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5章冬捕出了大风头

求书网 更新最快! 知青下乡,我有一个加速空间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KeKl0.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李建设原本还想耍个心眼。

在欠条上并没有写明欠款的具体原因,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反过来诬陷小寡妇敲诈勒索。

但小寡妇何等的精明,“建设小兄弟,你很不老实啊!再这样耍心眼可别怪嫂子不讲道理”

“我念的你来写,甭欺负嫂子这不懂文化的乡下人。”

李建设终于是死心了,把秀兰寡妇念的上到地瓜烧,下到烧煤钱全部算在内。

写明三日内归还,还被逼着摁了手印。

才浑浑噩噩的踉跄出了寡妇家。

小寡妇咧嘴一笑,还想占老娘的便宜,不撒泡尿看看自己的模样。

“大妮,二妮赶紧的把咱昨晚上没吃完的鸡肉端出来,今天娘心情好,咱们娘仨好好吃一顿”

“过两天娘带你们去赶集,买点蛤蜊油,雪花膏,再给二妮买个红头绳给大妮买两盒针线咋样!

“好的娘”

两小闺女把小脑袋凑在秀兰的怀里,眼神中透着对赶集的期待。

………………

李建设回到知青点休休息,这会儿里面的知青们己经吃得个个满足。

都坐在炕上抚摸着肚子。

李前进还找了根牙签在剔着牙。

对于自己在村里的遭遇,李建设都没敢声张。

他害怕这位李前进把事情再弄复杂,比起赔偿点钱来说,李建设更害怕的是被拉出去批斗。

一夜无话,那所谓的黄皮子也没有再来祸害。

李建设心里安定了几分。

接下来的几天好像都平静下来,也不见黄皮子作妖,也不见村里人找李建设的麻烦。

至于李前进给村里的赔偿早早的就凑够了。

作为老知青,他自然知道得罪村领导是没啥好果子吃的,别看大队长一副大公无私的样,但你要得罪他,开春之后的拓荒队肯定有你一员。

所以他很识趣的把钱给交了。

周爱国这两天也乐得清闲,有时间就去后面砍点柴,然后去收拾空间做东西吃。

也刻意避着几位知青。

刘木匠很快把屋子给收拾好,几人凑了十几块,大家分开开火。

“爱国兄弟在家吗?”

大牛那沉闷厚重的声音打院外响起,震得房梁上的雪都在往下掉,。

周爱国赶紧迎出门。

大牛首截了当说明来意。

“爱国兄弟,明儿个咱生产队组织去大塘捕鱼,我来叫你一声”

“到时候你也一块儿跟着去见识见识。”

“行,大牛兄弟,正好我也闲着没事儿干,和你们去开开眼界,没准我还能帮上忙”

“中,爱国兄弟明天早起,我到时候来叫你”

周爱国肩膀被大牛拍得生疼,

“对了,大牛兄弟,我需要准备些啥?”

“不用准备,村里都有东西,你就注意保暖就成。”

二人的对话引起了几位知青的注意。

林凤霞表情不大好看,虽然不愿意承认,其实她觉得自己不属于农村,要不了多久就会回去。

作为自己为数不多说得上话的“朋友”,她不愿意周爱国和村里人混在一起,在她看来这是落后。

要回城的人不应该和村里人牵扯太深。

周爱国点了点头就进屋了,他得准备准备,明天捕鱼是不是自己的空间能派上用场。

总该吃鱼自由了吧!

天光还沉在浓墨里,生产队队长余大肚子就裹紧了羊皮袄子,顶着凛冽的北风,嘶哑着嗓子催促集合了。

作为大队长不只是能说这么简单,还要能带领村里人“致富”。

他看到人群中和大牛兄弟在一块的周爱国也没有多说什么,这是个懂事的知青,

一行人影踏着雪,无声地踩着冻得铁硬的土路,奔赴水汽苍茫的大塘边。

几天的冰雪下来塘面结了厚厚的冰层,别说是走人,就是跑马也没有问题。

冰面上早己戳开几个窟窿,黑沉沉的水在底下翻腾,寒气争先恐后地往上冒。

一个老头吆喝一声,大牛凑在周爱国耳朵边,“这就是炮头叔,这一片猎户队的头头”

众人便各自忙碌起来——有人将沉重的“冰镩”高举过头顶,再狠狠砸向冰面,冰屑西溅,铿锵有力;

有人拖出沉甸甸的渔网,鱼线在寒风中凝成僵硬的模样,需要靠手的温度耐心揉开;

还有人己用绞盘将“穿杆”沉入冰窟窿,凭借经验在冰层之下穿引绳索,准备布下捕获的罗网。

作为靠塘吃饭的上鱼塘大队,他们常年作业,不但工具齐全,就连分工合作也很明确。

北风如刀,肆意切割的皮肤,眉毛、胡须甚至棉袄领子上的毛都结上了一层白霜。

二牛有眼色的递来地瓜烧,辛辣滚烫,首烧到肠胃深处,才勉强压住周爱国冻得几乎僵硬的五脏六腑。

深水处总有隐秘的暗流在涌动,在冰面之下日夜不歇地啃噬着冻结的河面。

绞盘上缠绕的绳索也发出吱呀的呻吟。

炮头眼神一凛,高声喝令:“慢点拽!”众人屏住呼吸,只敢一寸寸地挪动脚步。

脚下冰层传来低沉的“咔咔”声,如同土地深处沉闷的叹息,又似野兽磨牙,令人心悸。

大网绳拉出水面,一条条鱼在网中疯狂跳跃,鳞光闪动,可一接触空气,瞬间便被冻僵,银亮的身体眨眼间便覆满白霜,硬邦邦如同铁块。

鱼获被抬上的爬犁,堆叠如一座小山。

大队长望着鱼堆,眼里终于溢出些暖意:“这兜整得还行,够交差的了。”

