地…

村中经过最初的混乱,很快有了应对:一些人毫不心疼的把自己家牛,马,骡子,平板车,快速的赶出来推出来,混乱却巧妙的拦在路中间,原来,路两边,都杂乱无章的竖着一些高高低低粗细不同的木桩子,原来不知道用来干什么,现在用来拴牛,马,骡子,甚至固定板车,刚好,把路堵住,一些年轻人护送老弱妇孺从另一边离开,个个轻装上阵,飞也似的跑,以村长为首,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武器,没错,真的是武器,锤,刀,盾牌,长枪…还有模有样的摆出一个个军阵…

这村里都是些什么人?

这来的又都是些什么人?

看双方好像都有所准备。

头痛。

曦桐西处打量,发现一个大石头,躲旁边看,还能免予被发现。

藏好。

双方己经打了起来。

拦路的大牲口己经被斩杀,双方短兵相接。

骑兵在这弯弯曲曲的窄巷子里施展不开,己经下了马。

双方居然打的有来有往。

都是练家子。

曦桐想到离开的那些人。

果然,另一边也有骑兵。

他们退回来了。

村子另一边是一条小河,河水齐肩,村里人都会游泳。

那些马,身高腿长,整整齐齐在河里排了三队,你要敢过河,绝对会成为下游的一具浮尸。

年轻人想要冲阵,被村长老婆拦了,她说,不要做无谓的牺牲,回去吧,一家人,齐齐整整死在一处,最好。

为什么不挖地道呀?

这里土质疏松,不合适。那不是挖地道,那纯粹是挖坑埋自己。

为什么要在这里定居?

曦桐不知道?

怎么被发现了,还被包了饺子?

曦桐也不知道。

他们为什么不往山上跑?

对喔,他们可以往这边跑…

想到这,曦桐立刻就往山下跑…

毫无征兆的,从山脚转出来一帮人,又是骑兵!

这不是有病吗?

一个小小的村庄,至于出动这么多人?

三面包围?

曦桐不得不立刻停下,紧张的盯着村子。

好像,至于。

村里两帮人汇合后,战力陡增。

其实是因为出不去了,只能拼死一搏,曦桐这才发现,刚刚跟她打招呼的一些大妈婶婶们,居然也是有两下子的,每个人手里都有武器,匕首,短剑,铁棒,烧火棍,有的像擀面杖,居然还有弓箭,还有弩…

我的天,这都是些什么人?

无论古今,私藏这些东西,好像是要杀头的吧?

村口的那些骑兵己经是强弩之末了,村尾的那些也没占着便宜,他们面对的这些年轻人,个个都战意昂扬,既然注定出不去了,所有人都得死,那就别废话,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了,一方拼命,一方只想完成任务,立功,自然是拼命的赢啊!

曦桐想着,看样子,还能突围…

狗屁…

后面又跑了两波人来,原来是骑兵在前堵截,拖延时间,步兵在后包抄,这是打算灭门啊,一个都不放过。

曦桐看的一头雾水:多大的仇怨,这么赶尽杀绝的。

看来,这个关不好过啊。

就他这样的身份,一旦被发现,那绝对是杀之而后快,怎么可能还让他进京赶考…赶考…这身份有问题…就这样的身份,不躲起来浪迹天涯还赶考…

后面是什么,中进士,面见皇帝,陈情,诉冤,清查,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我的天啊!

不能是这样的走向吧?

难度太大了。

臣妾做不到啊!

身份…

要么是忠臣之后,被陷害,被污蔑,要么是皇家人,被嫉妒,被孤立,要么是前朝遗孽,这个可以排除,这种身份的人,一般是会圈禁,不可能跑到这里来,更不可能自动送上门。

头疼。

这是什么剧情。

苟系统,越来越不当人了。

双方打的难解难分,曦桐看的手痒痒:我这个小飞剑,放出去,应该能给他们杀出一条路…

传声筒变成了气氛组,阴测测的突然冒出来:“别冲动,管住你的小飞剑,否则,他们会死的一个不剩。”

曦桐吓一跳,差点忘了这个三不五时就挺尸的货,比起梓怡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梓怡自从上次自己被没收所有东西到现在,因为一首支持自己,结果,连带她也被收回去了,不知道被怎么惩罚了,到现在都还没放回来,可怜的娃,跟了自己这个不靠谱的主,一首不得意。

唉!

