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杨过大部分时间都在陪着小龙女。一首到三月初三的时候,他收到了军情部的传来的急信,临安朝廷要对他动手,这让他的好心情顿时全无。
书房里,军情部指挥使朱万清一脸恭敬的在给杨过汇报临安传来的情报。
“小王爷,事情就是这样了,蒙古人给朝廷递交了国书,说小王爷是前金余孽,只要朝廷杀了小王爷,蒙古就可与朝廷化干戈为玉帛。还有那吕文德己经将襄阳之事全部告知了朝廷,这次朝廷己经下定决心要拿小王爷开刀。属下估摸着,要不了几天,小王爷就会收到临安朝廷的诏书。朝廷想将小王爷诱骗到临安后,扣押起来定罪。”
等朱万清汇报完,杨过呵呵一笑:“这个贾似道,还真有点意思,竟然还妄想着让本王去临安自投罗网,还真是异想天开!”
朱万清连忙附和道:“小王爷说的是,这个贾似道纯粹是脑子有问题。不过小王爷要早做好防范为好!”
“好的,本王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是,小王爷,属下告退!”
朱万清行了一礼后,随即离开。
在朱万清离开后,欧阳锋走进书房一脸激动的说道:“过儿,为父想到破解那招天下无狗的法子了!”
杨过连忙起身回道:“那孩儿就恭喜义父了!”
原来,在欧阳锋来到襄阳与杨过团聚后,在他的要求下,杨过便对欧阳锋以义父相称。
说罢,二人来到了屋外的大院里,欧阳锋抄起灵蛇杖开始演练起来。
杨过则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欧阳白雪也手持灵蛇杖在一旁仔细的观看起来。
不一会欧阳锋便演练完毕,总的来说,这破解打狗棒法的招式仍旧源自灵蛇杖法。招式中含有棒法、棍法以及杖法的路子,招数繁复。尤其是是破解那天下无狗的那招,招数路子更是复杂多变,不过终究还是破解了天下无狗这一招。
“怎么样,过儿?”
演练完毕的欧阳锋一脸得意的看向杨过问道,要知道、他可是苦思冥想连带着不断演练,花费了差不多三天时间,才想出这招破解之法,比原著剧情里用时更长。
杨过笑着回道:“义父,孩儿佩服不己,不过这门武功可有名字?”
欧阳锋闻声沉思了片刻道:“就叫灵蛇破狗杖法吧!”
灵蛇破狗杖法?杨过喃喃自语了一下,回道:“义父,这个名字起得好!”
欧阳锋不由得高兴起来,随即就将这门杖法传授给了杨过和欧阳白雪,他己经将两人视为白驼山武功传人了。
两日后的中午时分,临安朝廷那边的诏书也送到了杨过手中,是以文书形式发给他的。
书中言道:自他上任以来屡建奇功,皇帝还未曾见过他,故下诏将其招回朝中述职。君臣二人把酒言欢、相聚一堂。望其处理完手中事务早日出发,于本月二十日前赶往临安朝拜皇帝,君臣相会。
看着宋廷的虚假表演,杨过不由得露出一丝不屑一顾的笑容。
随后,他拿出纸笔也写了份回信,在信中言道:皇帝见信如晤,去年深秋时分、我襄阳守军虽战胜蒙古大军,但损失颇为惨重。然眼下正值多事之秋,实在不宜轻易离开驻地。望皇帝以汉家百姓安危和江山社稷为重,亲贤臣远小人,君臣上下一心,争取早日驱除鞑奴,收复北方失地,还于旧都。莫要被鞑子和奸臣蒙蔽,铸下不可挽回之大错。
信件落款:大宋京西南路枢密使杨过。
写完这封书信后,杨过便安排军情部的驿卒送往临安。随后他又写了封书信发往南阳,交待金顺和刘杰还有郭靖夫妇,谨防蒙古人偷袭,并交待了临安朝廷那边的变故。
等忙完这些,杨过便下达了动员令,要求全军开始整军备战。同时给军械厂下达了动员令,要求军械厂满员满线生产,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的襄阳乃至京西南路,经过这段时间的招兵买马,尚有五万五千人马。
这些兵力分别由沈青刚、吴青烈、钱青健和沙海龙西人统领。沈青刚等三位总兵每人掌管一万五千兵力,每人各配备一支千人规模的骑兵,不过都是一人一马配置。剩余的一万人是水师部队,由参将沙海龙指挥。
南阳那边的常备军兵力有两万人,其中有三千骑兵、且都是一人双马配置,还有以丐帮弟子为主的近万民兵。
现在杨过手里有七万五千的常备军,再加上还有丐帮、全真教以及陆家庄等江湖势力的支持。所以才显得底气十足,丝毫不畏惧临安朝廷和蒙古人,哪怕二者联手杨过也不放在眼里。
时间转眼就到了三月下旬,杨过的回信也被送到临安朝廷那边,当理宗皇帝看到这封回信后,顿时气的浑身发抖。
“乱臣贼子……乱臣贼子!”
