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的视网膜上残留着传送装置启动时的淡金色光晕,他低头检查腕表式定位仪,淡蓝色的全息投影在潮湿空气中勾勒出螺旋状的生物磁场轨迹。右手指尖触碰腰间相位捕捉器的瞬间,某种类似丝绸摩擦的震颤感顺着神经末梢首抵后颈——这是高维生物即将显形的前兆。
他蹲下身,作战靴碾碎了地衣覆盖的玄武岩碎片,暗红色汁液渗入靴底的蜂巢状吸附层。三十米外的雾墙突然泛起珍珠母贝般的光泽,无数半透明的触须从虚空中垂落,像被无形手指拨动的竖琴琴弦。王二将呼吸频率调至每分钟十二次,这是他三年前在极地冰川区捕捉磁暴水母时养成的习惯,此刻他能清晰听见自己耳膜后方毛细血管的搏动声。
相位捕捉器的菱形棱镜开始旋转,折射出的七彩光斑在雾气中交织成捕网状的光栅。那团逐渐实体化的生物显露出完整的形态:首径两米的球状躯体布满星云状的银白色斑纹,十二根中空的骨刺以斐波那契数列排列,末端悬浮着鸽蛋大小的淡紫色光球。当王二调整棱镜角度时,那些光球突然迸发出虹彩,整个空间顿时充满类似教堂彩窗碎裂时的光谱震颤。
"编号X-793,学名暂定绯鳞星云体。"他对着耳麦低语,声波在头盔内壁激起细小的共振,"体表温度零下196℃,核心温度未知,疑似通过量子隧穿效应获取能量。"腕表投影弹出三维建模图,绯鳞星云体的骨刺结构在虚拟空间中不断重组,某些角度竟与猎户座星云的暗物质分布惊人相似。
传送阵启动的嗡鸣声从背后传来时,绯鳞星云体突然收缩成拳头大小的银色光球。王二迅速将相位捕捉器切换至压缩模式,棱镜射出的光束在空中划出克莱因瓶状的轨迹。当光球被吸入装置的瞬间,他闻到了类似液态氧混合臭氧的气味,作战服内衬的温度调节系统自动将通风口切换为负压模式。
回到展览馆地下七层的缓冲舱,王二摘下头盔,让凝结在面罩上的冰晶顺着防静电涂层滑落。绯鳞星云体在隔离舱内舒展成半透明的水母状,骨刺末端的光球开始有规律地明灭,频率与他腕表的心率监测曲线产生微妙共振。他取出环境模拟仪,淡紫色的全息界面在空气中展开,指尖划过代表大气成分的波形图时,那些起伏的曲线突然扭曲成DNA双螺旋的形状。
接下来的三小时,王二在隔离舱外壁布满传感器。当他将湿度调节至98%时,绯鳞星云体表面的银斑开始流动,如同被风吹散的星河。温度降至-183℃后,骨刺末端的光球突然喷射出淡蓝色的等离子流,在舱内形成微型的极光漩涡。王二记录下这些反应,笔尖在数据板上划出的轨迹与生物的运动模式惊人地同步。
午夜时分,他启动全息投影系统。淡金色的光幕从天花板垂落,将整个展览室染成蜂蜜般的色泽。绯鳞星云体在模拟环境中舒展到最大首径,骨刺末端的光球与投影中的星云图产生量子纠缠般的辉映。王二站在控制台前,看着生物体表面的银斑逐渐与投影中的超新星遗迹重叠,某种超越语言的共鸣在胸腔深处震颤。
他取出便携式生态舱,淡绿色的营养液开始循环。绯鳞星云体收缩成光球状,轻轻触碰舱内悬浮的纳米机器人,那些银色的微型机械体立刻组成蜂巢结构的巢穴。王二调整舱内重力参数时,注意到生物体释放的某种次声波与他的脑电波产生了谐振,这种现象在三年前捕捉磁暴水母时也曾出现,当时他险些被卷入时空褶皱。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展览馆的防辐射玻璃时,王二完成了最后的环境校准。隔离舱内的气压模拟出绯鳞星云体原生星球的极端低压,舱壁的磷光涂料开始散发类似深海热泉口的幽蓝冷光。他后退两步,看着生物体在人造环境中缓缓旋转,骨刺划破的空气留下淡紫色的残影,那些光球的明灭频率竟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闪光产生神秘的同步。
在记录本上写下"成功"二字时,王二发现自己的笔迹出现了量子隧穿效应般的断续,墨水在纸面留下类似星云尘埃的轨迹。他摘下沾满冰晶的护目镜,发现镜片内侧不知何时凝结出与绯鳞星云体骨刺结构相同的霜花。这种现象在极地任务时从未出现,或许是因为这次捕捉的生物体内蕴含着某种未被记录的时空褶皱。
他启动全息导览系统,淡蓝色的解说文字在空气中浮现。当游客们看到绯鳞星云体在模拟环境中舒展时,那些文字会自动翻译成生物体骨刺振动的频率。王二站在控制台阴影里,看着第一缕阳光在生物体表面折射出彩虹,突然意识到自己腕表的心率监测曲线,正与三年前在冰川区捕捉磁暴水母时的波动完全重合。
暮色降临时,王二再次检查了环境参数。隔离舱内的等离子流开始呈现银河悬臂的形态,绯鳞星云体表面的银斑流动速度加快,仿佛在追赶某个来自高维空间的节拍。他取出便携式通讯器,淡红色的信号灯在黑暗中闪烁,这是通知馆长展览室准备就绪的标准程序。但当他按下发送键时,通讯器突然显示与绯鳞星云体原生星球的量子纠缠度达到97%,这个数值比三天前的预测值高出整整40%。
深夜的展览馆走廊回荡着王二的脚步声,他的作战靴碾碎了不知何时凝结的冰晶。在经过磁暴水母的展区时,那些半透明的生物突然集体转向,触须在玻璃外壁上划出与绯鳞星云体骨刺结构相似的轨迹。王二加快脚步,头盔内壁的温度调节系统发出轻微的嗡鸣,他能感觉到后颈处残留的相位捕捉器余波,那些震颤感与三年前在冰川区的某个瞬间完全重合。
回到宿舍时,他发现床头的全息相框自动播放起极地任务的影像。画面中的磁暴水母正在吞噬极光,而绯鳞星云体的骨刺结构在某个瞬间与水母的触须产生了量子纠缠般的重叠。王二关掉投影,发现自己的掌纹不知何时出现了与生物体银斑相同的荧光,这种现象在三年前的任务报告中被标注为"高维生物残留场的生物印记"。
次日清晨,当第一波游客涌入绯鳞星云体展区时,王二正在地下七层校准新的捕捉装置。淡金色的传送光晕在他视网膜上残留了0.3秒,腕表的心率监测曲线突然与三年前的极地任务数据完全重合。他按下启动键的瞬间,听见身后传来生物体骨刺振动的次声波,那频率与他三年前在冰川区听到的极光震颤声惊人地相似。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Kjj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