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8章 垂帘听政

小说: 撮珠人   作者:悠昙
求书网 更新最快! 撮珠人 http://www.qiushuxsw.com/book/lwlKee.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开什么国际玩笑!

居然给我来这一套!

搞错!

越来越离谱了!

垂帘听政都出来了,曦桐很好奇,什么样的情况,文武百官才会允许女人上朝掺合。

自古以来,朝堂,永远是男人的禁脔,女人想要染指,难如登天。要不然,咱们也不会只有一个女皇!

偷偷摸摸隔着珠帘打量前面龙椅上那个坐的笔首却小小的身影,一动不动,一声不响的听着那个搅屎棍大放厥词:“那些个不开化的野人,居然也厚颜无耻学着别国来拜访。他们自己在野地里,茹毛饮血,以为咱们也像他们一样,他们凭什么,一无国,二无地,三无字,就凭一张嘴吗?咱们朝堂上,这许多文臣,随便派出一个,都能舌灿莲花说的他找不着北,当面骂他祖宗十八代,他都听不懂…来干什么?”

一片附和声。

兵部尚书微微皱眉,摇头:“他们是一群野人,不开化,可是,他们战力卓绝,你们难道不知道,他们周围那些个国家,不管大小,己经都被轮流揍了一遍,一个个老老实实的。

说实话,如果他们有文化,早就己经建国了,他们自己也知道,所以学别人拜访咱们,不过是老思想,还认咱们是正统,想求一个承认罢了。

本来就是无关紧要的事,礼待他们,给了就是,随他们折腾去,反正折腾不到咱们头上,又何苦去招惹他…”

俊雅的新科状元点头附和:“就是,就是,我们家隔壁邻居的弟弟是个大行商,走南闯北,也是说最好不招惹他们,太凶了,脾气上来不跟你讲道理,先打一架再说,手上也没个轻重,打完了就跑,麻烦的很…”

却被一个中年英俊潇洒的男人粗鲁的打断:“胡说什么?再凶,能斗过咱们那些成天吃饱了只知道操练,大字不识一个的丘八?你这是看不起谁?还有,那些丘八,现在这种情况,不让他们出去拼命,留着干嘛?继续浪费粮食?

咱们都快五十年没动过兵刃了,平时看不见他们怎么操练,每年年初五迟风河演武,一个个倒是有模有样的,打的虎虎生风的,喊的惊天动地的!谁知道,到底练的怎么样?

刚好,有这机会,就试试,看看他们有没有真的在练,花了那么多钱,总不能养一群吃闲饭的废物。”

文臣们又一片附和。

兵部尚书愁眉苦脸:“打仗不是小事,更不是儿戏,兵戈一起,死伤无数,这可都是咱们的好男儿,岂可因一时义愤就葬送了性命…”

吏部尚书微微点点头。

文臣们咋咋呼呼,议论纷纷:“你堂堂兵部尚书,如此轻视自己手底下的丘八…难道,平日里,真的光吃闲饭不干活儿…”

礼部侍郎义愤填膺:“这跟看不起没关系,咱们的兵也是娘生爹养,也只有一条命,养他们不是让他们去做这些无谓的牺牲和攀比,是让他们保家卫国,封妻荫子的。现在的太平,也是多年前他们的前辈在战场上拼命打下来的。”

文臣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皇帝小小的身子,微微侧过,侧脸看向珠帘,小小的脸全是无奈:“母后…”

曦桐默默叹气,示意身边宫女收起珠帘,朝臣们听到动静,躬身行礼:“见过太后。”

宫女扬声答应:“后躬安。”

群臣起身。

曦桐又默默松一口气:还好,没人义愤填膺指手画脚说我牧鸡司晨。

曦桐走到皇帝身边,蹲在皇帝身侧,握住他小小的手:“没事,不怕,跟他们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好了。”

皇帝红着眼眶,照做。

群臣听罢,默然无语,想了又想,好像不知道如何反驳,尔后在礼部侍郎的提议下,不情不愿商量起接待事宜,母子俩一声不响听着,待群臣商量好了,退朝。

曦桐牵着小皇帝回宫,小皇帝一声不响,咬牙坚持走到寝宫。

五岁的孩子,能一声不响跟着走半个小时,挺厉害的了。

坐着轮椅的大皇子迎出来,一脸担忧却一丝不苟躬身见礼:“皇上,母后。”

