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6章 绣线缠冰融偏见 锡锤敲火破迷云

小说: 闽南玄音录   作者:冒火的东方
求书网 更新最快! 闽南玄音录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wAwww.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惊蛰过后,泉州府学的夫子们围着告示牌窃窃私语。新贴的《女学章程》边角还沾着浆糊,却被人泼了墨汁,"女子亦可习六艺"的字迹晕染成模糊的黑团。锦云攥着绣帕立在檐下,指尖的银针在晨光里泛着冷光——那是她连夜绣的女学徽记,凤凰纹样的金线上还凝着霜。

"凭什么女娃不能进学堂?"英梅的禅杖重重顿在青石板上,惊飞了檐角的麻雀。她怀里的爻爻正抓着她的衣襟,虎头帽上的银铃叮当作响。前日送孩子去私塾试学,先生竟说"女娃认字会克夫家",气得她当场把三五个迂腐书生堵在墙角。

灵素的药庐里,捣药声突然停了。她盯着药方上"女子不宜习医"的批注,将整张纸丢进药炉:"若不是当年十二金钗并肩抗邪,这些人早成了邪祟的下酒菜!"火苗舔舐着纸张,映得她腕间的护生镯泛起红光——那是用熔了邪器的金属重铸的。

打锡巷的铺子前,巧灵正教爻爻捏小锡人。小姑娘的手还不稳,锡水在模具里歪歪扭扭,却坚持要做个"会打拳的阿娘"。突然,隔壁王婶抱着孙子路过,撇着嘴道:"女娃摆弄这些,将来嫁不出去哟。"巧灵的刻刀"咔嗒"一声折断,爻爻却抓起锡锤,奶声奶气道:"我要学阿娘刻木偶,还要学阿婆打拳!"

婉音在南音阁抚琴时,弦上忽然凝了冰。她望着窗外飘落的柳絮,想起前日在茶肆听见的闲言:"十二金钗养个女娃,怕是要带坏风气。"指尖的旧伤突然发疼,却还是咬牙弹起新谱的《破茧调》,曲调里多了几分金石之音。

这日黄昏,开元寺的古榕下聚满了人。英梅赤着脚站在石台上,禅杖舞得虎虎生风,身后跟着一排扎着红头绳的女娃——都是十二金钗暗中教导的渔家女。爻爻举着巧灵新刻的小木偶,在队伍最前头蹦跳,护生镯上的十二道刻痕闪着光。

"看好了!"英梅突然将禅杖抛向空中,铜铃震落满树榕叶。女娃们齐声喝喊,摆出南少林的架势,稚嫩的拳脚带起风声。围观的人群先是愣住,随即爆发出喝彩。角落里,几个原本要把孙女送去缠足的老妇,悄悄松开了手中的布条。

锦云的绣架搬到了街头。她手把手教女娃们绣"百子千孙图",却故意将图案改成了十二金钗并肩御邪的场景。银针穿梭间,她对围过来的妇人笑道:"针脚里藏着乾坤,女娃手里的绣绷,也能守一方平安。"

当暮色漫过洛阳桥,灵素的药庐亮起暖黄的灯。爻爻趴在案头,歪歪扭扭地写着"女""学"二字,墨迹沾了满脸。灵素用毛笔给她点了个朱砂痣,笑道:"等你长大了,要让这泉州城的药箱,都姓'女'。"

是夜,十二金钗围坐在南音阁。婉音的琵琶声起,唱的是新编的《女儿颂》:"绣针能补千重锦,锡锤可敲万重山。"爻爻晃着小脚跟着哼,奶声奶气的调子混着南音,飘出窗外,惊起一片归巢的海鸟。远处,泉州城的灯火次第亮起,映着护生镯上的十二道光芒,宛如十二颗永不熄灭的星辰。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wAwww.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闽南玄音录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wAwww.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