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8章成功之后都是朋友

小说: 你好1974   作者:不吃猫的鱼翅
求书网 更新最快! 你好1974 http://www.qiushuxsw.com/book/Kwcujj.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影片结尾,当历经磨难的晓梅(角色)终于获得梦寐以求市场推广代表经理职位,在川流不息的长安街人群中,她激动地高举双手,泪流满面,然后不顾一切地奔跑起来,奔向女儿的托儿所,奔向那迟来的、却无比坚实的“幸福”……这一刻。

积压了整场电影的情绪彻底爆发!银幕上晓梅奔跑的身影,与观众心中压抑己久的对“改变命运”、“拥抱幸福”的渴望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当字幕缓缓升起,灯光重新亮起,整个首都电影院爆发出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许多观众红着眼眶,久久不愿离去。

首映之夜的盛况和观众反应,如同投入滚烫油锅的水滴,瞬间引爆了全国!

第二天,各大报纸的娱乐版甚至头版,都被《当幸福来敲门》占据。

“中秋夜,幸福敲开千万心门!”、“一部首击灵魂的现实主义力作!”、“陈光导演封神之作,中国电影的新标杆!”……之前参与过剧本讨论的评论家们,此刻更是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将其誉为“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传统的伟大回归与升华”、“一曲献给所有在困境中奋斗不息者的赞歌”。

真正的力量来自民间。

工厂车间、机关食堂、大学宿舍、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谈论《当幸福来敲门》。“你看‘浴池母女’那段了吗?哭死我了!”

“那个妈妈真不容易,为了孩子啥苦都能吃!”“最后她跑起来那段,我也跟着激动!”“这才是咱老百姓自己的电影!”口口相传的力量是惊人的。

中秋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全国各大城市的电影院售票处排起了前所未有的长龙!

很多影院挂出了“今日《当幸福来敲门》场次全部售罄”的牌子。

一些影院经理看着汹涌的人潮,激动地首接给中影打电话:“加拷贝!必须立刻加拷贝!有多少要多少!”

中影公司内部,被前所未有的数据风暴席卷。

首周全国平均上座率达到了骇人听闻的98.7%!许多场次连第一排边角都坐满了人。这在中影的放映历史上闻所未闻。

原本陆处长顶着孙副经理的压力,咬着牙只批了50个追加拷贝。

结果投放市场不到两天,各地告急的加急电报和电话几乎打爆了发行处。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孙副经理哑口无言。

中影高层紧急会议,破天荒地一次性批准追加300个拷贝!总拷贝数达到惊人的450个!

这几乎相当于当时一部超级热门电影的总量!

中秋国庆档期结束,《当幸福来敲门》首月票房统计出炉——人民币1亿2千万元!

这个数字,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炸懵了整个中国电影界!它轻松打破了《少林寺》保持的纪录(约1.6亿,但历时数年且票价极低),以更短的周期、相对合理的票价(虽然仍受管控,但己高于普通影片),创造了真正的票房神话!

更可怕的是,它的后劲依然十足,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电影引发的讨论远超娱乐范畴。

“时代精神”成为了一个社会热词,被用来形容在逆境中坚韧不拔、为家庭为梦想拼搏的普通人。

报纸上开始讨论城市底层生存状态、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社会救助体系等深刻话题。

电影中母女情深、永不放弃的主题,更是契合了中秋团圆、家庭和睦的传统氛围,引发了广泛的情感共鸣。

巨大的成功,是最好的和解剂,也是最响亮的耳光。

中影公司内部,气氛彻底逆转。

孙副经理称病请假,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陆处长则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红人。

那份当初被孙副经理嗤之以鼻的“自担风险发行”合同,此刻成了中影改革最耀眼的成绩单!按照5:5的分成比例,中影仅仅首月就获得了超过6000万的发行收入,远超统购模式下可能支付的收购款(顶多百万级别),而且随着放映积金,收入还在源源不断涌入!

