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录音棚的灰尘,在苟丹丹的荧光绿安全帽上织出蛛网般的光斑。李婶用假牙轻叩水桶鼓,节奏惊醒了蜷缩在器材堆里的流浪猫,它尾巴上的亮片抖落,正好掉进齐璞的咖啡杯。)
李婶:"瞧瞧这猫!比当年文工团的报幕员还会找镜头。"(假牙在鼓面上敲出《波斯猫》的旋律,流浪猫竟跟着节奏踩奶,爪子踩过的音垫发出"喵喵"的合成音效。)
苟丹丹(往猫耳朵别上迷你亮片蝴蝶结):"正式任命你为'萌宠节奏组'首席即兴演奏家!"(转头对正在调试骨传导设备的齐璞)"把猫爪印设成随机采样点,踩奶频率对应马林巴音色!"
齐璞(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键盘上跳出猫猫音效库):"己接入'奶糖踏板'模式——前爪踩是高音区,后爪踩触发低音鼓。"(流浪猫仿佛听懂了,忽然用尾巴卷着口琴跑开,口琴簧片在地面拖出细碎的滑音。)
刘文山(举着自拍杆追过去):"首播观众说这是'行为艺术大师'!看看这走位!这即兴!"(镜头扫过散落的亮片,正好拼成"喵星人攻占地球"的字样,弹幕瞬间被"awsl"刷屏。)
董家希(从急救包摸出块鳕鱼冻干):"咱们需要'乐器安抚协议'——用冻干换口琴,成交?"(流浪猫叼着冻干跳上三轮车,口琴却卡在了苟丹丹的亮片靴子里,发出断断续续的《小星星》。)
(市容局的巡逻车忽然停在路边,戴着白手套的执法员走下车,帽檐阴影遮住了表情。李婶把假牙藏在背后,军功章在晨光中微微发烫,却听见执法员开口时带着笑意:"听说你们能给井盖谱曲?")
执法员小王(指着路边的圆形井盖):"暴雨季快到了,这些铁家伙每次被雨水冲开都会响,能不能把'咣当'声变成《蓝色多瑙河》?"
苟丹丹(眼睛发亮,荧光绿指甲在井盖上敲出节奏):"铸铁材质适合当定音鼓!董家希,测测这个井盖的固有频率!齐璞,把警报器的变频模块拆下来!"
董家希(掏出激光测振仪):"基频128Hz,泛音列挺丰富,适合改编《拉德斯基进行曲》!"(李婶的假牙己经在井盖上敲出前奏,路过的外卖小哥愣了愣,跟着节奏颠了颠电动车上的餐盒。)
小王(举起手机录像):"局里正愁怎么让井盖警报更人性化,你们这是'危险警示艺术化'!"(忽然指着远处的红绿灯)"还有那个!变灯时的蜂鸣声能不能改成《卡农》?盲人朋友说现在的'滴滴'声太刺耳了。"
齐璞(铅笔在便携电脑上飞舞):"己破解红绿灯控制系统——绿灯亮时播放八音盒版《致爱丽丝》,红灯亮时是《天鹅湖》钢琴前奏,黄灯……"(顿了顿,嘴角上扬)"黄灯触发苟丹丹的亮片爆炸特效,持续三秒。"
苟丹丹(往空中抛洒可降解荧光粉):"这叫'视觉听觉双重缓冲'!看!闯红灯的外卖小哥都停下来看亮片雨了!"(果然,几个急刹车的身影在路口定格,荧光粉落在他们的头盔上,像撒了把星星。)
(街角的修鞋摊忽然传来争执声,李婶拄着假牙指挥棒过去,看见修鞋匠老陈正和顾客吵架,脚边散落着几枚脱落的鞋钉。)
老陈(举着锥子):"我说了这鞋跟要三颗钉!你偏要两颗!"
顾客(叉腰):"两颗钉省钱!"
李婶(假牙敲击着鞋钉盒,发出清脆的"叮叮"声):"要我说,三颗钉能敲《吉祥三宝》,两颗钉只能打《两只老虎》——您选哪个?"(随手用鞋钉在铁砧上敲出节奏,老陈的锥子竟不由自主地跟着打拍子。)
苟丹丹(往鞋跟上粘了片亮片):"加颗'艺术钉'——免费!这样您走路会带'沙沙'的混响,比踩雪还解压!"(顾客将信将疑地穿上鞋,刚走两步就笑了——鞋跟与地面碰撞,竟真的奏出《小步舞曲》的片段。)
老陈(摸出锈迹斑斑的扳手):"我这扳手能当三角铁使不?"(用力敲了下铁砧,低沉的"当"声混着远处的钟楼鸣响,竟成了奇妙的和音。李婶立刻把假牙递给他:"试试这个!假牙与铁砧的金属共振能产生泛音列!")