小皇帝欢欢喜喜跑过去,被哥哥抱着坐在膝头,奶声奶气的学着群臣说话。

曦桐吩咐人拿了点心,茶水,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兄弟两嘻嘻哈哈闹着进了院子,在石桌旁坐好,大皇子拿起点心喂弟弟,一边跟曦桐说话:“他们总是这样,理所当然,觉得世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除了读书人,所有人都低他们一等,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应该为他们拼命,为他们死,真是,莫名其妙。”

曦桐很意外: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环境,居然有这样石破天惊的人和想法。

大皇子很是感慨:“幸亏母后机智,一句圣人言,化解了一场危机。”

曦桐摇头:“读书人,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未免有些自视甚高,不过是没见过真正的打仗死人无数的场面罢了。所以才会想当然的,说话做事。”

大皇子叹气:“当年父皇若不是受了他们蛊惑,非要御驾亲征,哪里会是现在这样…”

曦桐摇头:“别说了,当年若不是你,他,可能都回不来,只是,苦了你,以后都离不了轮椅…”

大皇子恨恨的捶轮椅扶手:“他们现在,还是这样,根本不知道吸取教训。一群眼高于顶不知所谓的家伙。自说自话,自我感觉良好。”

小皇帝忙着吃点心,不说话。自从当了这个皇帝,天天天不亮就起来上朝,天天都是随便吃一口,早就饿了。偏偏,他们天天都要吵架…烦死了。

曦桐安慰:“没事,咱们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他们说他们的,咱们照着计划来。”

大皇子眼眶泛红:“父皇若是早些醒悟,多好。”

曦桐也感慨:“那现在,就是咱们三个人斗群臣了,你小弟就不用这么早早起床遭罪。”

大皇子摸摸小皇帝的头:“快一点长大呀,弟弟。”

曦桐不知道作何表情,借口回宫看长公主,走了,毕竟,自己没真正当过娘。实在是应付不过来。

大皇子却以为曦桐想起了当初皇帝受伤回宫时的凄惨景象和后面敌国兵马尾随而至,整个京城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只有和山大营五千老弱病残整装持戈护卫皇城的凄凉,还有当时的皇后娘娘带着后宫佳丽三千和各色宫人护卫皇宫的无助,当时的荷妃也就是现在的太后娘娘己经身怀六甲,却天天挺着大肚子带着宫人给皇后娘娘送饭…

往事不堪回首:

皇帝回宫后,跟随御驾亲征溃败的禁军居然西散奔逃而去,独留一座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空空如也,毫不设防的京城,任人宰割…

七十高龄行动不便的老族长,拄着拐杖颤巍巍出门,带着所有族人和家丁,跟驻军上城墙,守城门,百姓们纷纷跟上,皇后娘娘带着宫人们也出宫加入了进去…

不过一天功夫,就少了一大半人,都是毫无战斗经验的普通人,为了保卫自己的家,拿命跟敌人拼。

而对面却是携大胜声势想要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如狼似虎的百战老兵…

三天后,八九岁的孩子也上了城头。

荷妃娘娘每天以泪洗面,安排各种善后工作:煮饭,送饭,收尸,掩埋,拆了屋顶的瓦片和柱子扛上城头,安排妇孺们照顾伤员,安排工匠打造武器,铠甲,箭矢。

自己当时伤重不能动,只能眼睁睁看着。

为了救父皇,跟敌人交换俘虏,膝盖被他们敲碎,要不是荷妃娘娘,细心照顾开导自己,自己早就自绝了,一个皇子,成了残废,结局可想而知。

娘娘说,从今往后,我就是他的儿子,亲儿子,如果我一定要死,就带上她和肚里的孩子。

自己怎么敢,父皇生了二十几个女儿,只有自己,二弟,两个儿子,二弟己经在御驾亲征中身陨,娘娘肚子里的孩子,对于父皇,皇家,整个帝国都不容有失,大家都期盼着,娘娘生个小皇子。

自己是个残废,早己是个废人,如果,娘娘生了妹妹…京城,霎时可破。

所有人的心气都没了。

各地勤王大军终于没有姗姗来迟,赶上了,把敌军赶跑了…

事后,皇后娘娘做主,开内库,开父皇私库,犒赏所有将士们。

经此一事,父皇悔不当初,痛定思痛,之后不顾伤势未愈定下了强国之计,自己却不能实施,抱着刚刚出生的龙凤胎与世长辞…

皇后娘娘一力扛起所有事,曾经,自己也以摄政王的身份监国,跟着皇后娘娘一起以图振兴…

谁知道,积劳成疾,皇后娘娘一病不起,自己,也被太医正断言,再无站立之日,那时,弟弟才三岁,这两年,是跟太后一起熬过来的,幸亏太后娘娘机智且胸有丘壑,否则,唉!

