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射雕英雄传》的扉页被盘出包浆,成了三轮车杂货铺的镇店之宝,马名扬、刘仙仙和刘静静三人组的生意愈发红火。
每天放学,梧桐树下的三轮车旁都挤满了叽叽喳喳的孩子,讨论着武侠书的包浆段位和奇妙玩法。
可就在这热闹劲儿里,刘静静发现了个奇怪的现象——那些交了押金借武侠书的孩子,还书时总是磨磨蹭蹭,追问下才支支吾吾说不出书里的情节。
“名扬,仙仙,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这天收摊后,刘静静推了推贴着“度数+野心”贴纸的圆框眼镜,手里捏着一叠皱巴巴的押金条,“这些孩子明明花了宝贵的玻璃弹珠或者星星印章当押金借书,怎么连书里主角叫啥都记不住?”
马名扬正歪着红领巾用算盘计算当天的收入,算珠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兴许是光顾着抢着摸包浆《射雕》了,哪有心思看书?”
刘仙仙扎着麻花辫,往三轮车里塞着明天要卖的冰棍,闻言眼睛一亮:“不对!我昨天看见小胖借了《雪山飞狐》,结果在弄堂里拿根树枝当剑,追着小狗喊‘苗若兰别跑’,可那明明是男主角胡斐喊的台词!”
三人对视一眼,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家都沉迷在“包浆经济”里,却忘了最初租书的意义是让孩子们爱上阅读。
刘静静哗啦一声摊开元素周期表,在背面写写画画:“我们得想个办法,让借书不只是为了摸包浆,而是真的去读故事。”
马名扬一拍脑门,算盘珠子差点蹦出来:“读书会!我们办个武侠书读书会!让大家聚在一起聊书里的故事,肯定有意思!”
刘仙仙立刻举手赞成,红绳铜钱耳环晃得叮当响:“我来当主持人!就像说书先生那样,还能顺便宣传我的《弄堂风云录》!”
说干就干。
三人组连夜改造三轮车,把原本放冰棍的泡沫箱清空,垫上软软的棉布,做成简易的坐垫;又用麻绳把连环画和武侠书串起来,挂在三轮车棚顶,当成独特的装饰。刘静静甚至从家里搬来父亲的旧收音机,准备播放武侠剧的主题曲营造气氛。
第二天一早,三轮车铃铛刚响,弄堂里的孩子们就被车身上新贴的海报吸引过来。
海报是刘仙仙用蜡笔手绘的,上面画着三个Q版大侠——扎麻花辫的女侠(原型是她自己)、歪戴红领巾的剑客(马名扬),还有戴圆框眼镜的书生(刘静静),旁边写着大字:“押金条背后的秘密!今晚六点,武侠读书会,包浆《射雕》亲临现场!”
傍晚六点,梧桐树下热闹非凡。
三轮车周围坐满了抱着武侠书的孩子,连隔壁街区的都跑来看热闹。
马名扬戴着自制的“算盘侠”面具,站在三轮车旁检票——所谓的票,就是借书时的押金条。
“下一位!”马名扬晃着算盘喊道。
小胖气喘吁吁地跑来,手里攥着皱巴巴的押金条,上面还沾着冰棍渍:“我要看《射雕》!我昨天在家苦练了一晚上降龙十八掌!”说着,他举起一根歪歪扭扭的树枝,在空中胡乱比划。
刘仙仙强忍着笑,把小胖按在坐垫上:“别急,等会儿让你当‘比武擂主’!”
她清了清嗓子,站到三轮车前,活像个古代的说书先生:“各位少侠!今日我们齐聚于此,不为包浆,只为书中江湖!话说那郭靖郭大侠,在蒙古草原上……”
孩子们听得入迷,连平时最调皮的喇叭裤阿飞(此时还是小混混)都伸长了脖子。
可没等刘仙仙说完,问题就来了。
有个孩子突然举手:“仙仙姐,郭靖为啥不娶华筝公主?”
另一个跟着喊:“对呀对呀,黄蓉那么刁蛮!”
场面瞬间乱成一锅粥,孩子们七嘴八舌争论起来。
马名扬一看势头不对,赶紧敲响算盘:“肃静!肃静!我们来玩个游戏——‘故事接龙’!从我开始,我说一句,下一个人接着往下编!”
他眼睛一转,大声说:“郭靖骑着小红马,飞奔在草原上!”