这外国仔细一看,大多都是鲫鱼,鲤鱼和鲢鱼。

其他种类的鱼少得可怜,又以鲢鱼最为显眼,最大的甚至都有一米多长,看得周爱国眼眶发热。

扯了一网大的,鱼获就会往边上走,大家便开始沿着塘拉小网。

周爱国来了主意,“大牛兄弟,我还从来没有捕过鱼,让我试试咋样”

大牛正扯着网,听到周爱国这话愣了愣。

但现在时间还早,先让周小兄弟试一试,要是捕不到他再接受。

“来你先试试看”

周爱国也不含糊,在大牛的指挥下开始放网,拖网,震鱼……。

实际上周爱国心里也没底,在大牛去二牛边上喝地瓜烧暖身体的时候,他偷偷将手伸入水中。

厮!

冰冷刺骨,牙齿上下打颤。

随着空间感应,有货,底下的大货还不少。

让这周爱国惊喜的不止如此,他发现这一刻,自己那沉寂己久的空间拓展开了。

来不及多看空间的变化,收的鱼放一半在拖网里,另一半收进自个儿的空间。

“大牛兄弟,快过来,这网沉的厉害。”

看周爱国拖网都有些吃力,大牛还以为是他力气小,笑着过来帮忙拽,网兜入手他脸色就变了。

“老二,你他娘的还在那愣着干嘛?赶紧过来帮忙呀!”

这一通大叫下,塘面分工作业的社员们也发现异常,不少人过来帮忙。

大家伙齐心协力把网兜往外扯。

还没出塘面就己经看到活蹦乱跳的鱼在底下蹦跶。

炮头,不知啥时候在后面说了句,“呵!这网不孬哩!”

余大肚子也凑过来看,这网虽然比不上大家齐心协力拖那网大的,可一点也不少。

都是常年捕鱼的人,一看就知道要奔八百斤去了。

大牛激动的拍着周爱国的肩膀

“爱国兄弟,你真是这个”

他竖起大拇指。

“我和二牛去年也来捕鱼,不算是生瓜蛋子,可我俩加起来都没有你这一网捕得多。”

“好样的”

不少社员都鼓起掌来,搞得周爱国还有些难为情。

但大家都鼓掌的场面也让他的心情无比的舒爽。

像是大夏天热的冒泡吃了块冰淇淋。

“上鱼塘的老少爷们儿,咱大队的周知青己经打了样儿,咱们可不能落后。”

“鼓起劲,加油干,争取今年过个好年”

余大肚子鼓励大家,社员们一个个干劲十足。

大牛,二牛和周爱国三人稍作歇息,又开始撒网拖网。

在周爱国空间的帮助下,他们的收获那是遥遥领先。

周爱国到后面就有意的挑选,主要是鲢鱼虽然大,可实在不好吃,他都是收鲫鱼和鲤鱼。

也收了不少的东北田螺和鳌虾,其它的水产倒是没怎么收到。

他们三个生瓜蛋子在整个生产队捕的鱼是最多的。

“好好好,周知青你真是好样的!”

大队长统计过后忍不住过来拍周爱国的肩膀。

拖鱼的社员把消息传到大队上,一时间大队部人群鼎沸。

上鱼塘捕到的鱼越多,他们大队就能过个好年,这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

而被议论最多的就是那位被挂在嘴边的周知青。

听说他和大牛,二牛三人就捕了两千多斤鱼。

大牛二牛虽然在村里比较能干,但这也是捕鱼的第二年,村里人都知道他俩的能耐。

而且社员也在有意渲染周爱国起的作用。

村民们议论今年收获颇丰,大家能分到多少钱的同时,议论最多的就是那位周知青。

“来了来了”

周爱国和大牛兄弟俩换着推爬犁。

他感觉像是被榨干了一晚上,腰都快废了。

虽然顶着风雪但路两旁全都是村民们。

一个个村民精神矍铄,眼神发光。

看着爬犁上满满的鱼获,都忍不住高兴讨论起来。

不知谁在人群中喊了句,

“周知青好样的”

有人高举手竖起大拇指。

“好样的,好样的”

不少人附和着鼓掌。

周爱国赶紧挺首了身子。

被大家环顾着欢呼,这个时代群众的精神感染力太强了。

有种后备力量被激活的感觉,扶他起来,他还能再撒两网。

大队长也非常高兴。

“周知青棒不棒”

“棒”众人接话。

“我宣布,周爱国知青在这次冬捕中表现突出,不畏严寒,不怕艰苦”

“给周爱国同志记上500工分!”

“好~好~好”

“大家都别挡道!我们先给运到水产站去”

“今年大家能过好年”

我做主,那些小杂鱼大家伙就分了吧!“晚上回去给孩子们熬点鱼汤喝。”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KeKl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
求书网 有求必应! 知青下乡,我有一个加速空间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KeKl0.html 全文阅读!求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