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推出连环画借阅卡和星星印章,马名扬、刘仙仙和刘静静三人组的“百宝三轮车”生意愈发红火。
傍晚的弄堂口,三轮车铃铛声一响,孩子们就举着印满星星的借阅卡蜂拥而至,连居委会的叔叔阿姨都来借《大众电影》。
麻袋隔层里整齐码放的连环画,饼干铁盒中的借阅卡和星星印章,构成了弄堂里最热闹的小天地。
这天收摊后,刘仙仙整理着借阅卡,突然发现武侠类连环画借阅频率高得离谱。
尤其是她自己创作的《弄堂风云录》手抄本,每次刚放出来就被借走,还经常有孩子追问后续剧情。
“名扬、静静,你们发现没有?”
她晃着红绳铜钱耳环,把几本卷边的《射雕英雄传》和自己的手稿摊在梧桐树下的“临时会议桌”——一块缺了角的石板上,“武侠书磨损得最快,而且总有人抱怨借不到想看的!”
马名扬歪戴着红领巾,算盘珠子在指尖拨得噼啪响:“昨天王阿婆孙子为了抢《雪山飞狐》,差点和隔壁班小胖打起来!”他突然一拍脑门,左手的蝴蝶疤痕跟着抖动,“对了!上次小胖借书不还,就是因为武侠书太抢手!”
刘静静推了推贴着“度数+野心”贴纸的圆框眼镜,元素周期表在她膝盖上沙沙作响:“从商业模型角度分析,这属于供需失衡。我们需要建立分级管理系统,就像火锅底料的香料配比,得精准控制。”
她突然眼睛一亮,“不如参考化学元素周期表,给武侠小说也弄个‘威力排行榜’!”
三人对视一眼,同时跳起来。
说干就干,可给武侠小说分级谈何容易?
刘仙仙翻出自己珍藏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小李飞刀》堆得像小山;马名扬掏出算盘,在石板上划出表格;刘静静则把元素周期表卷成指挥棒,开始分配任务:“仙仙负责按武功、剧情精彩程度分类,名扬统计借阅数据,我来设计等级标识!”
夜幕降临,梧桐叶在月光下沙沙作响。
三人蹲在三轮车旁,借着马母陈金花缝纫机的灯光忙活。
刘仙仙咬着铅笔头,突然把辫子甩到胸前:“我觉得可以按门派分!少林、武当这种名门正派的书算‘安全级’,适合低年级小朋友;像《白发魔女传》这种带点爱恨情仇的,得归到‘谨慎级’!”
“那《笑傲江湖》呢?”
马名扬算盘一停,“令狐冲喝酒打架,算不算‘危险级’?”
刘静静推了推眼镜,在纸上画了个火焰图案:“危险级用红三角标识!不过我觉得可以再细分,比如‘轻度危险’允许高年级学生凭三张星星卡借阅,‘重度危险’得集满十颗星才能解锁!”正讨论着,隔壁小妹抱着作业本跑过来:“仙仙姐,我想看《弄堂风云录》,可星星不够!”
刘仙仙眼睛一转,突然有了主意:“名扬,把我们的故事也分级!现在连载的是‘友情篇’,属于‘新手友好级’;等写到红姐大战地沟油博士,就是‘热血冒险级’!”
分级制度雏形初现,但实操起来全是状况。
第二天刚出摊,就有孩子举着借阅卡抗议:“凭什么《七剑下天山》是‘谨慎级’,《书剑恩仇录》却是‘安全级’?陈家洛的剑法明明更厉害!”
马名扬手忙脚乱拨算盘:“这是综合剧情复杂度、打斗场面和情感线算出来的!”
刘静静灵机一动,掏出粉笔在三轮车侧面画了个巨大的“武侠等级树”:“大家可以投票!觉得某本书该升级就画个向上箭头,想降级就画向下的!”
