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食堂内,饭菜的香气与往日的油腻浑浊截然不同。地面光洁如镜,几乎能映出人影,餐桌擦拭得一尘不染,整齐排列。打菜的窗口前,工人们自觉排队,秩序井然,不见了往日的喧嚣与插队。每个人碗里的菜,分量足,油水也比从前好了太多。
“哎,杨厂长,你们这食堂,真是大变样啊!”一个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的干部,对着身边的杨厂长赞叹。他叫王建国,是兄弟单位后勤科的科长,今天特地带队来取经。
杨厂长嘴上谦虚,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哪里哪里,都是何雨柱同志的功劳。我们就是给他提供了个平台,让他施展拳脚。”
说话间,一行人走到了后厨门口。后厨之内,更是另一番景象。厨师们各司其职,动作麻利,却不显慌乱。案板锃亮,炊具摆放有序。墙上贴着新制定的规章制度,条条框框,清晰明了。
何雨柱正站在一口大锅前,手里拿着长柄勺,指挥着火候。他没穿那身油腻的厨师服,换上了一件干净的白大褂,头发也梳理得整整齐齐。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眼神却锐利,扫过每一个角落。
“小李,土豆切丝,不是土豆切块,下次再错,自己去把制度抄十遍。”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威严。
被点名的小李一个激灵,连忙点头。“是,何师傅,我记住了!”
旁边一个胖乎乎的厨师,是之前跟何雨柱不对付的刘岚。此刻她正卖力地翻炒着锅里的菜,额头上渗着汗珠,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何雨柱的管理手段,她是真的领教过了。
杨厂长带着参观的人走进来,笑着介绍。“这位就是我们的食堂主任何雨柱同志。”
王建国走上前,主动伸出手。“何师傅,久仰大名啊!你们厂的食堂,现在可是我们整个系统的标杆了!”
何雨柱与他握了握手。“王科长客气了,欢迎各位。”不卑不亢,从容淡定。
王建国也不兜圈子,首接问出了心里的难题:“何师傅,我们那食堂最头疼的就是‘跑冒滴漏’,这剩菜和边角料,每天都对不上数,您这儿是怎么管的?”
何雨柱指了指墙上的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字清晰地记录着每日的进出库数据。“剩菜有剩菜的用处,猪骨头能熬汤,菜根能腌咸菜。至于边角料,每天出库多少,下锅多少,产出多少,都有台账。谁的案板上不清不楚,谁就得说个明白。不是我信不过大家,是厂里的粮食,一粒都不能糟践。”
这番话说得干脆利落,在场的几个领导听得连连点头。这法子简单粗暴,却最有效。
另一个领导看着案板上堆积如山的土豆,问道:“何师傅,这么多土豆,忙得过来吗?”
何雨柱看了一眼旁边正在埋头削皮的几个帮厨。“以前忙不过来,现在能。”他拿起一个刚削好的土豆,“我让他们比赛,谁单位时间内削得又多又好,月底有奖励。谁要是磨洋工,浪费严重,那就得扣奖金。现在他们削一个土豆,比给自己媳妇儿剥鸡蛋还用心。”
这话一出,连杨厂长都忍不住笑了。几个帮厨听见了,手上的动作更快了。
中午,工人们陆续前来就餐。看到厂长陪着外单位的领导也在食堂,都有些好奇。当他们看到焕然一新的食堂环境,吃到可口的饭菜时,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柱子哥,现在这食堂的菜,真是越做越好了!”一个相熟的年轻工人,端着饭盒,笑着跟何雨柱打招呼。
何雨柱点头回应。“好吃就多吃点。”
工人们的认可,比任何表扬都让他觉得实在。
送走了心满意足的参观团队,杨厂长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柱子,干得不错!厂里准备给你报功,评选市里的先进工作者,你小子可得给我争口气!”
何雨柱脸上依旧平静。“谢谢厂长。我会努力的。”
杨厂长走后,食堂渐渐安静下来。何雨柱独自坐在自己的小办公室里。这里原先是个杂物间,被他收拾了出来。一张旧书桌,一把椅子,简单却整洁。
【叮!】系统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食堂管理初见成效,权威树立成功。】【奖励:“战略影响力”提升。】
何雨柱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叩击。战略影响力?
他能感觉到,随着他在食堂地位的稳固,一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门路,似乎也渐渐向他敞开。比如,食堂每日大量的食材采购,这里面的说道可就多了。再比如,一些紧俏物资的调配。这些,都是无形的资源。
以前他只是个厨子,最多在西合院里耍耍威风。现在,他开始真正接触到权力的边缘。
食堂的成功,只是第一步。他的目光,投向了窗外。轧钢厂的天空,似乎也比西合院那片天,要广阔得多。
他会满足于此吗?
何雨柱的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他拿起桌上的采购单,仔细看了起来。那上面每一个数字的跳动,在他眼里,都可能意味着一次新的机会。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AucKc.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