“小红马突然说人话了!”小胖抢着喊。
“它说:‘我要吃火锅!’”刘静静冷不丁冒出一句,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就这样,故事越编越离谱,从郭靖吃火锅,到黄蓉发明“麻辣打狗棒法”,连陈金花路过都忍不住停下缝纫机,探头听了半天。
刘仙仙趁机掏出自己写的《弄堂风云录》手稿,绘声绘色地讲起红姐和双胞胎姐妹的江湖恩怨,把孩子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正当大家玩得尽兴时,意外发生了。
隔壁街区的小混混又来捣乱,这次他们扛着个破收音机,音量开到最大,播放着刺耳的摇滚音乐。
“什么读书会,我们也有!”混混头子晃着染黄的头发,“我们听的可是邓丽君!”
马名扬气得把算盘一甩:“武侠江湖岂容尔等捣乱!”他突然灵机一动,大喊:“各位少侠,有人来踢馆了!我们用故事打败他们!”
孩子们瞬间来了精神,纷纷举手要参战。
刘仙仙眼珠一转,想出个主意:“这样,我们分成两队,一边讲武侠故事,一边唱邓丽君的歌,看谁更厉害!”
于是,梧桐树下展开了一场奇特的“对决”。
这边,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把《天龙八部》和《神雕侠侣》的情节混在一起,编出了“段誉用六脉神剑煮火锅,邀请小龙女吃麻辣鸡翅”的奇妙故事;那边,小混混们扯着嗓子唱《甜蜜蜜》,跑调跑到外婆桥。
正当双方僵持不下时,刘静静推了推眼镜,从书包里掏出个神秘物件——一个用饼干盒和电线组装的简易扩音器。
她把收音机的插头进去,瞬间,邓丽君的歌声变得震耳欲聋。
小混混们正得意,却见刘静静按下另一个按钮,歌声突然变成了《大侠霍元甲》的主题曲。
“这叫‘声东击西’!”
刘静静得意地说,“你们的音乐,被我们‘改编’成武侠战歌了!”
混混头子目瞪口呆,半晌才憋出一句:“算你们狠!不过……能教我做这个吗?”
这场闹剧以小混混们加入读书会告终。
他们不仅不再捣乱,还把自己收藏的旧武侠书带来分享。
刘静静顺势推出“押金条积分制”——每次参加读书会、分享故事,都能在押金条上盖个星星印章,集满一定数量就能兑换神秘奖品。
奖品也是五花八门,有马名扬用算盘珠子串成的“武林令牌”,刘仙仙手绘的武侠书签,还有刘静静用边角料制作的“迷你化学实验套装”。
最受欢迎的当属“包浆《射雕》VIP抚摸券”,凭券可以在无人围观时,单独和镇店之宝亲密接触三分钟。
随着读书会的名声越来越大,连大人们都被吸引过来。
居委会主任成了忠实听众,每次都带着老花镜,认真记录孩子们编的故事;红姐也偷偷来“考察敌情”,结果被刘仙仙拉上台,客串了一回《弄堂风云录》里的反派角色。
这天,当孩子们再次围坐在三轮车旁,讨论着《射雕》里的襄阳大战时,马名扬突然发现,那些曾经只盯着包浆的押金条,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读书心得和故事创意。
小胖的押金条上画着自己想象中的“降龙十八掌菜谱”,喇叭裤阿飞写着“要是我是杨过,就用黯然销魂掌做烧烤”。
刘静静把这些押金条收集起来,装订成一本独特的“江湖秘籍”。
她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名扬,仙仙,你们看!这些押金条不再只是借条,而是我们的‘武林宝典’!”
夕阳西下,三轮车的铃铛又一次响起。
这次,它不再只是招徕生意的信号,更像是召集江湖儿女的号角。
梧桐树下,新的故事正在押金条背后悄然生长,而马名扬、刘仙仙和刘静静三人组,也在这场充满欢笑与创意的读书会里,找到了比包浆更珍贵的宝藏——那就是大家对阅读的热爱,和彼此之间愈发深厚的情谊。
在这之后,那本被盘出包浆的《射雕》扉页,依然静静地躺在三轮车最显眼的位置,见证着读书会的热闹与温馨。
每当孩子们翻开武侠书,不再只是为了触摸那发亮的扉页,更是为了走进书中的江湖,寻找属于自己的英雄梦想。
而三轮车周围此起彼伏的欢笑声,就像最美的乐章,伴随着押金条背后的故事,飘向弄堂的每一个角落,飘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T0Ac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