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2章 古戏楼的智能调音台与老胡琴

求书网 更新最快! 意识迷局:377次心灵反转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0c0cc.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西安城墙根下的易俗社古戏楼裹着层灰蒙蒙的晨雾,飞檐上的铜铃被寒风刮得叮当作响,声音里透着几分萧瑟。林心彤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楼梯上楼,腐朽的木板在脚下发出令人不安的呻吟。推开雕花木门的瞬间,一股混合着檀木、松香与陈年戏服樟脑味的气息扑面而来,智能调音台闪烁的彩光穿透厚重的幕布,与角落蒙着灰布的老胡琴形成奇异的对峙。胡琴的蟒皮表面泛着陈旧的油光,琴杆上被手指磨出的凹槽里,还沾着零星的松香碎屑,仿佛凝固了半个世纪的时光。

六十六岁的赵琴师正攥着琴弓,对着调音台的显示屏怒目而视。他褪色的藏青马褂袖口磨得发亮,肘部打着两块补丁,针脚歪歪扭扭,显然是自己粗糙的手艺。腰间系着的红绸带打着歪歪扭扭的结,边角己经起毛。"这铁疙瘩调出的音全是一股子电子味儿!"他浓重的秦腔口音震得戏楼梁柱嗡嗡作响,喉结上暴起的青筋随着话语颤动,"昨儿演《铡美案》,包青天的唱段让它调得跟鬼哭狼嚎似的!"说着,他抄起琴弓重重敲了下台面,惊得横梁上的积灰簌簌掉落,落在他稀疏的银发上。

林心彤凑近时,注意到老人右手食指关节严重变形,呈现出诡异的弯曲弧度,指腹结着厚厚的茧子——那是五十年拉琴留下的印记。指甲缝里嵌着暗褐色的松香,掌心有一道两寸长的疤痕,蜿蜒如蛇,边缘的皮肤微微凸起,是二十年前火灾中抢救老胡琴时被木梁烫伤的。调音台的维护日志显示,近三个月来,赵琴师每场演出前都要偷偷拔掉智能设备的电源,在后台用老胡琴给演员们单独吊嗓。设备故障记录里密密麻麻写着他的字迹:"音色失真""节奏紊乱",字迹因用力过猛,常常把纸页划破。

"赵叔,咱们给系统编个'老腔韵律库'?"她掏出个刻着云纹的檀木U盘,表面还残留着淡淡的木香,边缘因长期而温润。话音未落,后台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年轻的花旦小翠举着手机冲进来,戏服的水袖在身后翻飞:"赵师父!您教我们拉琴的视频在抖音爆了!播放量破千万,还有外国网友说要学秦腔!"

手机屏幕里,赵琴师坐在斑驳的太师椅上,银发在头顶晃出细碎的光。他眯着眼,枯瘦的手指在琴弦上翻飞,布满老年斑的手背上青筋暴起。琴弓与蟒皮摩擦出苍凉的调子,每一个颤音都像是从他胸腔里挤出来的。弹幕如潮水般涌来:"这才是灵魂的颤音!""智能设备永远拉不出这种沧桑感!"赵琴师的琴弓突然悬在半空,浑浊的眼睛盯着视频里自己青筋暴起的手——那只手曾在火灾中拼命护住老胡琴,留下了永远的伤疤。他的嘴唇微微颤抖,喉结上下滚动了好几次,才艰难地别开脸。

他转身打开雕花樟木箱,箱盖上的朱漆己经斑驳脱落,露出底下发白的木纹。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泛黄的曲谱,最早的一本封皮写着"民国二十五年手抄本",纸张脆得一碰就碎。最底下压着张黑白照片:年轻时的赵琴师穿着崭新的长衫,怀里抱着三西岁的女儿,小家伙扎着两个羊角辫,手里攥着拨浪鼓,笑得眉眼弯弯。身后是挂满戏服的木架,横幅上写着"易俗社新秀汇演"。"这胡琴是我师父临终前塞我手里的,"他着琴杆上的裂纹,声音突然发颤,枯树皮般的手指抚过琴杆上"正德年制"的刻字,那里的包浆比别处更亮,"那年他说,琴音要像黄土高原的风,得带着骨头里的劲儿。"老人的拇指无意识地蹭着刻字,仿佛在抚摸一个沉睡的老友。

林心彤将U盘插入调音台,界面瞬间变成古朴的戏曲脸谱样式。当输入《三滴血》选段,系统自动跳出提示:"检测到赵氏拉弦技法,建议采用'三揉三滑'指法,结合老琴共鸣频率",旁边还调出赵琴师三十年前手写的《秦腔配乐心得》。泛黄的纸页上,墨迹被汗水晕染,关键处画着重重的红圈:"哭腔要颤在第七根琴弦",字里行间还夹杂着用铅笔写的批注,比如"阴雨天气需调松琴弦"。这些笔记的空白处,偶尔能看到稚嫩的铅笔字,是女儿小时候偷偷画的小花和笑脸。

"这...这连我藏在琴筒里的笔记都翻出来了?"老人的老花镜滑到鼻尖,布满血丝的眼睛泛起泪光,顺着皱纹的沟壑缓缓流下。他下意识握住老胡琴,琴弓的马尾己经稀疏,有些地方甚至打了结,但琴杆缠着的红布条依旧鲜艳——那是女儿十岁时用红头绳系上的,如今布条边缘己经起毛,却被他视若珍宝。记忆突然翻涌,女儿高考那年,他为了给女儿攒学费,在暴雨天背着胡琴走街串巷卖艺,琴弦断了三根,嗓子也喊哑了。而女儿考上大学后,却再也没接过他递来的胡琴。

暮色漫进戏楼时,调音台突然发出特殊提示音。屏幕显示:"检测到情感关联曲目,启动人文演奏模式"。设备开始模拟老胡琴的共鸣频率,广播里响起赵琴师年轻时录制的《辕门斩子》选段。熟悉的旋律让老人浑身一震,他的手第一次放松下来,跟着旋律拉动琴弦。琴弦发出的声音不再是电子合成的冰冷音调,而是带着松香气息的醇厚音色。恍惚间又回到了从前——那时戏楼里座无虚席,叫好声、鼓掌声、胡琴声响成一片,女儿就坐在台下第一排,眼睛亮晶晶地望着他,手里还举着给他加油的牌子。

手机弹出新消息:省文旅厅要将戏楼改建为非遗数字传承基地,赵琴师的老胡琴和智能调音台将作为镇馆展品。但林心彤注意到,老人盯着手机的眼神充满痛苦。他偷偷从怀里摸出一张泛黄的信笺,日期是五年前,上面只有短短一行字:"爸,我在深圳当程序员,再也不想碰秦腔了",字迹被反复揉搓,有些地方己经模糊不清。此时,智能调音台的彩光照在老胡琴上,蟒皮表面的纹路仿佛在光影中扭曲变形,与老人微微颤抖的身影,在空荡荡的戏楼里交织成一幅苍凉的画。而后台传来的老挂钟报时声,惊得角落的老胡琴琴弦微微震颤,似有若无的琴音,在寂静中渐渐消散,只留下老人独自坐在戏楼中央,像一尊凝固的雕像。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0c0c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意识迷局:377次心灵反转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0c0cc.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