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柏林这婚假假期过得高不高兴不一定,但是张亦铭是真的借着光了!
趁着张柏林休息,张亦铭今年想垫垫园子,所以在收拾完白菜之后,他找人买了一大车土。
当然,不可能是东北本地的黑土,那玩意儿犯法!
张亦铭买的是那种开山的土,还是从南方倒腾来的。
跟黑土比,这种土质算不上好,但是好好的养一养,拿来种白菜,或者填坟是可以的。
距离还有些远,一车二十个立方,加上运费,差不多要1200块。
换算公式是:一立方等一吨水,二点八吨土。
二十个立方,就是五十六吨土。
那要这么算,这个价位就还挺便宜的。
从南到北,土被运来差不多也要两三天,趁着这个时间,他们把已经罢园的豆角架,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都收拾一下。
剩下来的那些豆角秧子先扔到一边晒着。
把这园子收拾干净,并且,狠狠刮了一层土,放进袋子挪到种菜那屋备着。
再把地里已经晒干的苞米柞子,全都抖搂抖搂土,拉回来。
开轧草机机,把这些苞米柞子全打成小块儿。
然后把这些苞米柞子块儿划拉划拉,塞进张亦铭夏天时候编织的稻草袋子,留着烧火。
等天冷了,他们人住的地方需要烧火,鸡也需要。
鸡窝的那个房子,前一个门,后一个门,前门有两个长灶坑,灶坑上是两面大火墙,等冬天的时候给它们烧火,鸡就能暖和,不遭罪。
而且每天的那个炉灰掏出来也可以直接垫鸡窝。
把后园子都收拾干净了,看土还没来,他们又去小镇上,本来只想买几百斤,但是听着张柏林嘟囔萝卜要是光长皮该多好,张亦铭一咬牙,干脆买了一千二斤绿萝卜,红心萝卜和花心萝卜再各一百斤。
回到家,先把萝卜们先倒腾到地窖里,现在先不晒,得等到填园子之后再晒。
然后,张亦铭带着张柏林上到房顶,把房顶上前年铺的,用来保暖的稻壳子倒腾下来。
先挺几天,等回头打了新的稻壳子再重新填充。
这些陈稻壳就直接铺在地上,等土来之前,撒上尿素,让它们在土里发酵一下,就会是很好的土壤膨松剂。
顺便再把仓房里的稻壳子倒一些进塑料桶,掺上尿素,让它们发酵,等到室内种菜时用。
对于种地的人来说,发酵过的稻壳真的很有用处,它不止可以膨松土壤。
等到种菜的时候,在菜苗苗出来之后,在地垄台上撒上一层发酵的稻壳。
那一个季度就基本上不会有杂草,不用除草了。
而且在天气特别热的时候,铺上一层它也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不至于让小苗蔫吧。
但是,一定得发酵!
如果不发酵,那么就会很容易会长出小绿苗来。
那玩意儿还不是稻子,那叫稗(bài)子。
这玩意儿抗旱抗涝,在田里,跟那个水稻长得可像了。
如果不发酵的话,那么这个稗子的种子就会顽强成活,生长出来。
虽然这样讲,它还颇为励志,但是想想它长出来就会吸收菜的养分,就还是得发酵!
他们的准备工作都差不多了,第二天,那送土的车也到了。
张亦铭这个房子是房屁股冲着马路的,当时把房子修成这样,就是为了往后园子,填土拉稻草的时候,可以直接就卸车。
后园子的围墙是可以拆卸的铁栅栏,那栅栏一拆,车过来,那车斗子一翻,那些土就能直接全倒园子里。
然后,他们就开始开挖掘机,往鸡架那个房子后边的园子垫土。
仓库里还有不少稻壳子,他们是一层撒了尿素的稻壳子,一层土,那么垫。
垫了差不多半米高。
垫完了之后, 让挖掘机在上面溜达几圈,然后开始安大棚。
这大棚的架子是特制的,中间有个门,对着一个大食槽。
两边和大棚屁股那儿,都留有铁丝网窗户,包塑料的时候,也会钉个窗户框子,这样可以在天气热的时候开给它们开窗通风。
比如说现在这个季节,这个塑料大棚扣上了之后,把鸡赶进去,鸡本身的体温也是挺高的。
所以这会儿都不用烧火,那鸡棚里的温度就挺高的,还得给它们开窗通风,要不然太捂得慌了。
这个鸡棚子的前面,是直接衔接那个鸡房的后门。
定好了棚子,打开后门,就会有鸡溜达过去。
把食槽子和水槽子提前放到大棚里,等喂食的时候,拎着个桶从之前的鸡架过去,那些鸡就会看着食,跟着这个人一起走。
当然,也会有几个笨的不知道跟着一起走,但大部分都会跟着,把食倒完了之后,把剩那几个赶过去,然后把后门锁上。
把鸡房里之前铺的,已经掺上鸡粪的稻壳子扫到前边。
然后,把这段时间攒的草木灰,先拉一车到苞米地,铺上厚厚一层,剩下的草木灰连带着那些鸡粪一起拌了,装车拉到地里。
最后在粪堆上面盖上稻草垫子,四周围用木棍夯进地里,让它们在地里自然发酵。
这样,鸡架就清理出来了。
不过因为垫完地之后,之前存的稻壳子都用光了,没有新的稻壳子可以垫鸡窝,所以后门就先锁着,给鸡棚子里铺两个稻草垫子,先让那些鸡在地里头待两天。
这个时候就得把大米打出来了,就算不为了新米,也得为了那稻壳子!
说起来,张亦铭这水稻田还行,算不上多么的良田高产,但是收成还可以,中规中矩。
一亩地能出一千二三百斤水稻,出米率是百分之七十,大概一亩地是九百斤大米。
十五亩,那就是一万三千五百斤米。
张亦铭种的大米和黄豆都不会卖给收粮的,他有战友在南方开东北特产的粮店,每年都收他的大米。
每年卖个一万两千斤,余下的不管余出多少,他都自已留着。
就算吃不完也不怕,在秋收后落雪前,焖完饭,晾凉之后拌点儿苞米面儿,掺点儿稻糠和白菜,喂鸡喂羊喂兔子,那育肥率,杠杠的!
黄豆产量更是低,一垧地也就四千多斤,要是哪年年头不好,四千斤都挂不上!
(http://www.qiushuxsw.com/book/AKwlju.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