这招果然奏效,孩子们围在车旁争论得热火朝天,连路过的大人都忍不住参与讨论。
然而新问题接踵而至。
小胖举着集满星星的借阅卡,非要借“重度危险级”的《天龙八部》,被刘仙仙拦住后,急得首跳脚:“我都有十颗星了!为什么不让借?”
刘静静推了推眼镜,从元素周期表本子里掏出张“读者承诺书”:“签了这个,保证不模仿小说里的危险行为,就能借。”
小胖皱着眉头念承诺书:“本人承诺,不尝试用降龙十八掌打同学,不练习凌波微步在弄堂乱跑……”围观的孩子们笑作一团,他却认真地按下手印,郑重接过书。
分级制度逐渐完善,三人组又想出新花样。
刘仙仙把《弄堂风云录》的手稿改编成“互动小说”,每章结尾设置选择题:“红姐遇到地沟油博士,是用鸡毛掸子反击,还是用火锅底料糊他一脸?”
读者投票决定剧情走向,集满五颗星还能获得“剧情编剧”署名权。
马名扬则开发出“武侠经济学”:用星星卡兑换“武功秘籍”——其实是他手写的数学速算技巧;推出“门派招生”活动,集齐特定系列书籍的借阅章,就能加入虚拟的“弄堂武侠学院”。
最绝的是刘静静,她把化学知识融入分级说明:“‘谨慎级’小说含‘微量情感元素’,适合10 - 12岁读者;‘危险级’含有‘高浓度江湖恩怨’,建议搭配家长指导阅读。”还贴心地在每本书扉页印上“安全提示”:“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主角从二楼跳下练轻功。”
分级制度带来的不仅是秩序,更成了弄堂里的社交话题。
孩子们见面不再问“吃了吗”,而是争论“你解锁哪个等级的武侠书了”。
连平时严肃的居委会主任都偷偷找刘仙仙,想借“热血冒险级”的《鹿鼎记》,还特意叮嘱:“别告诉其他人,我怕被说不务正业!”
但树大招风,隔壁街区的小混混又来捣乱。
这次他们不做假卡了,而是成立“地下武侠联盟”,用弹珠换书,还宣称“我们的书没有等级限制”。
刘仙仙气得当场编了个麻花辫,马名扬算盘敲得震天响,刘静静推了推眼镜:“他们违反市场规律,注定失败。”
三人组连夜策划反击。
刘仙仙在武侠小说分级树上新增“荣誉殿堂”,借阅次数最多的书能获得“弄堂传奇”勋章;马名扬设计出“武侠股票”,用星星卡购买热门书籍的“虚拟股权”,等书再版时能分红(其实是多借一次的机会);刘静静则研发出“防沉迷系统”——连续借阅三本“危险级”小说,必须间隔一周才能再借。
这场“武侠书保卫战”以混混们的“地下联盟”倒闭告终。
最后一次交锋时,混混头子举着借到的《连城诀》投降:“你们的分级太有意思了!这本‘重度危险级’书里的宝藏阴谋,比我们抢生意刺激多了!”
随着分级制度深入人心,三人组的“百宝三轮车”成了弄堂文化地标。
黄昏时分,孩子们举着借阅卡围在车旁,争论哪本武侠书该升级,讨论《弄堂风云录》的下一章剧情。
刘仙仙的武侠小说手稿越写越厚,马名扬的算盘拨出了更多商业创意,刘静静则把元素周期表和武侠等级树结合,画出了更复杂的管理图表。
而那些印着星星印章的借阅卡,不仅串联起连环画的故事,更成了承载武侠梦想的通行证。
在梧桐树下,在缝纫机的灯光里,三个少年用奇思妙想守护着弄堂里的书香,也编织着属于他们的创业传奇。
每当三轮车铃铛响起,那清脆的声音仿佛在诉说:只要敢想敢做,连武侠世界的风云,都能被装进小小的借阅卡里。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T0Ac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