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内,金碧辉煌,琉璃瓦折射着晨曦,殿中却弥漫着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气息。文武百官身着朝服,神色凝重,如两排沉默的雕塑分列两旁。程处弼深吸一口气,昂首挺胸,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走出朝臣队列。他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仿若一柄出鞘的利剑,散发着无畏的气势。
“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程处弼声音洪亮,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近日边关生铁走私猖獗,大量生铁流入敌境,严重影响我朝军备。臣多方查探,发现此事背后似有朝中势力暗中操纵,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乎大唐安危,恳请陛下彻查。” 此言一出,仿若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朝堂顿时炸开了锅。官员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上满是震惊与疑惑。有的小声猜测着背后的势力,有的摇头表示难以置信,一时间,大殿内嘈杂一片。
长孙无忌站在朝臣之中,听到程处弼的话,眉头瞬间皱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他微微眯起眼睛,沉思片刻后,缓缓出列。他身着华服,仪态威严,向李世民拱手行礼,声音沉稳却暗藏锋芒:“陛下,程处弼身为边将,竟擅调边军,此乃严重违反军法之举。”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程处弼,继续说道,“其所谓生铁走私,依臣看,不过是为自己的越权行为找借口罢了。边疆安稳,岂容他随意调兵,扰乱秩序。” 长孙无忌的话语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程处弼,眼中满是质疑,这一番话让程处弼瞬间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境地。
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听闻此言,脸色一沉,原本平和的目光变得如炬般锐利,首首地看向程处弼。“程处弼,长孙无忌所言可是实情?”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大殿内回响。这一问,仿若一道紧箍咒,让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程处弼的回答。
程处弼心中一惊,感受到来自朝堂各方的压力,但他自幼跟随父亲征战沙场,历经无数风浪,心理素质极为过硬。他迅速镇定下来,向前一步,抱拳行礼,声音坚定有力:“陛下,臣对大唐忠心耿耿,绝无越权之心。臣调边军实是为了彻查生铁走私一事。边关军情紧急,若不及时阻止生铁外流,敌国一旦用这些生铁打造兵器,我朝边境将危在旦夕。为保国家安稳,为护陛下江山社稷,臣不得己而为之。” 程处弼言辞恳切,目光真诚地望着李世民,试图让他明白自己的苦心。
李世民听后,陷入了沉思。他靠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权衡着两人的话语。朝堂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不敢出声,生怕惊扰了皇帝的思绪。片刻后,李世民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此事事关重大,且双方各执一词。朕命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会审,务必查明真相。” 他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给这场朝堂纷争定下了基调。
三司官员听到皇帝的命令,立刻出列,整齐地跪地领命。他们神色庄重,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领命后,便迅速转身,快步走出大殿,准备着手调查。随着三司官员的离去,朝堂上的紧张气氛稍有缓和,但众人心中都明白,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这场三司会审,将决定程处弼的命运,也将揭开朝堂背后隐藏的秘密。
三司会审在大理寺的公堂内紧张地进行着。三司官员各司其职,仔细审查着各方证据,询问着相关证人。然而,案件错综复杂,各方势力暗中阻挠,调查进展缓慢。就在众人感到棘手之时,裴云韶突然现身公堂。她身着素衣,身姿婀娜,眼神坚定,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公堂。
“陛下,小女子有重要线索提供。” 裴云韶声音清脆,打破了公堂内的沉闷气氛。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她身上,充满了好奇与期待。裴云韶缓缓上前,向李世民行礼后,开始陈述自己掌握的线索。她言辞清晰,条理分明,将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生铁走私的情况一一道来。
就在她陈述过程中,一个意外发生了。裴云韶在比划时,袖中突然滑落一张纸。纸在空中飘落,仿佛一片轻盈的羽毛。眼尖的官员见状,迅速上前捡起。他定睛一看,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大声说道:“陛下,这竟是程咬金的私印拓本!” 这一意外发现,如同一颗炸弹在公堂内爆炸,让整个公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聚焦在那张拓本上。众人心中都明白,程咬金作为朝中重臣,他的私印拓本在此刻出现,事情似乎朝着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了,这场朝堂纷争,恐怕远没有那么容易结束……
(http://www.qiushuxsw.com/book/Tel0w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