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候鸟未归时47

小说: 候鸟未归时   作者:婵婵
求书网 更新最快! 候鸟未归时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KTlul.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李婶,您这假牙指挥棒要是去指挥交响乐团,贝多芬都得从棺材里爬出来鼓掌!”苟丹丹往亮片安全帽上别了朵塑料花,荧光绿指甲在水桶鼓上敲出摩斯密码节奏,“小陈,把口琴塞进安全帽的通风孔!这样吹《骑兵进行曲》时,气流震动会自带‘冲锋音效’!”

“得嘞!”小陈红着脸把口琴卡在安全帽里,金属簧片蹭到亮片发出细碎的响,混着远处的防空警报试鸣,竟成了奇妙的前奏。李婶摸着红宝石假牙笑出泪来,军功章挂在“流动艺术团”的锦旗上,随着三轮车的颠簸轻轻摇晃:“当年在戈壁滩演出,风沙大得能把快板吹成‘半片砖’,现在咱们有‘赛博风沙’啦!”

齐璞推着装满器材的三轮车,铅笔在便携电脑上调整骨传导耳机的频率:“己同步假牙灯光与全息投影,现在李婶每开合一次假牙,会触发三种灯光模式——红光对应《英雄赞歌》,蓝光对应《在水一方》,紫光……”他忽然笑了,“对应苟丹丹的亮片爆炸特效。”

“不许叫‘爆炸’!这是‘星光散射艺术’!”苟丹丹往空中抛洒荧光粉,在早高峰的阳光里划出彩虹弧线,“看!地铁口的上班族都在拍咱们!快把《假牙圆舞曲》的副歌部分调成‘抖肩节奏’,让他们跟着动起来!”

刘文山举着改造过的自拍杆追上来,镜头上粘着李婶的旧快板:“正在首播‘流动艺术团’首演!网友说咱们是‘移动的春晚分会场’!”他忽然被共享单车绊了个趔趄,自拍杆掉进煎饼摊的葱花桶里,“完了!‘葱花滤镜’意外收获十万点赞!”

“卖煎饼的大爷才是隐藏高手!”董家希从急救包摸出个迷你麦克风,别在大爷的围裙上,“您翻饼的‘滋啦’声正好是4/4拍,和小陈的口琴形成复调!”大爷愣了愣,熟练地转着煎饼铛,竟真的踩上了《喜洋洋》的节奏,围观人群中爆发出喝彩。

“刘叔又搞新发明啦!”王阿姨骑着电动三轮车赶来,车筐里装满发光红领巾,“他给社区的宠物狗都戴上了‘音乐项圈’!金毛跑起来会响《狗儿伴我守边疆》,泰迪转圈时播《回娘家》!”话音未落,三只戴着亮片项圈的宠物狗冲过来,颈间铃铛敲出《社会主义好》的旋律。

“这是‘萌宠节奏组’!”刘文山迅速把狗铃声录进音轨,“可以设计‘动物行为音乐’——猫抓挠沙发时触发竖琴琶音,鹦鹉学舌时自动和声!”张沛的金属书签“啪”地敲在他手背上:“先解决上次给鸽子装的‘翅膀发声器’!鸽群飞过广场时集体奏响《友谊地久天长》,差点引发交通瘫痪!”

李婶忽然指着街心花园:“快看!中学生们在排演咱们的《假牙圆舞曲》!”只见绿色校服的方阵中,亮片安全帽与口琴交相辉映,领操员举着个纸板做的假牙模型,精准切进副歌的强拍。苟丹丹激动得把荧光粉撒向天空,却不小心呛到正在吹口琴的小陈。

“咳咳……这粉能吃吗?”小陈咳嗽着问,舌头上沾了片荧光绿亮片。齐璞推了推眼镜,从饼干盒里摸出块棉花糖:“建议搭配‘甜味混响’——棉花糖的柔软质地能中和亮片的金属感。”李婶笑着拍他后背:“当年在雪山,我们把雪团当棉花糖吃,照样唱出甜滋滋的《映山红》!”

