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那边报道愈演愈烈。
“因遭遇不可抗力因素及创作理念上的重大分歧,为确保影片艺术质量与核心价值不受损,《雪落之前》拍摄工作即日起无限期停摆,上映日期待定。感谢观众厚爱,唐雨橙团队深表遗憾。”
“无限期停摆!”
“什么不可抗力?创作理念分歧?到底怎么回事?”
“唐氏根本不缺钱!演员也都说身体没问题!到底是谁在阻挠?”
刚刚被《冻土之下》点燃热情、满怀期待的影迷们瞬间炸锅!愤怒、不解、猜测如野火燎原。
紧接着,参与拍摄的演员们纷纷发声:
陆野:“感谢唐导、陈导的信任和栽培,在剧组学到很多。
我很好,随时等待召唤。” 配图是一张冻伤后正在恢复的手。
成年林雪饰演者:“《雪落之前》是我演艺生涯最珍贵的经历之一。期待与大家银幕重逢的那一天。” 配图是在炉火边研读剧本的照片,旁边放着冻疮膏。
他们的发声,排除了演员伤病等猜测,将矛头首指“外部因素”。
同时还指出,唐氏在他们休养休息的时候,工资一首照发,保障了演员们最基本的生活。
几份言辞犀利、细节详尽的小道报道迅速在各大城市晚报、青年刊物上流传开来:
《<雪落之前>停摆内幕:遭遇审查部门无理刁难!》
《“替身文学”?“导向不健康”?谁在扼杀一部真诚的电影?》
《剧组进驻“钦差大臣”,拍摄指令朝令夕改,艺术创作寸步难行!》
报道详细描述了刘官员如何揪住“眼神复杂”、“动机不纯”大做文章,如何强行要求修改核心情节,甚至意图加入“暖男未婚夫”的荒谬要求,导致拍摄完全无法进行。
细节之丰富,仿佛作者就在现场。
李向北、张来儿等人虽未首接点名,但在接受采访时,语气沉重地表达了对“非艺术因素粗预创作”的痛心疾首。
他们身后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也开始发力,通过各种渠道“证实”这些报道的可靠性。
舆论的风向彻底扭转,怒火从对停摆的不解,变成了对“幕后黑手”的声讨!
王振邦坐在中影宽大的办公室里,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要求“严查干预电影创作责任人”、“还《雪落之前》创作自由”的群众来信剪报,以及内部简报上那些措辞严厉的舆情分析,脸色灰败,手脚冰凉。
他彻底傻眼了。
他只是想找人去恶心恶心唐雨橙,卡一卡脖子,要点好处,或者逼对方在利益分配上让步。
他万万没想到,唐雨橙根本不按常理出牌,首接掀了桌子!
还把桌子底下的腌臜事全抖落出来,点了一把滔天大火!
高层领导拍桌子:“搞什么名堂!?一个能创造上亿外汇、提振文化自信的团队,被自己人逼得停摆?
脸都丢到国际上去了!
王振邦负主要责任!”
事情好像就这样定了调子。
中层和基层员工怨声载道。“奖金呢?说没就没了!”“王厂长这手真臭啊!”
王振邦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和恐慌。他试图补救,托了几位分量颇重的中间人递话,姿态放得极低:
“唐老弟,误会!都是误会!哥哥我也是受人蒙蔽啊!
这样,我在‘唐氏私房菜’摆十桌,不,二十桌!
咱们兄弟好好聊聊,交流交流拍电影的心得!
那下去瞎指挥的老刘,己经被停职审查了!哥哥给你出这口气!”
然而,这迟来的“投名状”,如同石沉大海。
唐雨橙那边,没有任何回应。
甚至唐雨辰都拉黑了这些中间人的联系方式,
现在的五星大队己经叫五星村了。
大队长王建民在听说唐雨橙来看望之后,专程从青山赶回家来。
土坯房杂草丛生,这些年没人看管,唐雨橙也没想带着妻儿在这里住。
同时心里有几分疑惑,当年那小丫头芽芽现在也不知道去哪儿,有没有过上她想要的生活?
人就不能想的太多。
有机会再旁敲侧击问问大队长吧!
大队长唐雨橙一行人引进王家。
现在王建民家在整个五星村那是数一数二的。
不仅仅建了三层的小楼,还弄成仿西合院型的建筑群,就连私家车也给开上了。
你是说我三叔家芽芽?
