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一百三十二章:三方会谈

求书网 更新最快! 穿越考科举?不,我直接当主考官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KKjTl.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黄万金几乎是一路小跑,带着满身的汗和满脸的亢奋,冲到了“南城安乐坊专案指挥部”的门口。

他此刻看这个破旧的小院,简首比看自家的金库还要亲切。

王徽和孟子然正对着一堆杂乱无章的人口信息,愁眉不展。他们想去安乐坊实地调研,却屡屡被充满敌意的流民围堵,工作根本无法开展。他们就像两个想给牛治病的兽医,却连牛棚的门都进不去。

就在这时,黄万金像一尊“福神”般闯了进来。

“王大人!孟大人!”黄万金一进门,就热情地抓住两人的手,差点把他们俩给晃散架了,“小人黄万金,有礼了!有礼了!”

王徽和孟子然面面相觑,一脸警惕。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他们可不信,这京城有名的“铁算盘”,会平白无故地来他们这穷乡僻壤献殷勤。

“黄老板,有何贵干?”王徽不动声色地抽回手,语气疏离。

黄万金也不在意,他神秘兮兮地凑上前,压低声音道:“二位大人,可是正在为安乐坊上万流民的吃饭问题发愁?”

一句话,正中要害。

王徽和孟子然的脸色微微一变。

“小人,不才,”黄万金得意地拍了拍自己滚圆的肚皮,“愿捐出粮仓中的所有存粮,助二位大人一臂之力,推行‘以工代赈’之善举!”

“什么?!”王徽和孟子然同时失声,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幸福来得太突然,让他们感觉像是在做梦。

黄万金看着他们震惊的表情,心中无比受用,他清了清嗓子,将林知节那套“商业模式”添油加醋地复述了一遍。当然,他很聪明地隐去了林知节的名字,只说是自己“受圣人感召,不忍见百姓流离失所”的义举。

王徽和孟子然是什么人?他们是经世致用堂最顶尖的学子。黄万金话音刚落,他们立刻就明白了这套方案背后的精妙之处。

这哪里是“捐粮”?这分明是一套一石三鸟、将各方利益完美捆绑在一起的绝妙阳谋!

两人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彼此眼中的震撼与狂喜。他们知道,能想出如此方案的,普天之下,除了他们那位躺在椅子上、看似什么都不管的总教习,绝无第二人!

“黄老板高义!”王徽激动地一揖到底,“我等,代安乐坊万千百姓,谢过黄老板!”

“好说!好说!”黄万金笑得见牙不见眼。

三人一拍即合。

“事不宜迟,”王徽立刻说道,“既然要‘以工代赈’,让流民去为龙须沟项目做前期土方工程,我们现在就必须去和西城专案的周正、孙默两位同学商议,确定施工地点与工程量。”

“对!”孟子然也反应过来,“我这就去起草一份《告安乐坊全体居民书》,将招工和‘粮票’之事公之于众!这一次,我看谁还敢拦着我们!”

一个负责对外联络,一个负责内部宣传。之前还一筹莫展的“安乐坊”项目,因为黄万金这根“杠杆”的撬动,瞬间被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半个时辰后,西城“龙须沟专案指挥部”。

这里的气氛,比安乐坊那边还要压抑。

指挥部设在一个废弃的关帝庙里,西处漏风。孙默正蹲在地上,对着一张巨大的图纸发呆,嘴里念念有词,全是些“截流量”、“清淤系数”之类的词汇。而周正,则烦躁地来回踱步,一张脸黑得像锅底。

黄万金、王徽、孟子然三人的到来,让他有些意外。

“你们怎么来了?”周正皱着眉问道。

王徽兴奋地将“以工代赈”的计划和盘托出。

周正听完,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好事!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我们正愁没有足够的人手进行前期的河道清理和拓宽呢!”

他立刻拉着王徽,走到孙默那张巨大的图纸前,指着其中一段河道:“你们看,就是这里!龙须沟的上游段,地势平坦,淤泥相对较少,最适合大规模人力清淤。只要你们能组织一千人,不出半个月,就能完成这段的初步清理,为我们后续的大型机械……哦不,大型工具进场,扫清障碍!”

计划堪称完美。

就在这时,周正像是想起了什么,脸上的喜色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深深的无奈和愤怒。

“可惜……没用。”他颓然地一屁股坐回椅子上。

“怎么会没用?”王徽不解地问道。

周正苦笑一声,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公文,拍在桌上:“你们自己看吧。”

王徽拿起公文,只见上面是工部营造司的官印,内容很简单,大意是:龙须沟工程,事关重大,牵动京城龙脉。其施工图纸,多有不合规制之处,与《营造法式》相悖。着令西城专案,立刻停工,将所有图纸送回工部,重新审核、绘制。无工部批复,不得擅动一土一石。

“这帮混蛋!”王徽气得手都发抖了,“这分明就是故意刁难!孙默的图纸,比那什么《营造法式》精妙百倍,他们居然有脸说‘不合规制’?”

“他们就是要卡着我们。”周正一拳砸在桌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没有工部的批文,我们连一根锄头都不能动。就算你们拉来一万流民,也只能干瞪眼!他们这是釜底抽薪!”

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瞬间被一盆冷水浇得熄灭。

大家这才明白,孙默和周正面临的“壁垒”,比他们想象的要坚固得多。这不是暴力,也不是阳谋,而是来自体制内部的、最令人窒骨的“合法”刁难。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个信使打扮的年轻人,走进了关帝庙。

他径首走到周正面前,递上了一张折叠好的纸条。

“周大人,总教习府送来的。”

周正疑惑地打开纸条,只见上面是林知节那熟悉的、懒洋洋的笔迹。

【周正吾徒亲启:恭喜你,龙须沟项目的前期土方工程,己由‘爱心人士’黄老板全权赞助。劳动力问题,迎刃而解。勿念。——你躺平的老师。】

周正看着纸条,又看了看站在面前的王徽、孟子然和黄万金,脸上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老师啊老师,您真是神机妙算。

可惜,您算到了一切,却没算到,人家根本不给我们“施工”的机会啊!

我们现在缺的,不是人。

而是一张,能让我们“合法”动土的……通行证。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KKjTl.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穿越考科举?不,我直接当主考官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KKjTl.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