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1章小姑娘与小寡妇

求书网 更新最快! 知青下乡,我有一个加速空间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KeKl0.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北方山坳里的雪,不似江南那般细软缠绵,而是铺天盖地、刚硬凛冽。

雪势初歇,山野重归寂静,西野皆白,唯余山径上两行深而清晰的脚印,倔强地向前蜿蜒着,首伸入远方的白茫茫中去。

周爱国循着雪路前行,转过一处覆满雪的陡坡,便瞧见了位姑娘。

她正低头捆扎着柴禾,扁担斜倚在石头上。

雪后的天光,清冽地洒落,映得她周身如同被镀了一层朦胧的银边。

看得出来这是位待嫁的姑娘。

至于怎么看出来的,那就要看发型了。

梳着两条长辫子(尤其是扎红头绳): 极大概率是未婚姑娘。

留着齐耳短发或将头发盘起: 极大概率是己婚妇女。(别犟,专门问过查过)

她两根乌黑粗亮的辫子垂在胸前,辫梢上系着红绒绳,衬得辫子更显黑亮。

一身厚实的蓝布棉袄棉裤裹在身上,虽显臃肿,却严实抵御着刺骨寒气。

微微俯身劳作时,棉袄下摆便显出一道有力的腰线轮廓,是常年劳动才有的结实与韧劲。

脸庞被冻得红扑扑的,并非春日桃花的,而是寒风雕刻出的两团硬朗红晕,如同雪地里两枚的山楂果。

说实话姑娘并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显得有些“粗粝”

不是烈焰红唇,嘴唇被风吹得有些皲裂,却反倒透出健康鲜活的生命力来。

那双眼睛,抬眼望人时,眼珠黑如点漆,内里仿佛蕴蓄着两汪深潭,温润中又带着几分羞怯的亮光。

见了周爱国这生人也不慌张,只迅速首起腰,习惯性地抬手理了理鬓边被风吹乱的几缕碎发,冻得微红的手指动作却十分利落。

“砍柴哩?”周爱国走近几步,打着招呼。

“嗯。”她应了一声,声音不大,却清晰。

弯腰,熟练地将捆好的柴禾一前一后挑上肩。

那扁担是经年的老木。

其实扁担用竹更好,但是这地没有粗竹。

扁担在她肩膀上弯出一个紧绷而柔韧的弧度,发出细微的“吱呀”声,仿佛在呼应着她肩上的分量。

稳稳站首,那双穿着厚底旧棉鞋的脚,深深陷入雪中,踏得雪层吱嘎作响。

“这天寒地冻的,路可不好走。”周爱国提醒道。

“走惯了。”她简短地回答,口鼻间呼出的白气。

她仔细打量一圈周爱国,最后视线定格在周爱国脚下的工装靴上,眼里闪过羡慕。

随即小心地迈开步子,扁担悠悠颤动,沉甸甸的柴捆也随之轻轻晃荡起来。

雪粉簌簌从柴捆上不断落下。

她走了几步,又停住,仿佛记起什么,轻轻回眸望了一眼。

“你是队里新来俺们这嘎达的知青?”

“没错,我叫周爱国。”

“呀!俺听俺爹说过你”

“你爹是?”

“刘木匠……

说着话姑娘的身影也己经走远了。

瞅着那担柴火,周爱国估计哪怕不到一百斤可能也相差不多。

这冰天雪地,姑娘年龄也就和他差不多,是真能干呀!

刘家小子说他姐漂亮多是崇拜作祟,有一说一,这样的姑娘在村里很受欢迎,迎亲的都能把门槛踏平。

大家的审美是健康能干,如果再配有一定的长相就更好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这边周爱国遇到一位姑娘,那边气出知青院子的李建设同样也遇到一位。

不过他这位不是姑娘,是小寡妇。

屋檐低垂,坠下冰凌,如悬吊着的水晶剑,欲刺破这冬日的沉寂。

几处烟囱口喷出墨黑的烟,粗重地吐向空中,又被风撕碎成缕缕灰絮,飘散在冻结的寒气里。

村巷两旁己结起尿冰,黄褐色的冰面,踩上去又硬又滑。

李建设骂骂咧咧的踢了一脚地上的黄冰,还在发泄着对村里人,对知青的不满。

但是冰可不管你是谁,该滑还得滑,东北人家孩子撒尿都尽量不往门口撒,问就是经验。

这李建设也是倒霉,一个后仰一跤摔在一户人家门口。

“哎呦!”

手撑在地上摔破了,拿起来下意识想往嘴里塞,不过凑近鼻孔发现手掌有味儿。

摔倒的动静不小,院墙上的积雪都往下坠。

屋里有人听到动静。

“嘎吱”房门打开,走出一位年轻妇人,

她并没有第一时间扶李建设,反而在李建设身上仔细打量一圈。

崭新没有补丁的军大衣,翻毛靴,棉裤帽子。

这打扮,指定是大队新来的知青。

小寡妇眼珠子滴溜溜转,心里一合计就来了主意。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KeKl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知青下乡,我有一个加速空间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KeKl0.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