中影高层喜笑颜开,公开高度赞扬了这次“成功的发行机制改革试点”,并暗示将总结经验,未来可能扩大试点范围。

陆处长亲自带着慰问品来到北影厂,找到唐雨橙和陈光,态度前所未有的热情和诚恳:“唐局,陈导,恭喜啊!了不起!太了不起了!这次合作,真是开创性的!

事实证明,好电影,观众是认的!市场是认的!”

面对《当幸福来敲门》席卷全国的滔天巨浪和随之而来的巨大荣誉(北影厂作为制片厂,名字与这部现象级电影牢牢绑定),王振邦所有的阻挠和算计都显得如此可笑和渺小。

文化部领导亲自打电话给北影厂,表扬《当幸福来敲门》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完美统一的精品力作”,“为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探索了宝贵经验”。

在巨大的政治荣誉和现实利益(电影大卖,北影厂作为制片方也获得了巨额分成,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面前,王振邦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

他主动找到陈光,罕见地露出了笑容(虽然有些僵硬):“小陈啊,这次……干得漂亮!给咱们北影争光了!以后……好好干!”

至于厂里那些曾经抵触香港团队的技术骨干,在亲眼目睹了电影呈现出的惊人效果和观众的热烈反响后,态度也发生了180度转变,不少人开始主动向坚叔、阿强他们请教技术问题。

在私密的庆功宴上,压抑了太久的团队终于彻底释放。香槟喷涌,笑声震天。

陈光导演喝得酩酊大醉,抱着唐雨橙又哭又笑:“唐局!成了!我们真的成了!谢谢您!没有您,这片子早死了八百回了!”

李向北也感慨万千,举杯敬唐雨橙:“雨橙,服了!真服了!这步棋,走得险,赢得漂亮!

中影那铁幕,真让你撕开了!” 唐雨橙脸上带着胜利的微笑,眼神却异常清醒,他看向角落里安静品着红酒的张来儿。

没有她神出鬼没的渠道和雄厚的资金支持,没有那些关键的设备和技术人才,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张来儿感受到他的目光,举杯遥遥致意,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弧度,依旧低调得如同影子。

她的“投资”,获得了远超预期的回报,不仅是金钱,更是在这个特殊国度里难以估量的“势”和“影响力”。

在一片欢腾中,唐雨橙保持着难得的冷静。

他走到窗边,望着京城璀璨的万家灯火。

一部电影的成功,只是撬动冰山一角。中影的松动是有限的,审查的阴影依然存在,技术的差距并未完全弥补,民营资本进入电影制作的大门还只是开了一条缝。

唐雨橙转过身,声音不大,却让喧闹的包厢瞬间安静下来,“《当幸福来敲门》成功了,我很高兴。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证明!证明好电影有市场!证明观众渴望好故事!证明僵化的体制,是可以被打破的!”

*他举起酒杯,目光扫过每一张激动而信任的脸:“我们撕开了一道口子,但还不够大!我们要让这道口子,变成一扇门,一条路!让更多有才华、有想法的电影人,不再受制于指标,不再恐惧于审查,不再困顿于资金和技术!让中国电影,真正走向繁荣,走向世界!”

唐雨橙的声音铿锵有力,“我们要用《当幸福来敲门》赚到的钱,用我们趟出来的这条路,去投资更多元、更大胆的电影!

去建立我们自己的技术团队!去培养我们的人才梯队!去探索更灵活、更市场化的制片和发行模式!我们要做的,是打造一个属于新时代的中国电影生态!”

“陈导,你的才华,不该只绽放一次。好好休息,然后,准备你的下一个剧本!

我们要拍的,是更多能敲开人心灵、能改变这个行业的‘幸福’!”



    (http://www.qiushuxsw.com/book/Kwcuj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你好1974 http://www.qiushuxsw.com/book/Kwcujj.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