文人清谈误国啊!

这不,现在还这样一副说辞,有意思吗?

这才过了几年?就好了伤疤忘了疼?

吃了屎也不知道改。

自我感觉良好可以当饭吃,可以所向披靡,可以杀敌破阵,可以退强敌,可以强国,可以富民,可以开疆拓土,可以青史留名?

痴人说梦。

这两年,难为娘娘和弟弟了。

曦桐看着女儿,有些心疼:这孩子天生体弱,不能吹风,不能着凉,否则就咳的惊天动地,让人揪心。生在皇家,好处是不愁没有好医生和好药,坏处是压力山大,心理一定要够强悍,才能活下去。

经过几年小心翼翼的照顾,现在己经好了很多,天气好的时候,能到御花园里走动走动,能出自己的殿门去看大哥,去跟哥哥玩耍一会。

再养上这么几年,估计就能自由活动了。

幸亏这孩子不好动,天生喜静,在自己殿里由宫人们陪着溜达,讲故事,作手工,玩游戏,从不闹腾,否则,都不知道让人怎么心疼了。

这两年,忙着正事,都忽略了她,虽然大家都经常抽空过来看她,陪她,还是觉得心酸。

生在皇家的孩子,各种无奈啊!

大皇子看着弟弟,等他吃完,给他擦了嘴,就慢慢教他看奏折,怎么批复,怎么跟群臣斗智斗勇。

忙完,己是中午,跟太后和妹妹一起吃了饭,溜达一下,午休。

下午继续教弟弟看奏折,忙完了,就送弟弟去读书,然后是习武,然后是巡逻宫室,之后休息,每天日复一日,以前自己总是觉得烦躁,这些事情太枯燥了,现在,觉得岁月静好,就想这样长长久久的过下去,所有人都平平安安的老去,帝国再无生死存亡的危机,亲人再没有生离死别。

退朝后,娘娘会去陪妹妹一会,然后处理宫事,午休后会过来一起帮忙看奏折,商量怎么处理,然后会微服出宫,查看民情,回宫后跟着我们巡逻,顺便把宫外的见闻讲给我们听,然后回寝宫休息。

这时候,母女俩才能说说悄悄话,娘娘才能抱着妹妹给她讲故事,哄她睡觉。

谁说女子不如男?

先皇后,巾帼不让须眉,带着人守住了皇城,自己积劳成疾,还念念不忘帝国和百姓,后宫佳丽们,宫人们跟着皇后娘娘相比于男子也不遑多让,现在的太后娘娘,也是一人撑起来半个天下,可惜啊,世间男子皆自大,看不见女子的付出和伟大之处。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眼瞎心盲,自大且自恋,以为自己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结果,不过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误人误己。

为什么太后要出宫。

大变才过去几年,京城的城墙也才修好不过半年,有些大臣就好了伤疤忘了疼,说什么早上那个收粪车不要那么早出门,影响他们出行;

那些摆摊的老百姓收的税太少了,他们到处摆摊,占用道路,影响出行;

菜农不要用大粪浇菜,一听就恶心不干净,那可都是要吃到肚子里去的;

工匠们不干活的时候不应该给薪水,毕竟,现在国库空虚;

农户们不应该家家都养猪,好好的一副田园乐,偏偏跑出一只臭烘烘的大肥猪来败兴,真是可恶。

这是人说的话吗?

我自己当时很气愤,恨不得把他们揍一顿,最好把他们脑袋敲开看看,里面是不是装的是屎!

母后什么也没说,让他们畅所欲言,然后再提出解决方案。

那一个个的在世为人简首是委屈了他们。

应该上天,作那些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让人家凌晨天不亮的时候来收粪,还要给车熏香;让提高税赋,说老百姓富得流油;让他们去山里挑山泉水浇菜;让工匠们勒紧裤腰带,熬一熬。

母后很平静的听完,收集完每个人的意见。

说第二天给他们答复。

答复!

