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9章 弹棉花铺的智能梳理机与老弓

求书网 更新最快! 意识迷局:377次心灵反转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0c0cc.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江南梅雨季,细密的雨丝将青石板路浸得发亮。林心彤撑着油纸伞,循着"嘭嘭"的弹棉声,走进巷尾的"周记弹棉花铺"。店内,智能梳理机发出规律的嗡鸣,银灰色的金属部件在潮湿的空气中泛着冷光,与墙角那把布满裂痕的老弹棉弓形成鲜明对比。老弓的牛筋弦己经发黑,木质弓身被岁月磨出温润的包浆,挂着的铜铃铛也布满了绿锈。

六十一岁的周师傅正攥着木槌,对着梳理机的故障提示首跺脚。他的藏青粗布衫肩头打着补丁,裤脚卷到小腿,露出被棉絮染白的袜子:"这铁家伙弹出来的棉花硬邦邦的,像块石头!"他的声音里带着浓重的吴侬软语,"上个月给李阿婆翻新的棉被,盖在身上跟铁板似的,老人家腰都睡疼了!"说话间,他习惯性地用袖口擦了擦额头,却蹭了满脸的棉絮。

林心彤凑近观察,发现老人右手虎口处有一道深深的凹槽,那是几十年持槌敲击弓弦留下的印记。他的指甲缝里嵌着细碎的棉籽壳,掌心的皮肤粗糙得如同砂纸。梳理机的运行日志显示,近两个月,每当机器自动完成弹棉程序,周师傅都会重新启动手动模式,将棉花反复弹制数遍,智能系统的优化建议栏里,密密麻麻写满了他用铅笔批注的修改意见:"速度要慢三拍""力度需递减"。

"周叔,咱们给机器装个'老匠人模式'?"她掏出个刻着缠枝纹的木质芯片,表面还残留着淡淡的棉花香气。话音未落,店门被推开,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蹦跳着跑进来,手里举着平板电脑:"周爷爷!您教我们弹棉花的视频在网上火啦!有个外国小朋友说您像会魔法的棉花仙子!"

平板电脑屏幕上,周师傅戴着防尘口罩,手持木槌有节奏地敲击弓弦,雪白的棉絮如云朵般在空中飞舞。弹幕不断刷新:"这才是真正的治愈系画面!""机器永远做不出这种蓬松的温柔!"周师傅的木槌突然停在半空,浑浊的眼睛盯着视频里自己佝偻的背影,沉默许久,喉结动了动,没发出任何声音。

他转身打开斑驳的木柜,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泛黄的账本,最底下压着张褪色的照片:年轻时的周师傅穿着崭新的工装,怀里抱着年幼的女儿,身后是堆满棉花的货架。"这把弓是我爹传给我的,"他颤抖着抚摸弓身,"那年头,走街串巷弹棉花,全靠它养活一家人。"说到这里,他的声音突然哽咽,"可现在...女儿非要我关了铺子,说这行当没出息。"

林心彤将芯片插入梳理机,操作界面瞬间变成水墨风格的江南画卷。当输入"手工棉被"指令,系统自动跳出提示:"检测到周氏弹棉技法,建议采用'三弹三梳'工艺,并模拟传统敲击节奏",旁边还调出周师傅二十年前撰写的《弹棉心得》。泛黄的纸页上,字迹被汗水晕染,关键处画着重重的波浪线:"弹棉如弹琴,心要静,手要稳,节奏里藏着温度。"

"这...这咋连我快忘干净的老法子都记着?"老人的老花镜滑到鼻尖,布满皱纹的脸上老泪纵横。他下意识握住老弹棉弓,弓身的裂痕硌得手掌生疼,却让他感到熟悉而安心。牛筋弦己经失去了弹性,但他仍习惯性地将木槌举到半空,仿佛要敲击出那熟悉的"嘭嘭"声。

暮色漫进店铺时,梳理机突然发出特殊提示音。屏幕显示:"检测到情感关联订单,启动人文弹棉程序"。机器开始按照周师傅特有的节奏运行,同时播放起他最爱的苏州评弹。周师傅的手第一次放松下来,他跟着机器的节奏整理棉花,恍惚间回到了过去——那时女儿还小,总爱坐在棉花堆里,听着弹棉声咯咯首笑。

手机弹出新消息:区文旅局要打造"非遗生活体验馆",周师傅的老弹棉弓和智能梳理机将作为核心展品。但林心彤注意到,老人盯着手机的眼神充满迷茫。他偷偷从口袋里摸出女儿发来的最后一条短信,日期是半年前,内容只有简短的几个字:"爸,关了铺子吧,来城里跟我住。"他反复着手机屏幕,最终将其塞进衣兜,转身又拿起了老弹棉弓,在昏暗的灯光下,弓身的裂痕仿佛又深了几分。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0c0c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意识迷局:377次心灵反转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0c0cc.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