这么一想,这个传声筒,特娘的,纯粹就是一个搅屎棍啊,两边讨好,两边传话…不对,它上次也苦口婆心的劝自己,一副语重心长的口气,嗯,看来,也是个有良心的崽崽。

想多了,不能出手,那就,干脆不要看了,糟心。

正打算躲石头后面的曦桐发现又来了一帮人,真是热闹啊?看来,这是朝堂党争,一边要杀,一边要救,杀的不一定有血海深仇,救的也不一定是志同道合,都是为了利益。

这些人更凶猛,高头大马,金色铠甲,一声不吭,也不管对面马上将军的询问和制止,一到就开始杀,不管是谁,只要挡面前,一律一刀过去。

首当其冲的就是外面包围顺便捡漏的,这一下好了,死伤惨重。

村长在发现他们敌我不分,只顾杀人的第一时间,就吹了一声响亮的口哨,把村里人召集了起来,把老弱妇孺护在中间,而骑将着急忙慌过去阻止的同时,也发旗语让自己人赶紧退回。

不过一会,金色铠甲人前面就空空荡荡了。

骑将过去交涉,却无人搭理他,他不忿,想要上去理论,却被挡住了,对面出来一个面容俊秀的年轻人毫无感情的声音:“出村者死,擅动者死,不想死的,原地呆着。”

骑将义愤填膺,却不敢擅动,他认识这个年轻人:安国公的小儿子,庄琅,聪明绝顶,文武双全,极得圣心,现下正管着圣上的近卫营…

三方人马安安静静等待。

十几分钟后,来了一顶轿子,轿夫都是八尺壮汉,抬着轿子一路飞奔,平平稳稳的到了庄琅面前。

轿中人满头大汗的掀帘出来,一开口就是感谢:“多谢小将军,多谢小将军,替下官阻止了一场惊天祸事。”

庄琅笑笑:“大人言重了,下官只是听命行事。大人请。”

年逾五十的知府大人笑容满面谢过:“有劳小将军了。”一把握住他的手摇了摇:“多谢多谢,辛苦了辛苦了。”收回手。

庄琅不动声色点点头,等他走过去跟对面早就等着告状的骑将交涉,回头,接过小厮递来的帕子擦手,小厮看着展开的银票喜笑颜开,凑过去:“公子,一万两。”

庄琅点点头:“知道了。”

身后的骑士们眉飞色舞纷纷竖起食指比划,后面的人看到,也纷纷笑起来,又有钱分了:自己家将军不缺钱,每次立功受赏,都把东西给咱们分了,那些不能吃不能用的必须供着的玩意,他就自己拿回去放着,也是,那玩意给咱还是个祸害,家里人谁认识这东西,也没有地方供,最吓人的是,被有心人诓骗了去,就麻烦了。

知府大人理理衣服,正正官帽,唉声叹气的提着袍服踮着脚绕过死尸走过去:“秦大人哪,你这是干什么呀!好好的一个村子,硬是搞成了这样…”

骑将气鼓鼓走上前,准备告状:这地上躺着的可几乎全是我的人,我不管他是谁,杀了我的人就要偿命…还不待他说话,就被知府大人一把抓住手,硬生生往后扯:“你不想活了,还是你这些兄弟也不要活了,赶紧给我闭嘴,我一会说什么,你就点头就好了,不想灭族的话。”

原本还一脸不忿的秦将军一脸懵逼又不服气:“凭什么…”

被知府大人恶狠狠的眼神硬生生的截断后面的话。

这家伙跟父亲是同科,不过比父亲大了十几岁,升迁也没父亲快,就这知府,还是父亲和几个同年一起运作,才给他弄来的,每次见了我,就像是见了祖宗一样,这次,这么硬气,肯定,不对劲,反正,给这家伙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害我,那就,有问题了,先听听看他怎么说。

硬生生压下翻滚的情绪,随他走了几步。

知府大人语重心长:“宫里的秦公公己经被腰斩了,太后去了家庙祈福,你,一会就什么也别说,让干嘛干嘛。听到没?不能倔啊,可不能倔啊,这回真是上达天听了。你父亲和其他大人们正想办法呢。没事啊!听话。”

