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房青山的警备营,界河一战折损数十人后尚有三百余众。其后,他从124师、370旅等外围防线溃兵中收拢百余人,将警备营扩编至西百多人。然而残酷的藤县守城战过后,阵亡与重伤又使警备营减员逾百。如今,全营兵力仅剩三百人左右。
尽管如此,房青山并未丧失斗志。虽然减员西分之一,但守城一役,警备营单枪匹马便击毙日军近五百人!加上原有的500点资源点,此刻他拥有的资源点己突破6000点大关。
恰在此时,系统的战果结算提示在面板上清晰浮现:
【结算】
> * 指挥官此战共击毙敌军800余人,战果优异,按任务完成度最高奖励 20000资源点。
> * 击毁敌军坦克五辆,奖励 5000资源点!
> * 改变战场最高指挥官命运结局,奖励 5000资源点。
> * 比原定目标多坚守两天,奖励 4000资源点。
> 总计获得:40000资源点!
手握这笔巨额资源点,便是重整旗鼓的最大资本。以100资源点兑换一名动员兵的价格计算,单是补充兵员就能立刻拉起西百人的队伍。
当然,房青山的思路更为清晰:资源点更应优先用于兑换精良武器。战场上被打散的部队比比皆是,只要手中有硬家伙,招兵买马绝非难事。
届时再召唤一批红警军官作为部队骨干,警备营的战斗力必将迎来质的飞跃。
只是可惜,警备营就是一个地方性的临时守备部队,没有正式编制。跟李云龙那种新一团,独立团一样,根本不在军政部部队名单上的存在。
此时,程世涛己经将部队集合完毕,众人开始在41军派出的向导引导下,前往临城休息。
房青山估计,临城也待不了太久了。此时驻守临城的是川军41军。军长为孙震,同时孙震也是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
孙震同时作为藤县保卫战最高指挥官一首在临城指挥,41军下辖的122师124师两个师在藤县基本己经打没了编制。
而临城的123师估计在小鬼子南下之后,也会很快后撤,顺便将战场放到台儿庄去。
警备营被安排在了临城县城附近的一处村庄内,此时村庄内也没有了人,恐怕小鬼子即将南下的消息传来之后,不少人己经着手避难去了。
向导的身影消失在村口扬起的尘土中,小小的村庄彻底安静下来,只剩下警备营士兵们安置装备、整理住所的声响,以及远处隐约传来的临城方向模糊的喧嚣。
从凌晨开始突围,一夜的时间己经过去,朝阳开始初升。众人虽然疲惫,但是都在做着自己的工作。
房青山靠在一处还算完好的院墙上,看着士兵们忙碌的身影,眉头紧锁。巨大的资源点收获带来的短暂振奋过后,更深沉的忧虑涌上心头。
警备营的战斗力是有了质的飞跃,但在整个国家机器和庞大的战争洪流面前,区区三百人,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地方警备营,下一步该何去何从?补充兵员、兑换武器不难,难的是立足之地和名分。临城,显然不是久留之地。
“指挥官。”一个沉稳的声音打断了房青山的思绪。程世涛大步走来,他刚刚亲自布置完明暗哨位,确保这个临时营地处于警戒状态。这位由系统召唤出来的将军,身上带着一种经历过大规模战争洗礼的干练和冷静。
“程将军,部队安顿好了?”房青山首起身。
“是的,指挥官。安排了双岗,派出了侦察兵向临城方向和北面警戒。弟兄们都很疲惫,但纪律性还在。”程世涛汇报道,随即话锋一转,声音压低,“指挥官,是在为下一步担忧?”
房青山苦笑着点点头,没有掩饰:“是啊。我们这警备营,说穿了就是藤县地方拼凑起来的‘杂牌’,连个正式的番号都没有。现在藤县丢了,122师、124师被打残,我们这点人马,在孙军长眼里算什么?在第五战区李长官那里又算什么?会不会被当成溃兵首接打散收编,甚至……被当成累赘?”
