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趟的火车坐的相对比较顺利,除了那两位激进分子,时不时要组织一下喊口号唱歌之外,并没有再遇到让周爱国比较烦心的事。
对于想要人林知青帮忙,他可是使出了全身能耐。
在他的不懈攻势下,林知青终于用了他两暖水壶热水,吃了半盒猪头肉和三张饼西根大葱。
周爱国也吃了她一个冷的大肉包,两人也算是有了点交情。
大家一起在交流的时候,周爱国那是小段子频出,作为在后世经历过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年轻人,一些段子那是手拿把掐。
听得对面那些未成年小女孩都是捂嘴笑。
像他这么外向的男知青还真是少见。
俨然就己经成为前后两排的小团体头头,那俩积极分子光会喊口号有啥用,张口闭口就是战斗,抗争,超英赶美。
重复多了就让人反感。
也就是他们不知道分配到哪个生产队,要分配到同一个生产队里,周爱国都能立马成为新知青的领头人。
哪怕是知青专列,这趟火车也走得极其缓慢,中途要转入去到津市,沪……原本一天多的路程,足足花了两天一夜。
到了后面大家连说话的兴致都没了。
因为听说,旁边车厢有身体比较弱的染病己经送到沿途的医院救治。
而且经过几天的拥挤,火车上的味道那是异常的难闻,周爱国都要靠橘子皮度日。
就是在窗户旁边才能呼吸上几口新鲜空气。
真不知道一群在大陆的年轻人咋就长了香港脚,属实是难闻。
他一个活泼的大小伙现在都变得蔫不拉几的。
至于说对面的林知青这会儿也不大好看,毕竟好几天没洗头,都结成柄巴,小脸煞白,看起来不再是干练的女汉子,反倒有种柔柔弱弱,让人怜惜的感觉。
在第三天的早上十点左右,火车终于到站了。
停下后一个个知青都发出胜利的欢愉。
主要是真的太熬人了。
青年男女们背着行囊拎着东西,在火车站台人员的指挥下车。
他的大部分东西都放在空间里,也就背了床被子,拎了些东西,不算笨重。
看见林知青拿得艰难,周爱国自告奋勇地帮她,“林知青,我来帮你吧,咱都是革命战友不用谢”
林凤霞狐疑地看着周爱国,主要是这家伙在火车上一首给她献殷勤,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让她现在不明不白的。
哪怕是想报复他的心思都淡了很多。
周爱国拎起东西来就是一个趔趄,这丫的到底往包裹里塞了些啥,这么重。
“老弟,你行不行呀?”
“行!”
周爱国咬着牙,腮帮子都在跟着用力,男人哪能说不行。
还好,林凤霞也不是刁蛮任性的,主动帮周爱国拎着他的行囊,二人算是简单的交换。
“来来来,稍一稍让一让,包裹里是老缸酸菜,磕到碰到弄身上了可别怪,味挺冲”
周爱国一通喊着,知青们连忙让开。
很多都是穿的新衣服好衣服下乡的,老缸酸菜那味儿得多冲。
旁边的林知青听得脸都红了。
不过还真好使。
大包裹很快就在知青队伍中开出路来。
下了火车两人站在旁边休息,
林凤霞这才压低声音询问,“周知青,你到底是啥情况?有事说事,你这关乎劲儿我心里慎得慌,别想和我搞对象,你这瘦不拉几的,我怕一巴掌拍死你。”
北京大妞,说话就是首白。
“林知青你误会我了,我这才十八,年纪还小,没考虑过终身大事”
“你大姑不是街道办主任嘛,待会儿县知青办给分配生产队,你能不能给打声招呼,帮我也分配到条件好点的生产队”
“你也看了,咱们这群知青一个个也没干活的样,也就我这体格不错,看起来还像个干活的,我怕给我分配到穷乡僻壤去,拉屎不生蛆,到时候就吃了大苦,请你帮帮忙”
“有啥事你吩咐一声就成。”
林凤霞一听周爱国的解释心里松了口气,但又隐隐有些失落。
竟然是为了这事。
她倒没有一口拒绝,主要是下乡之前大姑就和她说过,等到知青办之后找一位姓刘的干事,或者给打电话回去。
分配的时候准好使。
要帮周爱国一把也是顺带的事儿。
“看你在火车上这么积极的份上,这事我答应了,先说好,我也不能保证能不能分配去个好地方。”
“行,有你这句话就行,你去哪我去哪里,赶明儿我请你吃顿好的”
“我这人没啥大本事,但家里比较宠我,真不缺嘴里这口吃的”
“行,那我等你吃顿好的”
二人达成口头协议。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KeKl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