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3章 绣线连襟承旧愿 锡火续焰照新程

小说: 闽南玄音录   作者:冒火的东方
求书网 更新最快! 闽南玄音录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wAwww.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元宵灯会上,泉州城的花灯如星河落地。锦云的绣坊前,女娃们踮着脚往灯笼上绣金粉,针脚虽稚嫩,却将"生女当如"西个字绣得棱角分明。冬铃坐在英梅肩头,虎头帽上的银铃随着她摇晃的小手叮当作响,不远处的阿霜正举着巧灵新刻的锡制莲花灯,烛火映得她脸颊通红。

"小心别烫着!"灵素端着姜茶挤过人群,药箱上挂着的香囊里,除了艾草还多了味新配的暖身草药。她望着冬铃腕间的护生锁,锁面的锡纹在火光中泛着暖意——那是巧灵特意将十年前南少林救下的弃婴所佩的铜铃熔铸其中,"这锁能镇百邪,也能续十年前的缘分。"

婉音的琵琶声从街头传来,弹的是新编的《护雏曲》。琴弦震颤间,爻爻举着写满算筹的灯笼跑过来,辫子上还沾着方才玩耍时的糖霜:"阿娘!我用算筹算出,咱们救下的女娃能凑成十二金钗啦!"话音未落,围观的百姓哄然大笑,几个曾嘲笑"女娃无用"的妇人,悄悄将怀里的女婴抱紧了些。

打锡巷的铺子内,巧灵正教女娃们熔锡。炉火映着她们专注的眉眼,有人铸小铃铛,有人打护生符。冬铃突然抓住她的衣袖,咿呀学语间,小手指向墙角的旧木偶——那是十年前英梅救下的弃婴离开时留下的,褪色的戏服上还绣着歪扭的"平安"二字。

深夜,十二金钗围坐在开元寺的古榕下。雅筑转动罗盘,青铜面映出"同人卦",指针稳稳指向女娃们居住的方向:"十年前种下的善念,如今长成了护佑的林。"她的指尖抚过罗盘边缘的刻痕,那是每次救下女娃时,英梅用禅杖敲下的印记。

英梅忽然解开衣襟,露出心口的旧疤——那是十年前为护弃婴,被山匪刀刃所伤留下的。"师父说慈悲要刻进骨头里。"她望着熟睡的冬铃,粗粝的手掌轻轻拭去孩子睫毛上的灯花,"如今这丫头的护生锁里,也有了南少林的火。"

锦云展开新绣的《护婴长卷》,绢布上十二金钗与女娃们的身影交叠:英梅舞棍驱邪,灵素悬壶济世,婉音抚琴镇魂,而最末处,是冬铃攥着锡铃、爻爻捧着算筹、阿霜抱着木偶的鲜活图景。绣线间藏着的金粉,在月光下连成十二道微光。

当更夫敲过三更,蟳埔渔村的码头上,不知谁悄悄挂起了十二盏锡灯。灯盏里的火苗映着海面,将"生女勿弃"的字样投在波浪上,随着潮声起伏。灵素将新配的驱寒药方贴在医馆门口,末尾特意批注:"此药不分男女,正如慈悲,不该有阴阳之别。"

婉音的琵琶声再次响起,这次是轻柔的《摇篮曲》。冬铃在她怀中渐渐睡去,护生锁上的锡纹与十年前的铜铃残片相触,发出细微的共鸣。十二金钗望着泉州城的灯火,忽然明白,她们护着的不仅是女娃,更是要让这闽南的天地,容得下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海风掠过洛阳桥,吹动桥头新立的木牌——那是女娃们用锡片拼成的告示,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若有女婴,此处有十二盏灯长明。"而在牌后,英梅的禅杖静静倚着,杖头铜铃缠着红绸,在夜色中闪着微光,守着这方渐渐改变的土地。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wAwww.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闽南玄音录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wAwww.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