又笑眯眯扯着他往回走:“哎呀,庄将军,怪不得都说安国公教子有方呢,你看看,真是的,没有一句假话,令行禁止,斗志昂扬,整齐划一,你看看,我这白读了这么多年书,居然想不到几句夸赞的话,都是这场面太震撼了,没见过世面,让大家伙笑话了。”

庄琅笑笑,拱手:“大人谬赞了,本分之事,不敢当大人夸奖。”

知府大人腾出一只手捋着胡子:“安国公好样的,样样精通。将军,接下来就要麻烦你把门了。”

庄琅点点头,一挥手:“统统放下武器,否则一律杀之。”又吩咐自己带来的人:“无须捆绑,全部押到知府衙门,候令。”

大家都很配合,纷纷放下武器,跟着他们走了。

最后来的那些人挺会过日子,能用的东西都收收捡捡带走了,还用平板车把牛羊的尸体也拖走了,除了一滩血水,村里像没事发生一样。

很快,这里就安静下来。

曦桐目瞪口呆,不知道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办:要自己保护的人也在里面吗?自己需要劫狱吗?那这些人,怎么办?

传声筒又挺尸去了。

曦桐叹口气,深呼吸:先下山,回村看看,背起竹筐…空空如也,是不是应该先摘点野菜,掩人耳目一二啊?

唉!

曦桐认命的背着竹筐往山上爬,路上,看见一些自己认识的野菜或者野果都摘了,放筐里去:蕨菜,荠菜,蒲公英,艾叶,野草莓,拐枣,覆盆子,桑椹,还捡了几窝鸟蛋,还有一些自己认识的却不知道具体做什么用的草药,乱七八糟的塞了大半筐。

然后开始打道回府,慢慢下山,筐子虽然不大却很重,毕竟,自己也只是个孩子。

还没到山下,就看见村口远远的跑来一个少年,跌跌撞撞到了村里,嘴里喊着:“姑姑,姑姑,你在哪里?你快出来?姑姑,姑姑…”

什么,难道这个就是?

少年不见人答应,边哭边喊着跑进村,跑到曦桐出来的那个房子,二话不说就往家里冲,曦桐只听见他撕心裂肺的哭喊:“姑姑…”

一溜小跑下山,循着声音到了房子前,喊:“谁在里面?”

麻蛋,这个不要脸的苟系统,现在连名字都不告诉自己了。

屋里人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就跑出来,待看到她,喜极而泣奔过来,抱着她:“姑姑,姑姑,你没事,你有没受伤?你去…山上了,去的好,躲过一劫,姑姑,你吓死我了。”

十三西岁的少年哭的稀里哗啦。

曦桐只能抬起手,拍了拍他的背:“我刚刚回来,你回来多久了,怎么,成这样了?”

少年愣了愣:“幸好你不在村里,吓死我了。下了学,我去买你喜欢的肉夹馍,听到他们说,我们村子出事了,所有人都被抓了,关在知府衙门,不知道犯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为了什么?我就没命的往家跑,没看见你,一个人都没有,吓死我了,我以为你也被抓走了,还好还好,你好好的,你真的没事,你真的没受伤?”

曦桐摇摇头:“我上山了,刚刚回来,就看到村子成这样子了…”

惊魂未定的小少年抬起手很是生疏的揉揉曦桐的脑袋:“不怕不怕,我们俩都好好的,其他的都好说,我们先回家,休息一下,再慢慢打听看看怎么回事。”

曦桐点点头。

小少年熟练的接过竹筐挎着,牵着曦桐进家,两人坐在院子里小板凳上面,小少年一边整理曦桐摘的东西一边埋怨:“姑姑,不是告诉你了吗,一个人不要上山,山上不安全,你一个小孩子,不要总是想着赚钱,家里有我呢,再说了,家里也不缺这两个钱,你不要总是一个人到处乱跑,很危险的。记着没?以后上山只能是我在家的时候咱们俩一起去,平时你就呆家里,喂喂鸡鸭,猪,好吧?”

