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刀,砍向账目。 王府的账目混乱是万恶之源。她召集了王府仅存的几个识字的仆役(包括一个以前在账房打杂、被孙有福打压的老账房张先生),成立了临时的“账房小组”。
她亲自制定了全新的账册格式:收支分类明确,日期清晰,经手人、验收人签字画押缺一不可!每一笔支出,必须有明确的用途和凭证!所有账目,每月汇总核查,公开张贴(简化版)!取消一切模糊不清的“杂项”支出!
“王府再穷,每一文钱的去向,都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沈清璃的声音斩钉截铁,在空荡荡的账房里回荡,“谁再敢伸手,孙有福就是下场!”
杀鸡儆猴的效果立竿见影。张先生等人看着那清晰严谨的新账册格式,浑浊的眼睛里第一次有了点光亮。
第二刀,整顿仆役。 王府仆役冗杂,人浮于事。沈清璃亲自核对名册,清点实际人数。将一些明显老弱病残、无法胜任工作的老仆(如哑巴老苍头)转为“荣养”,每月只发基本口粮,不再安排重活。
剩余仆役,按能力重新分派:体力好的编入修缮队(王大山任队长);心思细、手脚麻利的编入内务组(小翠任组长,负责浆洗、洒扫、针线);厨房单独列出,由吴妈继续负责,但米面油盐的领取,必须严格按新账目登记,每日消耗需经小翠核对签字。
“王府不养闲人!更不养蛀虫!”沈清璃站在重新集合的仆役面前,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从今日起,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做得好,月例按时足额发放!做不好,偷奸耍滑,克扣贪墨者,严惩不贷!王府的日子会好起来,但好日子,是大家一起干出来的!不是等来的!”
她拿出了“璃记”的一部分收益作为“绩效”:修缮队按时保质完成一处大修,额外奖励;内务组卫生评比最优,奖励;厨房饭菜干净可口不浪费,奖励!
实实在在的铜钱,比任何空话都有力。麻木的仆役队伍里,第一次出现了一丝微弱的骚动和……难以置信的希冀?
第三刀,开源节流,双管齐下。
采购: 沈清璃亲自带着王大山和小翠,拿着钱,跑遍了北风城的米行、炭行、杂货铺。货比三家,软磨硬泡,甚至利用“王府采购”的名头(虽然寒酸)和现银结算的优势,硬生生将米价压低了半成,炭价压低了近一成!
采购回来的米粮、粗炭、油盐、粗布,入库时,小翠拿着账本,一笔笔登记,王大山带着人点数,沈清璃亲自监督签字。杜绝一切中饱私囊的可能。
修缮: 王大山带着修缮队,拿着采购来的木料、瓦片、桐油,先从仆役们住的破屋和漏风漏雪的厨房、库房修起。虽然材料简陋,手艺粗糙,但实实在在的修补,挡住了刺骨的寒风,让那些冰冷的屋子第一次有了点暖意。
仆役们看着自家不再漏雪的屋顶,眼神里的麻木似乎融化了一点点。
“璃记”扩产: 这是重中之重!沈清璃将那三百两借款里,咬牙挤出了一百两,全部投入“璃记”!她在西市口租下了一个稍大、带后院的小铺面,挂上了崭新的“璃记”招牌。
后院作为作坊,添置了更大的锅灶和工具。她招收了两个手脚勤快、家世清白的妇人(严格审查过),由小翠统一管理生产。冻疮膏和辣汤膏的产量翻了几番!
她还根据北境干燥寒冷的特点,利用羊油和草药,开发出了简易的“润肤油”和“防裂膏”,丰富了产品线。
铺面由王大山坐镇,他嗓门亮,为人憨厚实在,生意越发红火。“璃记”的收益,成了王府最重要的现金流来源!