(正午的阳光烤得柏油路发软,流动艺术团在公交站台歇脚。刘文山的自拍杆不小心戳到等车的程序员小刘,对方怀里的笔记本电脑"咣当"落地,键盘上的按键蹦出好几个。)
小刘(蹲地捡按键):"完了……'Ctrl'键飞了!这个月代码白写了……"
苟丹丹(捡起按键对着阳光看):"透明键帽适合当铃鼓!"(往按键孔里穿了根亮片绳,系在李婶的假牙上,"摇起来!这是'代码节奏器'!"
李婶(摇晃假牙,键帽碰撞发出"噼啪"声):"当年在戈壁滩,我们用罐头盒当沙锤,里面装的是石子和理想。"(小刘忽然笑了,从背包摸出个U盘:"送你们个'电子沙锤'——里面是我写的AI自动谱曲程序,能根据环境音生成五线谱。")
齐璞(眼睛发亮,迅速把U盘插进电脑):"正在解析公交报站声、汽车喇叭声、空调外机声……看!谱出来了《早高峰狂想曲》!"(屏幕上跳动的音符与苟丹丹的亮片安全帽同步闪光,等车的乘客们不知不觉围成圈,跟着节奏跺脚。)
(废品回收站的王大爷骑着三轮车经过,车上的易拉罐堆成小山。苟丹丹眼睛一亮,抄起荧光绿指甲指向易拉罐:"金属打击乐组就位!")
王大爷(刹住车):"姑娘,这可都是论斤卖的!"
李婶(假牙敲了敲最顶层的可乐罐):"五块钱租半小时!给您奏段《翻身农奴把歌唱》!"(董家希己经熟练地给每个罐子贴上音高标签,小陈的口琴插进雪碧瓶里,吹出带着共鸣的低音。)
废品堆里忽然滚出个旧暖气片,刘文山焊枪一挥,把它改造成编钟:"听这回声!比我家的破音响强多了!"(暖气片与易拉罐的合奏中,王大爷忍不住跟着节奏晃起脑袋,三轮车的铃铛竟也踏出了拍子。)
(夕阳把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齐璞的便携电脑突然收到消息,是边疆某驻军发来的视频请求。画面里,小雨的父亲——那位军人站在哨所前,身后是连绵的雪山。)
军人(举起旧口琴):"闺女教我的假牙节奏,给你们看看边防版!"(他脚下的军靴踩着《打靶归来》的节拍,腰间的水壶与钢枪碰撞,发出清脆的响。远处的军犬听见节奏,也跟着"汪汪"叫出旋律。)
李婶(假牙在水桶鼓上敲出回应的节奏):"小伙子!试试把雪粒装进钢盔里当沙锤!"(画面里的军人愣了愣,真的捧了把雪装进头盔,摇晃时竟发出"沙沙"的低音,与口琴形成奇妙的和声。)
苟丹丹(往镜头前凑了凑,亮片安全帽闪得人睁不开眼):"我们给你寄了'边防特制亮片假牙'!抗寒抗风沙,还能当信号镜用!"(弹幕里突然涌入大量绿色头像,满屏的"向英雄致敬"与亮片特效交织。)
(深夜的录音棚,流浪猫蜷缩在李婶的军功章旁,听着众人整理白天的录音。苟丹丹的亮片靴踩过地板,惊起一片荧光粉,在月光中飘成银河。)
齐璞(滑动鼠标):"今天的声景采样包括:井盖定音鼓17个、鞋钉三角铁3种、暖气片编钟8件……还有边防军人的钢枪奏鸣曲。"
李婶(擦拭假牙上的亮片):"记得给每个音色标上故事——这是修鞋匠的扳手,这是废品站的可乐罐,这是边疆的雪粒……"(忽然指向窗外,某栋居民楼的窗口闪过微光,像是有人在用手电筒打节奏。)
董家希(举起红外望远镜):"是独居老人!他在用台灯开关摩斯密码!"(众人凑近屏幕,看见灯光明灭间,拼出的竟是《茉莉花》的简谱。)
苟丹丹(抓起安全帽):"走!去给老爷子组个'窗台灯光交响团'!"(李婶的假牙指挥棒在空中划出弧线,流浪猫跳上她肩头,尾巴上的亮片扫过录音设备的旋钮,不经意间触发了录音——这个夜晚的星光、节奏与温暖,都被悄悄收进了名为"热爱"的音轨里。)
(凌晨三点,城市的某个地下通道,拾荒者老周听见头顶传来细碎的节奏。他抬头望去,只见月光透过格栅,在地面投出亮片组成的五线谱。他小心翼翼地踩着音符走,脚步声竟与远处的心跳声重合——那是流动艺术团留在城市血管里的节拍,正在每个深夜、每个角落,轻轻震颤着,等待被听见,被呼应,被酿成最动人的生活乐章。)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KTlul.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