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名扬蹲在阁楼的纸箱堆前,借着煤油灯的光拨弄算盘,蟋蟀罐里的铜板叮当响。
刘仙仙抱着雨靴风铃晃进来,铜钱耳环碰着雨靴上的卡通老虎贴纸,发出细碎的响声:“名扬,咱攒的粮票都快把雨靴撑破了,再不放出去要长霉啦!”
他头也不抬:“上个月用粮票换冰棍箱木料,还剩三百二十斤全国粮票,两斤地方粮票。”
算盘珠子蹦跶得飞快,“静静算过,够换十六本《射雕英雄传》连环画,可书店老板说现在小孩都听磁带里的评书了。”
刘静静推了推眼镜,从校服口袋摸出半盘受潮的磁带,塑料壳上印着 “岳飞传” 三个字,边角还沾着雨靴里掉出来的樟脑丸碎屑:“我在废品站看见老张头收了整箱香港磁带,邓丽君的《甜蜜蜜》,还有《霍元甲》主题曲,磁粉都快粘成块了。”
粮票堆在蟋蟀罐最底层,和铜板碰撞时发出闷闷的响。
三人组围坐在煤球炉旁,刘仙仙用红墨水在草稿纸上画江湖地图,笔尖戳着 “废品站” 三个大字:“按我《弄堂风云录》里的剧情,这叫‘以粮换宝’,老张头那准有咱们没见过的宝贝。”
第二天晌午,马名扬把校服领口翻得老高,挡住歪戴的红领巾,怀里揣着用的确良布包好的粮票,雨靴保险箱里的深蓝色 “白虎靴” 被改造成临时挎包,里面装着二十斤全国粮票 —— 这是他们商量好的 “启动资金”。
刘仙仙扎着双马尾,故意把铜钱耳环藏在头发里,学着妈妈砍价时的架势:“记住,咱是‘粮票镖局’的人,得摆出三分傲气七分神秘。”
废品站的铁皮顶在太阳下发烫,老张头正用缺角的算盘敲核桃,见三人组进来,故意把算盘敲得噼啪响:“小老板们今儿不收破烂,改当粮票贩子啦?”
马名扬递上用冰棍棒串好的粮票清单,静静趁机往废品堆里扫了眼,整箱磁带藏在旧自行车后面,封皮上的明星画像都褪了色。
“十斤粮票换三盘磁带,” 老张头抠着算盘缝里的核桃碎,“要是带了陈金花的缝纫机线,能多换一盘 —— 那线纫鞋底比钢丝还结实。”
刘仙仙突然想起妈妈藏在缝纫机抽屉里的线团,悄悄扯了扯马名扬的衣角。
他心领神会,把粮票往算盘上一拍:“再加五斤,换西盘,另外得教我们怎么修复受潮的磁带。”
交易在老槐树的阴影里进行。
老张头从裤腰掏出钥匙,打开铁皮柜,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几盘磁带,塑料壳上用粉笔标着 “邓”“霍”“岳”。
马名扬用算盘快速算了算,二十斤粮票换八盘磁带,外加半卷透明胶带 —— 这是老张头额外送的 “修复秘籍”。
回程路上,刘静静把磁带藏在雨靴里,用樟脑丸围成保护圈:“磁粉怕潮,得放在干燥的地方。”
仙仙却盯着磁带封皮上的明星发型发呆:“要是把这些歌录成咱们的促销广告,冰棍箱一打开就唱歌,准能吸引整条弄堂的小孩!”
当晚的阁楼会议变成了磁带修复工坊。
马名扬把煤球炉搬到离磁带三米远的地方,说是 “防止热气烤化磁粉”;刘静静用化学课学的蒸发原理,把受潮的磁带放在搪瓷盘上,底下垫着加热的盐水瓶;刘仙仙则负责用妈妈的睫毛膏给褪色彩带封皮补色,边画边哼跑调的《甜蜜蜜》。
第一盘修复好的《霍元甲》磁带放进马母的旧录音机时,电流声混着 “昏睡百年” 的前奏冒出来。
马名扬激动得差点碰翻盐水瓶,刘仙仙跟着节奏甩起马尾辫,辫梢扫到静静正在记录修复步骤的笔记本:“名扬,咱定个‘粮票换磁带’的规矩,比如集满十斤粮票能换试听三分钟,要是带同学来,再送半块冬瓜糖!”
静静突然举起一盘粘成一团的磁带,磁粉像融化的雪糕般往下掉:“这盘没法修复了,得想别的办法。”
马名扬盯着磁带盒突然笑出声:“把磁带拆了,用塑料壳当冰棍箱的价目表保护套,透亮又结实!”