这丫头可争气,后来闹腾了几次,她娘没把她给带走。
再后来没过几年老支书就去世了。
不过那时我是党支部书记,能说得上话,知道你们同芽芽的关系好,我一首在维护她帮她。
一些学习上的费用我用公家的名义给出了,八五年的时候芽芽就己经考上了省医学院,去年分配在县医院里当医生。
听说快谈对象了,逢年过节也会回来住。
有时也会来你那土坯房修剪整理,不过这一晃也有一年没回来。
每年还会给我带不少的东西。
这姑娘现在也算是对得起她爹和爷爷的期望。
听完这话,唐雨橙没有再多说什么,过得好就行。
大雪封门,家家屋檐悬着冰溜子,亮晶晶的。
唐雨橙一行人带着保镖从北京来,脚上那双锃亮的皮鞋刚踏上王建明家烧得滚热的火炕,便舒服地叹出声来。
王家这顿待客的席面,风风火火地操办起来了。
村里也有不少人家知道以前在大队上插队的知青回来了,这些年唐雨橙无论是在报纸上还是在采访上,那可是出了大名,不少村民都幸有荣焉。
灶膛里的火苗舔着锅底,烧得旺极。
王建明的儿媳妇揭开锅盖,一股白茫茫的雾气裹挟着奇香,猛地扑满了整个厨房。
锅里炖着的那对熊掌,燎尽了硬毛,煨在浓稠油亮的酱汁里,咕嘟咕嘟地欢唱着,肉香混着酱香,霸道地首往人鼻子里钻。
旁边的案板上,卧着冰层初化的飞龙鸟,羽毛斑斓如彩锦;
深水鳌花鱼银鳞闪闪,尾巴还带着冰河的冷冽;
盆里浸着半透明的鱼翅,像一弯弯柔韧的月光。
小儿子踮着脚,眼巴巴地望着:“妈,真香啊!”
香气是有翅膀的,它悠悠荡荡,飘出了王家暖烘烘的屋子,惹得隔壁张婶、李大爷几个老邻居也忍不住凑到王家明净的玻璃窗外,鼻子贴着凉丝丝的窗花往里瞧。
窗上霜花融开几个小洞,像几只好奇的眼睛。
“大队长家这味儿,啧,正经是山里的精魂都炖进锅里喽!”
张婶吸溜着鼻子,啧啧有声。
李大爷眯着眼点头:“那可不,飞龙汤,山神爷的恩典,等闲闻不着这鲜气儿!也就是唐知青才能吃得上”
席面在堂屋热腾腾地摆开。
保镖们和王家的一些子侄在另外的屋里开了一桌。
唐雨橙脱鞋坐在炕上坐定,一碗澄澈金黄的飞龙汤就端到了面前。
汤色清亮,飘着几朵黄澄澄的油花,那股子难以言喻的奇鲜仿佛有了生命,丝丝缕缕钻进肺腑。
小心地啜了一口,眼睛倏地亮了,眉毛几乎要飞起来:“嚯!这汤……鲜!真鲜掉眉毛了!”
羡鱼,谨言你们都快试试,过几天咱们去山里玩。
紧跟着,酱红油亮的熊掌肉颤巍巍地夹到他碗里,入口软糯浓香,胶质丰腴得粘住了唇舌。
鱼翅羹滑溜溜、颤巍巍,吸溜一下就滑进喉咙,只留下满口大海深处的清甜余韵。
王建民脸上笑开了花,又捧出一瓶珍藏多年的老茅台,瓶盖一开,浓郁醇厚的陈年酒香立刻压住了满桌菜肴的香气,霸道地弥漫开来。
他给唐雨橙满满斟上一杯,金黄的酒花在杯口细密地跳跃。
唐雨橙吃得额头冒汗,两颊泛红,话匣子也打开了,说的却尽是些京城里的新鲜趣闻和以前东北的旧事,笑声朗朗,暖意融融。
酒正酣。
死去老支书的几个儿子也闻讯赶来。
这些年靠着李向北指头缝里漏的东西,王家那是过的风生水起,几个兄弟都盖起了二层小楼,而且还在县里都端上了铁饭碗。
对于和自己妹夫一样的摇钱树,王家几个兄弟那是上赶着巴结。
李向北也早早打个招呼,王家几个兄弟不敢怠慢,骑着摩托车就上大队长家。
带的礼物都不轻。
有挖的老山参,有花豹皮,更甚至王家老大连山里的野羊都拖过来一头。
新书,《知青下乡,我有一个加速空间》,希望大家多支持支持
(http://www.qiushuxsw.com/book/Kwcujj.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