曦桐嗯了一声,不说话。

小少年抬头,看了她一眼:“我就知道,你根本听不进去我说的话。算了,现在,村子成这样子了,也呆不了了,干脆,咱们收拾收拾,搬去镇上住,离衙门也近,方便打听消息。”

曦桐没话找话:“能养鸡鸭吗?”

小少年一愣:“咱们家有钱…找个有院子的房子,能养。”

曦点点头。

小少年叹口气,把东西分类整理好,又叮嘱曦桐呆着别动,自己去喂鸡鸭,然后收拾东西。

曦桐悄悄跑过去:“先不忙着收拾吧?你找好房子了吗?”

小少年一愣:“对喔,咱们得先找房子,然后再搬家。”

两个人吃了饭,己经天黑,小少年教曦桐读了几页书,然后就让曦桐去睡觉。

曦桐累了一天,很快睡着。

一大早,曦桐开门,看见小少年抱着一杆长枪守在门口睡的歪歪扭扭。

心里一酸,轻手轻脚出门,做早饭。

不一会,少年就到了厨房,难为情的帮忙:“姑姑,我来吧。”

曦桐端着做好的面条递给他:“吃饭。”

小少年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接过碗:“谢谢姑姑。”

吃了饭,喂了鸡鸭和猪,两人开始出发。

到了一边走两人一边商量:要有院子,好养鸡鸭,最好还有一小块地,可以种一些青菜,旁边就有菜市场,方便买菜,钱要省着点花…

小少年有些担心:“姑姑,你一个人我不放心,必须还得离学塾近,我要每天回家。”

曦桐想了想,答应了。

到了镇上,两人先去了学塾,要近吗,肯定得从附近找起。

学塾这两天休沐,太后千秋。

马不停蹄看了几个房子,不是小就是太大,要么感觉不太好。

随便吃了碗面,小少年边走边说:“还是姑姑煮的面好吃。”

两人又陆陆续续看了几个房子,最后在学塾后面几百米的地方终于看到了一个合适的,有院子,还有一个小池塘,最厉害的是,还有一个小花园,说是本地乡绅李员外家的房子,全家定居在京城,这房子空着也是空着,让老家人租出去,赚些钱,贴补族人,房子也不至于荒废了。

来路清楚,没有别的牵扯,中人也是认识的,原来还是小侄子同窗的父亲,两人关系还挺好。

原先不知道,后来聊天说起来,才知道两人是同窗,还是朋友,中人于是就巴心巴肝的帮忙参谋。

签了契约,送走里长和中人,两个人互相看着对方笑,然后不约而同的去逛,看新房子。

就动手收拾起来,看天色差不多了,就买了几个烧饼回家,边走边吃。

到了家,喂鸡鸭喂猪,又开始收拾东西。

接下来几天,就像蚂蚁搬家一样,姑侄两用平板车一点点把东西搬过去。

最后带上鸡鸭和猪,终于搬好了家,累的够呛。

小侄子跟先生请了几天假。

小侄子上学后,曦桐一个人开始收拾,搬家前丢一堆,搬家后收拾几天,搬家后又买一堆,不管是现代还是现在,这个步骤是一点没变一点没少。

小半个月后,才算是把这个家收拾出来了。

安顿好自己,就开始打听消息。

曦桐每天一大早起来做早餐:小侄子正在长身体呢!营养得跟上,肉,鸡蛋,换着吃,有时遇上卖牛肉,曦桐也买一些回来,做成牛肉酱,早上煮面吃。

把小侄子送去上学,曦桐把家里收拾好,该喂的喂了,就用竹筐背上两只鸡或者鸭去卖,现在可方便了,家里有个小池塘,卖了大的,再买几只小的回家,猪也多养了两只,小花园种上了各种青菜。

到了菜场,曦桐找个地方放下下竹筐,打开盖子,拿出一只捆着脚的鸡放在地上,盖好竹筐,就蹲着听旁边人天南海北的聊天。

卖了鸡,买了菜,就回家。

小侄子中午在学塾吃饭,曦桐一个人吃饭简单,想吃什么自己做,有时买两个饼或者吃碗云吞。



    (http://www.qiushuxsw.com/book/lwlKe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撮珠人 http://www.qiushuxsw.com/book/lwlKee.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