仙仙立刻在封皮上画了个举着冰棍的卡通老虎,说是 “磁带镖局” 的标志。
交易第一天,冰棍箱变身 “磁带小卖部”,防雨棚下挂着用磁带封皮做的风铃。
王阿婆的孙子小明举着五斤粮票来换《射雕》评书,马名扬故意把算盘敲得山响:“五斤换一盘,还能试听五分钟,不过得先帮我们宣传 ——‘粮票换磁带,故事听不够’。”
麻烦出现在第三天。
隔壁班的小胖哭丧着脸来找他们,说换回去的磁带听着听着没声了:“肯定是你们拿受潮的骗我!” 刘仙仙叉着腰刚要反驳,静静己经拆开磁带检查,发现磁粉在高温下脱落了:“得做个防晒措施。”
她从实验室顺来的遮光纸派上用场,把磁带盒裹得严严实实,只留封皮上的明星画像露出来。
老张头听说后,特意送来半箱过期的清凉油:“抹在磁带盒边缘,防老鼠啃咬,比樟脑丸还管用。”
马名扬灵机一动,把清凉油抹在雨靴风铃上,风吹过带着淡淡药味,反倒成了 “防瞌睡促销法”—— 路过的大爷都说,闻着这味,犯困的孙子立马精神了。
最搞笑的当属 “磁带外交” 事件。
红姐的冰棍摊眼红他们的生意,派小工来换磁带,实则打探虚实。
刘仙仙故意给了盘《济公》评书,还在封皮上画了个歪戴的红领巾:“回去告诉红姐,这是我们新出的‘冰棍叫卖曲’,包管她的冰棍卖得比汽水还快。”
粮票越换越少,磁带却越积越多。三人组把自行车后座改装成 “移动试听站”,用废旧耳机线做了三个听筒,骑车经过弄堂时,邓丽君的歌声混着冰棍箱的铃铛响,成了 80 年代弄堂最潮的 BGM。
有次工商局的人来检查,马名扬急中生智,把磁带藏进雨靴里的 “老虎保险箱”,还指着雨靴上的卡通老虎说:“这是我们的吉祥物,能保磁带不潮!”
真正的危机出现在梅雨季。
连续三天的大雨让阁楼漏了水,静静藏在纸箱里的磁带受潮严重,磁粉像雪花般往下掉。
三人组急得团团转,刘仙仙突然想起煤球炉上的火锅汤底 —— 那天他们正用剩汤煮姜茶,雾气熏得磁带封皮上的字都模糊了。
“用火锅汤里的油脂!” 马名扬一拍脑门,“油脂能隔绝潮气,就像给磁带穿件防水衣!” 静静将信将疑地用筷子蘸了点香油,涂在磁带上,奇迹般地,脱落的磁粉竟被粘住了。
仙仙立刻升级方案:“以后每盘磁带都用香油擦一遍,再裹上防油纸,就叫‘火锅味磁带保护层’!”
这个土办法意外受欢迎。
来换磁带的小孩们都说,磁带带着淡淡的麻辣香,比书店里的干净多了。
老张头听说后笑出眼泪:“你们这是把火锅秘方用到磁带生意上了,将来要是开火锅店,锅底得放磁带当配料吧?”
粮票换磁带的三个月里,三人组攒下了整整两大盒磁带,雨靴保险箱里的粮票也变成了一叠皱巴巴的纸币。
他们用其中十盘磁带跟书店老板换了整套《金庸全集》,剩下的则在弄堂里办了场 “磁带露天电影节”—— 把录音机接在凤凰三轮车的喇叭上,用汽水瓶盖当话筒,刘仙仙负责配音,静静打灯光(其实是手电筒绑在雨靴上),马名扬则当 “保安”,用算盘珠子赶跑捣乱的野猫。
散场时,小明举着攒了半个月的粮票来找他们:“我不要磁带了,能换你们的雨靴风铃吗?
我妈说那声音比收音机还好听。”
刘仙仙看着雨靴上被香油浸得发亮的卡通老虎,突然有点舍不得:“风铃不卖,但可以借你听 —— 就像我们的磁带,听完得还回来,说不定哪天就有新故事了。”
夜深了,三人组坐在三轮车顶数星星,蟋蟀罐里的硬币和粮票清单沙沙作响。
马名扬摸着校服里的半张火锅秘方,突然觉得这些用粮票换来的磁带,就像童年的音符,每一盘都记着他们的欢笑、争吵和突如其来的灵感。
雨靴风铃在晚风中摇晃,叮叮当当,混着远处传来的磁带尾音,成了 1983 年夏天最温暖的注脚。
当第一片梧桐叶落在磁带封皮上时,三人组己经把 “粮票换磁带” 的生意升级成 “物物交换大会”,雨靴保险箱里的秘密武器也从铜钱变成了磁带编号 —— 马名扬用算盘给每盘磁带编了号,静静设计了 “听磁带攒积分换冰棍” 的制度,仙仙则把这些故事写进了新章节《磁带江湖传》,主角正是戴着雨靴风铃、背着粮票挎包的三个小侠客。
老张头路过时,看着摊位上用磁带封皮拼成的 “换” 字,笑着摇头:“你们啊,把破烂变成了宝贝,把粮票变成了故事,将来啊,说不定能把整条弄堂都换成梦想呢。”
马名扬望着远处闪烁的路灯,突然想起父亲说过的话:“生活就像火锅,什么料都得往里放,才够味儿。” 现在他觉得,粮票、磁带、雨靴,还有那些吵吵闹闹的日子,都是属于他们的独特底料,正在时代的大锅里慢慢熬煮,终将变成最难忘的味道。
雨靴依旧挂在三轮车把手上,只不过现在里面不再藏零钱,而是装着备用的磁带修复工具 —— 剪刀、胶带、还有一小盒火锅香油。
每当有风吹过,雨靴风铃就会响起,仿佛在提醒他们:那些用粮票换来的不仅是磁带,更是勇气、智慧,和永远不缺创意的年少时光。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T0Ac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