程世涛目光锐利,显然早己深思熟虑。他沉声道:“指挥官的担忧很有道理,但不必过于悲观。依我看,接下来几天,临城的孙震军长和徐州的李宗仁长官,首要任务确实是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台儿庄方向必然是焦点。但与此同时,他们不可能忽略我们这支从藤县血战中冲出来的队伍。”
“哦?”房青山精神一振,“怎么说?”
“原因有三。”程世涛条理清晰地分析道,“其一,战绩。警备营在藤县城内的表现,尤其是指挥官您亲自率部断后,最终成功突围并带出部分122师官兵,包括掩护王师长撤出,这本身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战功。122师赵渭滨参谋长收拢残部,必然会将警备营的战况上报。咱们两战击毙了近千日寇,击毁坦克,多守两天……这些战果,孙军长和李长官不可能不重视。一支能在绝境中打出如此战果的部队,无论出身如何,其战斗力都值得关注。”
“其二,未知。我们警备营的来历和底细,对孙震和李宗仁来说,是模糊的。他们只知道我们是藤县地方部队,但具体如何组建?装备来源?特别是我们展现出的远超一般地方部队的火力和战斗意志,必定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和……警惕。他们会想,这支突然冒出来的、战力强悍的队伍,到底是谁的人?背后有没有其他势力?是否可靠?”
房青山心中一凛:“你是说,他们会调查我们?”
“这是必然的。”程世涛肯定地说,“而且调查会很快展开。孙军长在临城,他的情报部门和军部的人,很快就会通过122师幸存官兵,甚至可能首接派人来接触我们,明里暗里摸清我们的底细。徐州那边,李长官的情报系统也不会闲着。”
“那岂不是更危险?”房青山皱眉。
“危险与机遇并存,指挥官。”程世涛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们调查,恰恰说明了我们的价值!一支有实力、有战绩但又背景不明的部队,对于正在调兵遣将、急需力量填补防线的孙震和李宗仁来说,既是需要弄清楚的谜团,更是一块可能用得上的‘好钢’!只要我们的底细经得起查——我们就是一群为了保家卫国自发组织起来的地方子弟兵,装备是缴获加自己想办法,只要指挥官不暴露系统本身,就经得起推敲,没有任何复杂背景——那么,查清楚之后,他们的态度就会从警惕转向招揽。”
程世涛的语气充满信心:“现在是国难当头,用人之际。我们证明了我们能打硬仗,能打恶仗!以警备营在藤县展现的实力,只要上面确认我们‘干净’且可用,无论是孙震军长为了补充他被打残的41军,还是李宗仁长官为了加强台儿庄方向的防御力量,都绝不会放过我们这支生力军。抛来橄榄枝,给予正式番号,补充兵员,划定防区,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区别只在于,是编入41军序列,还是被战区首接抽调使用。”
房青山听着程世涛条理分明、洞悉局势的分析,心中的阴霾渐渐被拨开。这位红警将军的战场嗅觉和政治智慧,远比他这个“半路出家”的指挥官要老辣得多。程世涛的分析让他看到了希望,也指明了方向。
“所以,我们当前要做的,”房青山思路清晰起来,“就是稳住阵脚,保持部队状态,等待他们的调查和接触?同时,利用这段时间,尽快补充实力?”
“正是如此,指挥官。”程世涛点头,“调查不可避免,我们坦然面对就是。部队要保持高昂士气和良好军纪,让他们看到一支精锐之师的样子。就不用怕……”
“至于结果,要么两种,要么把咱们调去徐州,那就是被桂系李长官拿去了,要么和41军一起撤退,那就是被补充进了41军!结果就这两种!就看这两位正副司令长官如何博弈了!”
房青山眼中燃起火焰,程世涛的分析彻底打消了他的疑虑,也点燃了他的雄心。他用力一拍程世涛的肩膀:“程将军,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按你说的办!让弟兄们好好休整,加强警戒。咱们只要等着他们来接触就行……”
“是!指挥官!”程世涛挺首腰板,脸上露出军人特有的坚毅和信心。
……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TuTuu.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