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武侠小说分级制度在弄堂里站稳脚跟,马名扬、刘仙仙和刘静静三人组的“百宝三轮车”彻底成了孩子们心中的武侠圣地。
每到放学时分,三轮车铃铛声就像召集令,孩子们举着印满星星的借阅卡,争论着哪本武侠书该升级,讨论着《弄堂风云录》的最新剧情,梧桐树下热闹得像华山论剑现场。
这天傍晚收摊后,刘仙仙整理借阅书籍时,一本《射雕英雄传》从麻袋里滑落,“啪嗒”一声掉在石板上。
月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下来,她捡起书的瞬间愣住了——泛黄的扉页被磨得发亮,边角卷得像被蛤蟆功打过,连“射雕英雄传”五个字都被摸得缺了笔画,活脱脱像本历经沧桑的武林秘籍。
“名扬!静静!快来看!”
刘仙仙晃着红绳铜钱耳环,把书举得老高,“这本《射雕》怕是成精了!你瞧这扉页,包浆比王阿婆的铜烟袋还厚!”
马名扬歪戴着红领巾凑过来,算盘珠子在指尖噼里啪啦乱响:“乖乖,这书至少被借了八十回!上次小胖为了它和隔壁班打架,再上次李老师的儿子通宵看完,第二天上课在黑板上写‘九阴真经’……”他突然压低声音,“仙仙,你说这书会不会真有武功?”
刘静静推了推贴着“度数+野心”贴纸的圆框眼镜,元素周期表在她手里卷成望远镜:“从物理磨损程度分析,这扉页承受的摩擦力相当于从弄堂头跑到外滩来回二十趟。不过……”她突然眼睛一亮,“这或许是个商机!”
三人蹲在三轮车旁,脑袋凑得像糖葫芦串。
刘仙仙咬着铅笔头,辫子在晚风里晃悠:“要不我们办个‘武侠书文物展’?就把这本《射雕》当镇馆之宝!”
“太普通!”
马名扬算盘一敲,“得搞个‘包浆拍卖会’!让大家竞拍抚摸这本《射雕》的机会,摸一次一颗星星!”
刘静静推了推眼镜,在元素周期表背面唰唰写着:“我们可以建立‘武侠书年轮系统’。
根据借阅次数、磨损程度给每本书计算‘江湖工龄’,包浆越厚的书,解锁的隐藏福利越多!”
说干就干。
马名扬用粉笔在三轮车侧面画了个巨大的“武侠书功德碑”,把《射雕》供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还立了块小木板:“此乃镇车之宝,摸一次消耗一颗星星,集齐十次可兑换‘降龙十八掌’速算口诀(马名扬独家编撰)”。
刘仙仙则用蜡笔在书扉页旁画了个Q版郭靖,举着“小心轻放”的锦旗。
第二天刚出摊,《射雕》就成了焦点。
王阿婆的孙子瞪大眼睛:“摸一下就能沾点大侠气?我要摸十次!”
说着掏出皱巴巴的借阅卡,星星印章盖得密密麻麻。
小胖更夸张,首接趴在三轮车旁,眼巴巴地说:“我拿三颗玻璃弹珠换摸一次机会行不行?我昨晚梦见自己成了杨康!”
可问题很快来了。
有些孩子为了摸《射雕》,偷偷用口水擦书页,想人工加速包浆;还有人模仿书中情节,在弄堂里“练习轻功”,差点把晾衣绳撞断。
刘仙仙气得当场编了个麻花辫:“再这样下去,书没成仙,我们先被居委会抓去写检讨了!”
刘静静推了推眼镜,从书包里掏出透明塑料膜:“物理隔离!给每本珍贵武侠书穿‘防护服’,想看内容可以,但禁止首接接触包浆!”
马名扬则把算盘珠子串成警戒线,挂在《射雕》周围:“擅闯者扣除五颗星星,外加背诵乘法口诀!”
这场“包浆保卫战”意外带火了其他老武侠书。
孩子们开始攀比谁借的书包浆厚,连平时无人问津的《云海玉弓缘》,因为扉页有淡淡的油渍,被传成“藏着秘制火锅配方”,借阅量首线上升。
刘仙仙灵机一动,在武侠小说分级树上新增“包浆段位”:青铜包浆、白银包浆、黄金包浆,不同段位对应不同特权。
正当三人组为包浆生意忙得不亦乐乎时,隔壁街区的小混混又来捣乱了。
这次他们扛着本破破烂烂的《七侠五义》,咋咋呼呼地喊:“你们那《射雕》算啥?我们这本才是真正的古董!书页都能立起来当飞镖!”
马名扬算盘一甩,挡住混混去路:“空口无凭!我们的《射雕》有借阅记录为证,摸过的人能绕弄堂三圈!”刘静静推了推眼镜,掏出元素周期表:“根据纸张碳化程度分析,你们这书最多是上个月从废品站淘的。”
混混头子不服气,突然掏出个脏兮兮的笔记本:“我们有‘江湖秘籍’!
里面全是自创的武功,比你们的分级有意思多了!”他翻开本子,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橡皮飞镖术:用用过的橡皮当暗器”“粉笔点穴法:用粉笔头戳同学后背”。
围观的孩子们哄堂大笑,刘仙仙却眼睛一亮。
她抢过笔记本,在上面唰唰几笔,把混混们的“武功”改编成了趣味游戏:“橡皮飞镖术”变成“橡皮投篮大赛”,“粉笔点穴法”成了“数学题挑战”,答对就能获得星星。
混混头子看得目瞪口呆:“原来还能这么玩?”
这场风波过后,三人组的“包浆生意”更上一层楼。
他们给《射雕》扉页拍了照片,做成限量版贴纸,集满十张贴纸就能兑换刘仙仙手写的《弄堂风云录》番外篇。
刘静静还研发出“包浆指数计算器”,用算盘珠子和橡皮筋组装而成,只要输入借阅次数,就能算出武侠书的“江湖地位”。
弄堂里的大人们也被卷了进来。
居委会主任偷偷找到马名扬,想用粮票换摸《射雕》的机会:“我年轻时就爱看武侠,这书让我想起当年的热血岁月。”
连平时严肃的陈金花,马名扬的母亲,都忍不住在收摊后,悄悄摸了摸那本被盘得发亮的扉页,嘴角挂着温柔的笑。
时光一天天过去,《射雕》的扉页越来越亮,上面承载的故事和欢笑也越来越多。
每当三轮车铃铛响起,孩子们围在包浆闪闪的武侠书旁,争论着哪本会成为下一个“镇车之宝”,讨论着《弄堂风云录》里红姐的新招式。
刘仙仙的武侠小说手稿堆得像小山,马名扬的算盘算出了更多奇妙点子,刘静静则用元素周期表和包浆数据,绘制着属于他们的商业版图。
那本被盘出包浆的《射雕》扉页,就像一个时光宝盒,珍藏着弄堂里的童年梦想,见证着三个少年用奇思妙想创造的欢乐奇迹。
而三轮车的铃铛声,依旧在黄昏的弄堂里回荡,诉说着关于勇气、智慧和友谊的故事,带着武侠世界的豪情,奔向更远的未来。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T0Ac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