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解放那日,林若蘅的药摊换上了新的青布帘。阳光透过虎头香囊的镂空,在药柜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她正往药罐里添陈皮,忽听得巷口传来熟悉的梆子声,三长两短的节奏让她握杵的手微微发颤。
"林大夫,抓副安神茶。"沙哑的嗓音裹着笑意。戴斗笠的男人掀开竹帘,白围巾的一角扫过药碾子。林若蘅抬头,正对上宋砚辞带笑的眼,他的金丝眼镜不知何时换成了黑框,镜片后的目光却比从前更温厚。
"又去江边了?"她瞥见他鞋上的泥渍,那是长江滩涂特有的黑泥。宋砚辞笑着点头,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糖画的甜香混着江水气息:"新学的花样。"展开来,竟是只衔着橄榄枝的虎头,尾巴蜷成个小小的"蘅"字。
松本美惠端着药碗进来时,正撞见这一幕。她如今穿着素色旗袍,发间木簪换成了林若蘅送的银柳。"孩子该换药了。"她将药碗递给宋砚辞,目光落在他袖口露出的疤痕——那道狰狞的伤己淡成浅粉,倒与林若蘅胸口的虎符疤痕相映。
午后的阳光正暖,孩子在老槐树下蹒跚学步。他手里攥着谢明远留下的铜哨,跌跌撞撞扑向宋砚辞时,铜哨清脆的声响惊起满树槐花。林若蘅靠在药摊门框上,看着宋砚辞张开双臂接住孩子,白围巾被风吹起,露出他后颈新添的虎头刺青——那是用中药颜料纹的,随着体温会透出淡淡的药香。
"在想什么?"宋砚辞抱着孩子走来,指腹轻轻擦去她鬓角的槐花。林若蘅望着他眼底的血丝,想起昨夜他守在熬药的灶台前,为了改良抗毒血清一夜未眠。记忆突然闪回紫金山的雨夜,他浑身是血却仍护着血清瓶,说:"我欠谢明远一条命,也欠你一个干净的长江。"
巷口突然传来喧闹声。几个解放军战士扛着测绘仪器经过,看见药摊上的虎头装饰,笑着喊:"这不是姚家的老纹样吗?咱们长江水雷排查队也用这个标记安全区呢!"林若蘅心头一颤,望向宋砚辞,正撞见他眼底的光——那是他们花了半年时间,与部队一起排查出的成果。
暮色渐浓时,林若蘅带着孩子来到江边。宋砚辞提着竹篓跟在身后,里面装着新采的艾草。江风卷起她的发梢,虎符疤痕在余晖中泛着微光。孩子突然指着江面笑起来,远处归港的渔船上,梆子声与汽笛声交织,惊起一群白鹭掠过火红的晚霞。
"看。"宋砚辞蹲下身子,从竹篓里取出个小陶罐。他揭开盖子,里面是用糖稀调制的颜料,正随着呼吸轻轻晃动,"等孩子长大,教他画真正的长江。"说着,他执起孩子的小手,在沙滩上印下小小的虎头。
林若蘅望着那枚虎头被潮水慢慢抚平,又在不远处重新浮现。宋砚辞的手不知何时覆上她的,掌心的温度透过虎符疤痕,暖到心口。江面上,最后一抹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与沙滩上的虎头重叠成新的纹样——那是属于新生的,带着药香与糖甜的,真正的守护印记。
(http://www.qiushuxsw.com/book/ewlAl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