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夜沉,宫灯寂冷。
林婉儿立于宫墙之上,身后站着那位温润少年,眉目间有一种与婉姝如出一辙的清冷。
他——不再是文书吏“苏景昀”,而是东宫遗子——昭子陵。
“你可知,从今夜起,回不了头了。”
林婉儿声音冷静而缓,却似决堤洪水般将那片刻温情压成风雪。
昭子陵轻声回道:“此生本无归路。”
**
婉儿将东宫旧匣、婉姝血书与密旨三件重证交予密卫裴潜,命他连夜潜出宫,交予外朝延祺。
“只许他一人知晓,不许他人染指。昭子陵未归宗前,任何人都不能知晓真名。”
裴潜领命而去,而婉儿目光转向昭子陵:
“你接下来的身份,是林婉儿亲授的暗阁副使。你可率密卫,自查朝中命官。表面替我肃清太后势力,实则,你将调查母妃冤死背后真正的指使。”
昭子陵一惊,拱手:“你不怕我权倾朝野?”
婉儿淡然一笑:“若你真为权,我更不惧你;若你为真相而来,你必不会乱我布局。”
她缓步而过,低声道:
“红墙己冷,东宫再现,该还血债了。”
**
与此同时,太后在寿安宫中密召玄羽卫首领贺长庚。
“婉儿己窥得遗旨,那孽种也显露踪迹,再不动手,怕要落败。”
贺长庚低首请旨:“奴才当率玄羽卫三日内肃清婉仪暗线,肃宫五处,封口西宫,断其手足。”
太后却摇头冷笑:“不够。”
她从怀中缓缓取出一物——那是太庙旧卷中的另一封“先帝遗旨”。
贺长庚一看神情骤变:“太后这是……欲立储君?”
太后道:“此旨虽是伪造,但世人不知,先一步封储,再将婉姝孽子列为逆贼,自有百官共讨。”
她语气森冷:
“我一手养大这条龙,怎容他生出逆鳞?”
**
翌日,朝堂骤变。
太后以先帝遗旨为名,临召六部尚书,提出“储君议册”事宜。
而这一举动,等于在林婉儿未还朝前,提前逼宫!
朝中官员哗然,左都御史以“储事未明,仓促议册”为由反对,立即被免职押入大理寺。
而延祺接到密报后,连夜返京,于南门被玄羽卫阻截。
“王爷回宫,需太后亲旨。”
延祺拔剑冷笑:“那便让太后亲自来取。”
他率一百玄甲军力破南门,首入朝中,将婉儿亲信之人一一接回。
林婉儿得讯后冷静应对,立刻于凤仪堂设“听政议审”,将婉姝血书悬于公堂,昭子陵暂隐幕后,作为“御前督使”出入六部。
**
当夜,婉儿与昭子陵于凤仪堂议定破局之策:
“太后伪造旨意,其一,为了逼我退位听命;其二,是想用伪储压下东宫遗子归宗的风头。”
昭子陵问:“我们该如何反击?”
婉儿淡淡一笑:
“我们不反击,我们引她出手——”
“等她亲自立储那日,我会在太庙将真旨与血书,一并交由百官审阅。”
“到时……你便以东宫身份,问她可敢诛我。”
昭子陵握拳:“若她敢弑你,我便以命为兵,血洗这后宫!”
婉儿却看向窗外,神情幽远:
“不必血洗,毁她最爱之物,让她亲眼看着自己筹谋半生的皇权,被她最厌之人所得。”
**
宫墙之外,延祺己在京中布下天罗地网,护住林婉儿与昭子陵,而沈兰音则率影卫查清当年替换婴儿的司命阁残部。
夜深时,她悄然回到林婉儿身边。
“我查到了,当年太后并未亲手杀婉姝,而是命人下药后,送往红墙南苑……真正下毒之人,不是旁人,竟是当今太傅!”
林婉儿眸光骤寒。
“太傅一向支持太后,却未得重用,他为何如此甘心?”
沈兰音将一本册子递给婉儿,轻声道:
“因为婉姝的母亲……是太傅亡妻。”
“婉姝与太傅有血缘关系。”
林婉儿目光微颤,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
“一场宫斗,扯出半生恩怨。既然如此,我便替她们,彻底了断。”
**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0TuKu.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