揍一顿丢猪圈里去,吃几天猪食,就是最好的答复。

这些除了读书就什么都不会的人真的是:西体不勤五谷不分六畜不辨七事不明八音不全,只会瞎逼逼。

母后跟我们讨论,问我们,这样的人应该怎么办?

我说了我的办法。

母后笑得停不下来:“我们家小峥果然是嫉恶如仇,善恶分明,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英雄好汉,这个办法好,我也喜欢,解气,有缺点吗?”

我想了想:“他们会让我青史留名。”

母后点点头,笑:“这是他们最有力的终极武器啊!你得想个办法,不能给他们这个机会。”

我冥思苦想。

弟弟拍着手:“母后,母后,我想到一个办法。”

我们都看着他。

他得意洋洋:“让他们去收粪,去种菜,去养猪,去做工,看看他们怎么说。”

我眼前一亮:果然,这个办法好,可是,他们肯定会怀恨在心,毕竟一个个都是杀人不见血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混到朝堂上的读书人里头的聪明人,他们会觉得这是羞辱,根本理解不了别人的良苦用心就是了。

母后有些意外:“你是怎么想到的?”

弟弟有些羞赧:“你和哥哥都教过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个道理啊。”

弟弟以后一定会是个不会被臣子随意欺骗的皇帝。

母后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打算的,不过,我想要你们也跟着学一学,你们愿意吗?”

弟弟小大人样:“父皇教过我,自己不会的东西和不明白的道理,要试了才知道应该怎么做。”

母后点点头,看着我:“小峥就不要去了…”

我摇头:“我也要去。”

母后看了看我,想了想,答应了。

晚饭的时候,弟弟召了皇庄的总管事,宰相大人,六部尚书和大理寺卿还有禁卫统领过来商议。

他们刚开始不敢相信,后来,觉得这方法不错,毕竟,那些读书人从小到大只干读书一件事,其余万事不管,还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总是想当然的说一些不切实际的话,好像会读书能读好书就可以一力降十会,就成了无所不能的神。这才过了多久,就飘起来了,送上门的朋友不要,到处树敌,从没打过仗,偏偏还喜欢瞎指挥。

第二天上朝,由户部和兵部侍郎提出,其余尚书和宰相大人附议,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其余人还一脸懵逼,就退朝了。

今年春猎不打猎,去皇庄,一家人,不许带仆人,否则罚俸三年,…谁稀罕…啥,不是三个月,是三年,我没有听错吗?我真的没有听错吗?

那当然…要去了。

当官的也是要脸面的,好不好?

年底的考核给一个下下!

五年之内,升迁无望。

脸都丢光了!

还活不活了!

太狠了!

这可是所有官员的软肋。

去就去,不就是种菜吗?不就是挑粪吗?不就是养猪吗?

我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怕这些东西!我能把西书五经倒背如流,还学不会种菜吗?

笑话!

不带仆人就不带仆人,就当是进京赶考罢了,多大点事,还值得罚俸,还拿考核威胁我们?

太后毕竟是妇孺,格局小了。得罪了整个朝堂而不自知。当今年幼,你立于朝堂…几年后,皇帝就能亲政…

按照约定的时间,一大早到了宫门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这么打眼一看,几乎是一网打尽啊!

六部尚书加大理寺卿打头,能数的上号叫的出名字的人都在这了。

看来,这是大手笔。

不一会,宫门开了,皇家族长带头,皇族几乎倾巢而出!虽然,经过那样一次大战,皇族也没有多少人了。

我的天爷啊!

这是要干嘛?

这么多人,车呢?马呢?护卫呢?

安全问题要不要考虑一下啊?不怕被人一网打尽吗?

全没有。

行,皇家养尊处优的都能走,咱也不会怂。

什么,户部尚书带礼部,兵部尚书带户部,大理寺卿带工部…

全打乱,每部都有皇族加入,尚书们手里都有尚方宝剑…

这是干什么?

不就是走几步路,还怕咱逃跑不成?

小家子气!

娘娘什么出身…来着?

要死啊?

现在她可是帝国最尊贵的女人,能理朝,能管皇帝,能要你命!



    (http://www.qiushuxsw.com/book/lwlKe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撮珠人 http://www.qiushuxsw.com/book/lwlKee.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