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8章 余烬生春

小说: 铁马冰河照卿颜   作者:冒火的东方
求书网 更新最快! 铁马冰河照卿颜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wlAl0.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南京城的梧桐开始抽芽时,林若蘅在城西巷口支起了药摊。青竹帘上挂着褪色的虎头香囊,药碾子碾过当归的香气里,总混着若有若无的硝烟味。她的右手时常发僵——那是被松本美惠的武士刀划伤的旧患,阴雨天便会隐隐作痛。

"林大夫,给孩子抓副安神药。"戴斗笠的妇人掀开竹帘,怀里的婴孩正咬着块糖画虎头。林若蘅抬头的瞬间,目光定在对方袖口露出的樱花刺绣上。妇人慌忙缩手,却见她轻笑一声,从药柜深处取出个油纸包:"这是谢明远常喝的宁神茶,加了点桂花。"

妇人猛地抬头,斗笠滑落,露出松本美惠那张苍白的脸。她的樱花发簪早己折断,取而代之的是支朴素的木钗:"你明知我是..."

"那天在江里,是你把孩子推上舢板的。"林若蘅打断她,指尖抚过药柜上谢明远留下的怀表,表盖内侧的照片己被得发白,"人总要给自己留条活路。"

巷外突然传来梆子声。林若蘅的手一抖,药秤上的朱砂洒了半盏。七拐八绕的青石板路上,穿长衫的男人正用糖稀画着虎头,白围巾在风里扬起一角。婴儿突然咯咯笑起来,伸手去抓帘外的阳光,腕间红绳上系着的,正是谢明远最后的铜哨。

"还认得这个?"男人转身时,露出半边烧伤的脸。林若蘅的眼眶突然发烫,面前的"老汉"分明是本该死去的宋砚辞,只是他的金丝眼镜换成了粗布绑带,白大褂下隐约可见狰狞的疤痕,"病毒发作时太疼,就自己划了一刀。现在倒好,能睡个整觉了。"

药摊后的暗门突然发出声响。戴斗笠的老汉抱着孩子探出头,正是父亲当年的副官。孩子的小手正抓着本破旧的《长江水脉志》,书页间夹着的,是林若蘅母亲的玉兰发钗。"该换药了。"老汉嘟囔着,目光扫过宋砚辞腰间缠着的绷带——那里还渗着淡淡的樱花色。

入夜,林若蘅在油灯下翻看谢明远的日记。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半片糖纸,上面潦草地画着虎头:"等打完这仗,带你去看真正的长江。"她摸着胸口的虎符疤痕,那纹路早己淡成浅粉,却在心跳加快时微微发烫。

"在想什么?"宋砚辞的声音从窗外传来。他倚着老槐树,手里转着枚重新熔铸的铜哨,哨身刻着歪歪扭扭的"平安"二字,"紫金山的老槐开花了,一起去看看?"

林若蘅望着他袖口露出的烧伤疤痕,想起那日在密室,他扑向爆炸的樱花炸弹替她挡下碎片。药柜上的怀表突然发出咔嗒声,表盖弹开,露出背面新刻的字:"山河无恙,你我皆安"。

婴儿的啼哭打破寂静。林若蘅抱起孩子,发现他正盯着窗外的月亮咯咯笑。月光穿过虎头香囊的镂空,在地上投出斑驳的影子,像极了谢明远最后那封未寄出的信上,画的那只歪歪扭扭的糖画虎。

宋砚辞伸手逗弄孩子,腕间红绳不经意间与林若蘅的发带缠在一起。她没有躲开,任药香、糖香和槐花香混在一起,在春风里酿成新的故事。远处传来长江的浪涛声,不再是当年的呜咽,而是万千渔船归港时,此起彼伏的梆子响。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wlAl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铁马冰河照卿颜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wlAl0.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