全息投影突然弹出紧急通知,齐璞的铅笔在屏幕上划出红线:“市容局发来消息,前方步行街正在进行文物修缮,要求咱们绕行……等等!修缮现场有老建筑的梁柱拆卸声,那可是天然的‘历史低音’!”

“走!去给文物修缮队唱《修旧如旧》!”李婶把假牙摘下来放在三轮车铃铛上,“当年我们给基建部队演出,打桩机的‘咚咚’声比军鼓还带劲!苟丹丹,把你的纱巾系在挖掘机的吊臂上,咱们来个‘机械与鲜花的二重奏’!”

修缮现场的工人们愣住了,看着这群戴着亮片安全帽的“怪咖”把水桶鼓搬到废墟旁。小陈的口琴响起《咱们工人有力量》,苟丹丹的纱巾在挖掘机吊臂上舞成彩带,李婶的假牙敲击着生锈的钢筋,竟敲出了《团结就是力量》的节奏。张沛在测量仪上记下:“梁柱倒塌声60Hz,与假牙共振频率形成完美八度。”

“太棒了!”年轻的文物修复师举着相机冲过来,“这声音比超声波清洗器还带感!你们听,老砖缝里的积灰都跟着节奏震动,省了我们半天空压机!”她忽然从工具箱摸出片宋代陶片,“用这当三角铁如何?破碎面的高频泛音能模拟编钟!”

“要我说用斗拱残件!”刘文山焊枪一挥,把两块雕花木板改造成梆子,“听这‘咚咚’声,比我奶奶的擀面杖还带劲!”张沛的书签悬在半空,最终轻轻落在他肩头:“这次……破例允许使用传统工艺器材。”

夕阳给废墟镀上金边时,“流动艺术团”的全息投影在断壁残垣间亮起。李婶的假牙指挥棒划出弧线,无人机群的LED灯在暮色中拼出“文物新生”的字样,苟丹丹的亮片随着挖掘机的最后一铲扬起,像给古老的砖墙撒了把星星。

“老头子,你看啊……”李婶对着砖缝里新生的野草低语,军功章上的红星映着全息投影的光,“咱们的歌,连老砖头都在听呢。”她转身把假牙递给文物修复师,“送给你当‘考古节拍器’!下次发掘古墓时,让咱们的节奏陪着老祖宗们听新时代的响!”

回程路上,三轮车经过幼儿园,孩子们举着纸做的假牙模型追出来。苟丹丹把剩下的荧光粉分给他们,小亮片粘在睫毛上,像缀了串小银河。小陈的口琴响起《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李婶的假牙敲击着水桶鼓,张沛在日程表写下:“明日计划:给全市幼儿园配送‘安全亮片假牙’——让每个孩子都能咬出自己的童年节奏。”

月光爬上录音棚窗台时,地板缝里的铃兰花轻轻颤动,第三片花瓣展开了。它听见了三轮车的铃铛声、文物修缮的敲击声、孩子们的笑声,还有远处某个首播间里,网友正在用假牙道具翻唱《假牙圆舞曲》。

城市的某个角落,中学生小雨终于学会了假牙节奏,她把视频发给边疆的父亲——那位正在巡逻的军人看着手机屏幕,忽然从口袋摸出母亲的旧口琴,在星空下吹出半句《喀秋莎》。而在他脚边,格桑花正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像在应和某个跨越千里的节拍。

那颗嵌在铃兰花根的螺丝钉,忽然感受到泥土下的震动——又有一颗种子发芽了,带着亮片、糯米胶和阳光的味道。它不知道这株植物会开出什么花,但它听见了整个城市的心跳,正和着同一首歌的旋律,在温柔的夜里轻轻摇晃。

录音棚的门被夜风推开,苟丹丹的荧光绿安全帽滚到月光里,帽檐上的亮片拼成了一句话:“音乐不死,热爱永存。”而在它旁边,李婶的红宝石假牙闪着微光,像一颗永远不会熄灭的星星,在岁月的五线谱上,敲出最动人的节拍。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KTlul.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候鸟未归时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KTlul.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