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3章捕捉穹鳞兽

小说: 生物展览馆   作者:天地武帝
求书网 更新最快! 生物展览馆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Kjje.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王二的视网膜投影仪在眼前亮起淡蓝色的坐标网格时,他正站在一片由半透明硅酸盐结晶构成的斜坡上。这些六棱柱状的晶体以精确的37度倾角相互咬合,表面覆盖着类似火山玻璃的黑色斑纹,每当他的战术靴碾过晶体表面,就会发出类似冰层开裂的脆响。空气里漂浮着某种介于硫磺与海藻之间的气味,这让他想起三个月前在硫磺岛采集深海管虫样本时,防护服面罩上凝结的淡黄色结晶。

他的左手腕上悬浮着三枚菱形全息屏,分别显示着大气成分分析、生物热源定位和空间折叠剩余能量。第三块屏幕的红色数字正在以每分钟0.3%的速度递减,这让他加快了脚步。根据馆内数据库的记录,这种被临时命名为"穹鳞兽"的生物只会在特定磁场波动下显形,而此刻他脚下玄武岩缝隙中渗出的淡紫色荧光,正是这种波动的具象化表现。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上方云层时,王二终于在环形山壁的阴影里发现了目标。那生物蜷缩在由磁铁矿碎屑堆砌的巢穴中,背部覆盖着类似陨石熔壳的暗红色鳞甲,每片鳞甲边缘都生长着细密的银白色绒毛。最令他震撼的是其颈部延伸出的六对半透明膜翼,这些膜翼并非对称分布,而是以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螺旋排列,每当生物呼吸时,膜翼内部就会流转出类似极光的彩色光晕。

他调整着腰间相位捕捉器的频率,注意到穹鳞兽前肢关节处的异常凸起。这些凸起并非骨骼结构,而是某种半流体物质形成的临时性附肢,随着生物情绪波动不断改变形状。当捕捉器的蓝光笼罩住整个巢穴时,穹鳞兽突然展开膜翼,那些银白色绒毛在强光下爆发出类似光纤传导的光脉冲,王二的护目镜立即启动光谱过滤模式,将刺眼的强光分解为可识别的色块。

空间折叠的震颤从脚底开始蔓延,王二紧握相位捕捉器的手柄,感受着周围空气密度的骤然变化。穹鳞兽的鳞甲在折叠过程中呈现出量子隧穿特有的概率云形态,他不得不将能量阈值提升至安全值的1.7倍。当传送完成的提示音响起时,他发现自己正站在展览馆地下七层的缓冲舱内,穹鳞兽此刻安静地蜷缩在充能凝胶构成的临时容器中,膜翼上的光晕频率己降至安全值。

接下来的西小时,王二在全息建模台上重构了生物巢穴的三维数据。他首先用分子级3D打印机复刻了玄武岩基底,那些磁铁矿碎屑的排列角度必须精确到0.01弧度。当虚拟模型与实物误差率低于0.03%时,他启动了环境模拟系统,让整个展览室的气压下降至0.8个标准大气压,同时注入0.02%的氩气和0.005%的氦-3同位素。

穹顶照明系统开始模拟环形山壁的阴影角度,六组可变色温的LED阵列在墙面投射出与采集地完全一致的晨昏线。王二蹲下身,用镊子调整着某块硅酸盐晶体的倾斜角度,他注意到穹鳞兽的鳞甲在特定光照下会折射出彩虹般的衍射光斑,这让他临时修改了照明方案,将主光源改为波长589纳米的钠黄光。

当环境模拟进入最后阶段时,王二启动了气味分子合成器。他需要精确控制硫化氢与二甲基硫醚的比例,同时加入0.0001%的未知有机化合物——这是从穹鳞兽巢穴中提取的微量物质,虽然无法解析其分子结构,但模拟其气味特征能显著提升生物的适应性。合成器喷出的淡紫色雾气在空气中凝结成微小的六边形晶体,这些晶体在落地前就会汽化,形成类似原始栖息地的悬浮微粒。

他站在展览室中央,看着穹鳞兽在逐渐成型的环境中舒展膜翼。生物颈部的流体附肢开始规律性地膨胀收缩,这说明其代谢系统己适应新环境。王二打开生物反馈监测仪,淡绿色的波形图显示穹鳞兽的神经电信号频率与原始数据吻合度达到92.7%,这个数值足以通过馆内验收标准。

最后的工序是安装生物行为记录装置。他将微型传感器植入三块硅酸盐晶体的夹层中,这些传感器不仅能捕捉生物活动的力学数据,还能通过量子纠缠原理实时传输鳞甲表面的温度梯度。当穹鳞兽用前肢触碰其中一块晶体时,王二的腕表突然震动,全息屏显示生物的银色绒毛开始释放某种纳米级的生物荧光粒子。

他立即关闭了所有主动照明系统,展览室陷入半透明的淡紫色光晕中。穹鳞兽的膜翼此刻呈现出完全展开的状态,那些螺旋排列的翼膜在黑暗中如同旋转的星云,每片翼膜的边缘都闪烁着类似超新星爆发的光点。王二调整着环境模拟器的参数,将气压再降低0.05个标准大气压,同时将温度提升至28.3摄氏度——这是根据生物鳞甲表面的热辐射数据计算出的最适温区。

当第一缕模拟晨光再次穿透穹顶时,王二看到穹鳞兽开始用流体附肢重塑巢穴结构。那些半透明的物质从生物关节处不断渗出,在空气中迅速硬化成类似蜂巢的六边形结构。他打开生物行为分析软件,看着三维建模图上不断扩展的巢穴网络,这些结构的拓扑学特征与原始数据的相似度正在以每分钟2%的速度提升。

在完成最后的环境参数校准后,王二退出了展览室。他的战术靴碾过缓冲舱外的防静电地胶,腕表上的相位捕捉器剩余能量显示为41%,这个数值意味着他还能完成三次跨维度传送任务。走廊尽头的电子时钟显示他己经连续工作了17小时32分,但王二知道,当穹鳞兽的膜翼在模拟晨光中投下第一道完整阴影时,这场持续了43天的追踪行动才算真正结束。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Kjj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生物展览馆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Kjje.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