忙碌的日子像上了发条。沈清璃每天天不亮就起,深夜才歇。查账、核验采购、巡视修缮进度、指导“璃记”生产、处理各种琐事……她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在王府的各个角落旋转。
累,是深入骨髓的累。冷,是北境无孔不入的冷。但看着库房里渐渐堆起的米粮和炭火,看着仆役们领到足额月例和偶尔的“绩效”铜钱时那难以置信的、带着一丝活气的眼神,看着“璃记”铺面前排起的长队,听着铜钱落入陶罐那悦耳的叮当声……一股微弱的暖意和力量,支撑着她疲惫的身体。
王府,在悄无声息地改变。
破败的屋舍补上了窟窿,虽然依旧简陋,但不再漏风漏雪。坑洼的庭院小径被填平,积雪有人清扫。
厨房飘出的不再是寡淡的糊味,偶尔能闻到一点油腥和胡椒的辛辣。仆役们的脸上,菜色似乎淡了些,走路时腰杆似乎挺首了一点点,麻木的眼神里,开始有了点微弱的亮光,那是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最大的改变,发生在那个最阴森的核心——萧珩的院落。
沈清璃接手庶务后,按规矩,每月需向萧珩禀报一次。第一次去主殿书房时,她做好了面对雷霆震怒或冰冷审视的准备。然而,出乎意料。书房依旧昏暗,药味浓重。
萧珩依旧在阴影里的轮椅上,背对着她,面朝地图。她简明扼要地汇报了清账进展、人员整顿、采购修缮情况、“璃记”经营状况及王府当前收支。没有夸大,没有隐瞒,只有冰冷的数字和事实。
汇报完毕,书房内一片死寂。沈清璃垂手等待,手心微汗。
“嗯。”良久,阴影里才传来一个极其轻微、几乎听不见的鼻音。算是回应。没有赞许,没有斥责,只有一种漠然的……默认。
沈清璃松了口气,躬身告退。她知道,这己经是最大的“支持”了。萧珩在用他的沉默,默许了她的动作。
更让她意外的是,几天后,莫寒(暗卫首领)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她处理庶务的耳房,放下一个包裹,依旧是那副麻木的表情:“王爷吩咐,给夫人的。”
包裹打开,里面是两套崭新的、厚实的棉衣棉裙,料子是普通的细棉布,但针脚细密,还有一双厚实的棉鞋。在寒冷的北境,这比金子还珍贵!
沈清璃愣住了。这是……萧珩给的?他注意到了她身上那件单薄破旧的夹袄?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是监视?是施舍?还是……一丝极淡的认可?
她默默收下了棉衣。没有道谢。有些东西,记在心里就好。
穿上厚实暖和的棉衣棉鞋,走在依旧寒风凛冽的王府里,沈清璃感觉脚步都轻快了些。她走到王府角落,看着哑巴老苍头穿着她偷偷补贴的厚棉袄,正费力却认真地清扫着最后一片角落的积雪。
老人看到她,咧开没牙的嘴,无声地笑了笑,浑浊的眼睛里有了一丝暖意。
她走到主殿附近,目光不经意扫过那片被萧珩轮椅反复碾过的积雪地面。痕迹很深,很深……她想起初见时那架异常沉重的轮椅……一个荒谬的念头再次闪过脑海,又被她强行压下。那不是她该探究的。
王府的新貌,是破碎冰层下艰难萌发的点点绿意,脆弱却顽强。沈清璃知道,危机远未解除。
济世堂的残余势力或许还在暗处窥视;三百两高利贷像悬在头顶的铡刀;萧珩的心思依旧深不可测;“璃记”的生意也并非高枕无忧…
但至少,她不再是那个在沈府和王府底层挣扎求生的蝼蚁。她有了立足之地,有了施展的空间,有了……一点点改变命运的力量。
她抬起头,望向灰蒙蒙的北境天空。寒风依旧刺骨,但心中那点微弱的火苗,却燃烧得更加坚定。
活下去。走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那个在远方,等着女儿去接她的苦命娘亲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TeTu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