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九章:病榻献奇策,逆风初扬帆

求书网 更新最快! 我的充值记录被刻进史书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Kuljw.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云哥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郭嘉斜倚在病床上,声音虽虚弱,却透着一股安稳人心的力量,“令尊家大业大,若想让他另眼相看,与其好高骛远,不如先从细微处着手,寻一个他麾下产业中,看似不起眼,却有可为之处,略作经营,展露几分‘眼光’,方为上策。”

林云连连点头,心中己有了计较。父亲集团旗下业务庞杂,总有些边缘化的、不被重视的小项目,正好用来练手,即便失败,损失也相对有限。

翌日清晨,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病房内投下斑驳的光影。

特护准时送来了早餐,依旧是那副无可挑剔的专业模样,言语温和,举止得体,只是那双眼睛在与林云对视时,总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审视,让林云背心微寒。

郭嘉倒是神色自若,用过清粥小菜后,状似随意地拿起特护带来的报纸,指着上面的人物和事件,向她“请教”起来。

从“股市风云”到“国际局势”,从“科技前沿”到“民生热点”,郭嘉的问题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实则暗藏章法,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把精准的探针,刺探着这个陌生世界的运作逻辑。

特护显然未曾料到这位病恹恹的老先生竟有如此旺盛的求知欲,起初还有些敷衍,但郭嘉总能从她三言两语的回答中,敏锐地捕捉到关键信息,并顺藤摸瓜,引出更深层次的探讨。

不过片刻功夫,郭嘉对电视新闻里那些播音员口中“宏观调控”、“产业链升级”之类的词汇,便己有了初步的理解。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领悟力,看得一旁的林云暗自心惊,这位顶级谋士的头脑,即便换了个天地,依旧锋利得可怕。

“云哥儿,”待特护收拾碗筷离开后,郭嘉放下报纸,眸光深邃,“此界信息繁杂,瞬息万变,远胜往昔。然,万变不离其宗。所谓‘信息不对称’,在任何时代,皆是制胜之道。你握有连接两界之‘神物’,这便是你最大的倚仗。”

林云牢牢记下郭嘉的提点。

上午,他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拨通了父亲秘书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声音依旧公事公办,带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林董正在开会。林云少爷,关于你的事情,林董很不高兴,让你立刻回家。”

“我知道,我会尽快回去。”林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些,“但我手头正在处理一件……或许对公司有些益处的小事,希望能给我一点时间。”

秘书沉默了几秒,语气略有松动:“林董的意思是尽快。你自己把握时间。”

电话挂断,林云长出了一口气,总算争取到了一丝喘息之机。

下午,林云守在郭嘉病床边,打开了手机上的《苍天霸业》系统界面。

这一次,他不再关注战场的厮杀,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黄天新朝的内政和经济数据上。

“奉孝你看,这是黄天朝推广的一种叫做‘紫苏草’的植物,它的汁液是制作一种新式军服染料的关键原料,需求量极大,价格也一路攀升。”林云指着屏幕上一条不断上扬的曲线说道。这曲线,记录着“紫苏草”在黄天世界过去数月间的价格波动与需求增长。

郭嘉凝神细看,片刻后,缓缓开口:“此‘紫苏草’,想来在彼界亦非寻常之物。以此为鉴,云哥儿不妨在此界寻觅一番,可有类似之物?譬如,某些药食同源,具备独特效用,却因产量稀少或认知不足,尚未被大众熟知之草木、谷物。此类事物,一旦其价值被人发掘,往往能引来追捧。”

林云精神大振,郭嘉的思路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接下来的两天,林云除了照看郭嘉,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了网上,查阅各种农业信息和市场报告。

终于,在市郊一个不起眼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他找到了一种名为“刺龙葵”的野生浆果。这种浆果产量不高,味道也谈不上绝佳,但根据一些冷僻的资料记载,它富含一种特殊的活性物质,对缓解视疲劳有奇效,只是目前鲜为人知。

林云动用了自己卡里仅存的几万块零花钱,找到一个看起来还算老实的小贸易商,签下了一份远期收购合同,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预定了下一批成熟的刺龙葵。

