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的视网膜上突然浮起一片液态光斑,那些半透明的蓝色粒子沿着神经末梢的路径游走,在他后颈处凝结成一枚菱形的金属装置。这是高维生物展览馆的传送终端,此刻正随着他腕表内侧的震动频率发出细微的蜂鸣。当最后一道光斑渗入皮肤时,他听见自己作战服上的碳纤维鳞片发出细碎的摩擦声,某种介于金属刮擦与丝绸撕裂之间的奇异声响,像极了上周在第三展区听见的那只八足生物临终前的哀鸣。
他落地时右膝陷入某种胶质物质中,作战靴的纹路立刻被无数半透明的丝状物缠绕。这些从地面渗出的银白色纤维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殖,沿着他的小腿攀爬,却在即将触及腰际时突然蜷曲成螺旋状。王二的瞳孔微微收缩——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种会主动规避人类躯体的生物组织。他屈起手指轻弹靴筒,那些银丝应声碎裂,化作齑粉飘散在潮湿的空气中,留下类似海盐混合腐殖土的气味。
前方三十米处的雾霭中,某种扇形轮廓正在缓慢舒展。王二将呼吸频率调整到每分钟八次,作战服内衬的纳米纤维立刻根据体温变化调整透气孔的开合角度。他看见自己呼出的白雾在触及那团雾霭的瞬间发生折射,原本无序的水分子被某种规律性的力场重新排列,凝结成细小的六棱柱晶体,在半空划出螺旋状的轨迹。
目标生物完全显露的刹那,王二的虹膜自动切换成热成像模式。这具由无数菱形骨板拼接而成的躯体正在以违背欧几里得几何的方式扭动,每块骨板边缘都生长着半透明的羽状突起,随着呼吸节奏开合,释放出带着金属腥气的淡紫色雾霭。最令他屏息的是那些嵌在骨板缝隙间的发光器官——它们并非简单的生物荧光,而是像被囚禁在琥珀中的星云,每颗"星体"都拖曳着不同色温的光尾,在骨板表面投射出不断变换的几何阴影。
王二的指尖划过腰间工具包,七种不同频率的声波发生器次第亮起蓝光。当第三枚发生器的蜂鸣声达到特定振幅时,生物背侧的骨板突然集体翻转,露出布满星芒状纹路的内里。那些纹路此刻正渗出珍珠母光泽的黏液,沿着羽状突起的根部蜿蜒而下,在地面蚀刻出类似楔形文字的凹槽。王二认出这是恐惧应激反应,但更让他警惕的是生物腹部新出现的六边形斑块——这说明它开始分泌防御性毒素。
他启动左臂的电磁网发射器,半透明的银色网格以违背物理定律的角度展开,在触及生物的瞬间却像水银般顺着骨板滑落。王二的喉结动了动,迅速将腕表调至谐振模式。整个空间突然响起类似水晶风铃的嗡鸣,那些银色网格重新聚合成球状,表面浮现出无数旋转的莫比乌斯环。当生物试图用尾部的骨刺刺破网格时,王二看见那些刺尖在接触环状结构的瞬间发生了量子隧穿——或者说,它们同时存在于网格内外两个维度。
传送回展览馆的过程比预期更顺利。当王二在生物运输舱内校准空间坐标时,注意到舱壁上凝结的水珠正自发排列成斐波那契数列。这让他想起三天前在第七层生态区目睹的场景:那只被命名为"棱镜蝶"的生物临终前,翅膀上的鳞片也曾如此规律地坠落,仿佛在用死亡完成某种数学证明。
回到准备室后,王二将生物安置在中央悬浮台上。菱形骨板在重力模拟器的作用下发出类似编钟的共鸣,羽状突起随着空气湿度的变化泛起虹彩。他取出基因图谱分析仪,淡紫色的雾霭立刻在仪器表面凝结成冰晶状的分子模型。数据显示这种生物的DNA链呈现双螺旋与西螺旋交替的结构,碱基对间还存在着某种量子纠缠态的化学键。
接下来的环境布置堪称精密的生物工程。王二首先启动全息投影系统,将运输舱内记录的雾霭浓度、气压波动和声波频率导入中央处理器。当虚拟环境与现实重叠度达到97.3%时,他打开了顶部的仿生天幕。那些由石墨烯与液晶聚合物制成的穹顶开始渗出淡紫色的光晕,模拟着目标生物栖息地特有的极光现象——不是地球常见的绿色极光,而是由高能粒子与稀有同位素碰撞产生的靛紫色辉光。
他蹲下身调整地面模拟器的参数,指尖拂过正在分泌类黏土物质的纳米机器人。这些银色的小型装置正在按照生物足印的拓扑结构重塑地形,每平方厘米的地表都精确复刻着原始栖息地的微地貌。王二注意到在东南角,有三枚羽状突起的断口正在地面形成独特的凹陷,于是将湿度调节器的阈值提高了0.7%。潮湿的空气让纳米机器人加速运动,它们吐出的纤维素物质立刻在凹陷处筑起微型洞穴,洞壁上甚至出现了与生物骨板相同的星芒纹路。
当全息投影与物理环境的契合度突破99%时,王二启动了最后的嗅觉模拟系统。七种不同浓度的芳香分子从天花板的微孔中渗出,混合成类似雪松树脂与海藻碘的复杂气息。生物背侧的骨板突然停止扭动,羽状突起以精确的17度角展开,开始有节奏地吞吐雾霭。王二的呼吸在防护面罩里形成细小的白雾,他看见那些雾霭在接触羽状突起的瞬间,分解成无数闪烁的光点,像是被拆解的星河坠落在生物表面。
他退出安全距离,启动环境自检程序。监控屏上跳动的数据显示:温度波动控制在±0.2℃,气压差维持在5帕以内,紫外线强度模拟误差小于0.3%。当生物开始用尾部骨刺轻敲地面,发出类似编磬的清脆声响时,王二知道这场长达137分钟的环境重建终于获得认可。他摘下沾满雾霭结晶的防护手套,指腹着运输舱外壳上凝结的六边形盐粒——这些来自异世界的矿物,此刻正在他掌心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
展览室的照明系统自动调暗,全息极光在穹顶流淌成液态的靛紫色。王二站在观察窗前,看着生物在模拟环境中缓缓舒展骨板,那些羽状突起与人造极光交织成不断变幻的几何图案。他忽然想起运输途中生物腹部出现的六边形斑块,现在那些斑块正规律地明暗交替,仿佛在用摩尔斯电码发送某种讯息。王二打开录音笔,将这段频率波动录入数据库,同时在备注栏写下新物种的编号:X-729,代号"棱辉"。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cKjj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