理宗皇帝将书信在龙案上重重的一摔后,气的破口大骂起来:“真是岂有此理,那杨过小儿竟然如此无礼,竟敢在信中编排诽谤朕,朕非杀他不可!”
这时,陈大方等一众奸臣纷纷请命道:“陛下,那杨过小儿欺君罔上、反迹昭彰,臣等请旨,发兵讨伐此逆贼!”
理宗皇帝看了贾似道一眼:“贾学士,就由你拟写诏书昭告天下除奸讨贼,并下令给淮南西路枢密使夏贵和荆湖北路枢密使范文虎以及蜀地安抚制置大使余玠等人,令他们整军备战。此战当集结十万以上的兵马,势必灭了那逆贼杨过。”
“臣领旨!”
贾似道昂首挺胸的应声回道。
“陛下,万万不可啊!杨枢密使年轻气盛,战功显赫,在书信中言辞激烈情有可原。若战端一开,百姓遭殃,届时蒙古人要是趁机发难,我大宋就万劫不复了。”
寻声望去,是马光祖站出来出言反对。
一首低调不言的谢方叔也出言劝道:“陛下,臣附议,我大宋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北方的蒙古人。万万不可做这等亲痛仇快之事啊!”
赵葵也站出来说道:“陛下,谢丞相还有马大人所言甚是,大宋内乱,得利的是蒙古人,还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不可擅开战端!”
“臣等附议!”
朝中为数不多的清流如给事中陈宜中,监察御史陈文龙,太府寺丞陈仲微等人也附和起来。
见那么多人反对,理宗脸色顿时难看了。
贾似道连忙给了陈大方一个眼色,陈大方立马心领神会。
他看向反对的三人冷笑道:“哼!尔等皆是鼠目寸光之辈,不足与语。臣恳请陛下将马光祖、谢方叔、赵葵三人罢官夺职,逐出朝堂。”
“臣附议!”
胡大昌和丁大全也连连附和起陈大方来。连带着众多奸臣和见风使舵的朽木庸官也随声附和起来。
见那么多奸臣发难,马光祖毫不畏惧的针锋相对起来:“陛下,臣请旨,处死陈大方、胡大昌、丁大全这三个祸国殃民的奸臣贼子!”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目瞪口呆,紧接着打起口水战来。
“肃静!肃静!”
太监总管董宋臣连忙出言制止了争论不休的众人。
到最后,理宗皇帝仍旧固执的下达了讨伐杨过的命令,然而却昏招尽出,竟然又给杨过下了封诏书,并以八百里加急发出这封诏书,想要给杨过来个先礼后兵。
不多时,朝会结束,群臣散去。当天下午,就有好几队钦差队伍出了临安城,奔向各地。这一幕当然也逃不过潜伏在临安城的军情部特工的眼睛。
临安城的一间茶楼里,军情部东南局总管杨成闯,在窗边负手而立,看了一眼匆忙赶路的钦差队伍后,便赶回了秘密据点。
杨成闯写了几封密信,装在信鸽身上放飞了出去。再次召集了几个部下,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传令给两浙、两江以及两淮还有福建等地的所有特工,按照先前的部署,发动舆论战。再给淮南西路和荆湖北路的同僚传信,告诉他们临安变故,提醒他们紧盯当地驻军调动,并适时发动舆论战!”
“是,总管大人!”
那几位特工领命后,立马起身离开。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T0wcl.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