过程虽然有些磕绊,像个十足的愣头青,但他毕竟迈出了第一步。

又过了一日,傍晚,林云揣着那份墨迹未干的收购合同,以及一份他熬夜赶出来的、错漏百出的“刺龙葵市场潜力分析报告”,回到了林家大宅。

书房内,父亲林建国坐在宽大的红木书桌后,面沉似水。林峰则翘着二郎腿,坐在旁边的沙发上,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讥诮。

“这就是你说的,对公司有益的小事?”林建国接过那份简陋的报告,随意翻了两页,眉头便拧成了一个疙瘩,语气中充满了不加掩饰的不屑与失望,“收购几筐没人要的野果子,也算是正事?林云,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一点,别再搞这些异想天开的东西!”

“爸,这刺龙葵真的有……”林云试图解释。

“有潜力?有价值?”林峰在一旁阴阳怪气地接过话头,“小云,不是我说你,做生意可不是凭空想象。这种连听都没听说过的东西,你投钱进去,跟打水漂有什么区别?爸每天日理万机,你别再拿这些不着调的事情去烦他了。”

林云被噎得满脸通红,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屈辱感。他攥紧了拳头,报告的纸张被他捏得吱吱作响。

夜晚,医院病房内。

林云通过电话,将白天的遭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郭嘉,语气中充满了沮丧和自我怀疑。

“呵呵……”电话那头传来郭嘉低沉的轻笑,“云哥儿,莫要气馁。令尊叱责于你,未必全然是不屑。身居高位者,喜怒不形于色,其言语背后,或藏深意。他既未当场将你那份‘报告’掷还,便说明,他心中尚存一丝‘观望’之念。”

“观望?”林云有些不解。

“正是。”郭嘉的声音带着智珠在握的从容,“令尊与令兄,此刻皆视你为顽劣孩童。你越是急于辩解,越显得稚嫩。当务之急,非是口舌之争,而是要让那‘刺龙葵’,真正显现出价值。如此,方能让他们刮目相看。”

郭嘉顿了顿,话锋一转:“此界有一种名曰‘网络’之物,信息传递之迅捷,远胜昔日烽火。云小哥何不利用此物,为你那刺龙葵略作‘鼓吹’?譬如,寻些人众聚集之‘论坛’,撰写几篇介绍其效用之文章,再配以影像,使其广为人知。酒香也怕巷子深,此理古今通用。”

林云听得瞠目结舌,郭嘉对现代营销手段的理解速度,简首匪夷所思!

接下来的一周,林云在郭嘉的“远程辅导”下,摇身一变成为了“网络水军”。

他注册了几个匿名账号,在各大健康养生论坛、社交媒体平台上,开始有计划地发布关于刺龙葵营养价值、缓解视疲劳功效的科普文章和短视频。文章内容半真半假,数据来源或引经据典(从系统里找的古籍记载),或“专家访谈”(林云自己编的),短视频素材则是他搜罗网络图片和视频片段,用手机软件粗糙剪辑而成。

特护的监视依旧如影随形,但郭嘉总能以各种理由,例如需要安静思考、或者想听林云念念新闻,巧妙地支开她,为林云争取到操作的时间。

林云也在这过程中,逐渐熟悉了现代信息传播的规律,个人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锻炼。

一周后的一个下午,林云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喂,请问是林先生吗?我是城南批发市场老李介绍的,我姓王。”电话那头是一个略显急切的男声,“听说您手上有一批刺龙葵的远期合同?”

林云心中一动,是那个贸易商!

“是的,王老板有什么事吗?”

“太好了!林先生,是这样的,我们公司是一家中型保健品企业,最近正在研发一款针对白领人群的护眼产品,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天然原料。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刺龙葵的介绍,觉得很有潜力。通过老李才打听到您这里。不知道您那批货,可否匀给我们?价格好商量!比您的收购价,我们愿意再加三成!”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Kuljw.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我的充值记录被刻进史书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Kuljw.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