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港的起重机日夜轰鸣,新落成的商盟货栈里,来自爪哇的香料、锡兰的红茶与中国的丝绸正通过标准化货箱转运。林诚毅戴着圆框眼镜,在验货单上签下名字,笔尖划过"凤凰商盟认证"的火漆印时,突然听见码头传来骚动。
"林先生!"一名华工气喘吁吁跑来,"英国领事馆送来急函,说有艘挂着商盟旗的货船在印度洋被劫!"苏明漪接过信封,蜡封上的蛇形徽记让她瞳孔骤缩——这是东印度公司残留势力的标记。
陈振邦正在指导水手操练新式滑轮组,闻言抄起腰间短刀:"狗改不了吃屎!上次没彻底清剿干净?"他的广彩瓷片挂件在阳光下晃出碎光,却照不亮林诚毅紧锁的眉头。玉符戒指突然发烫,在验货单上烫出焦痕,焦痕形状竟与印度洋某片海域的轮廓重合。
三日后,商盟侦查船传回消息:被劫货船残骸在塞舌尔群岛附近被发现,船员下落不明,货物中混有标注"实验品"的铅制容器。林诚毅展开泛黄的《东印度公司机密档案》,在1865年的条目下,一行小字被红笔圈出:"印度洋生物武器研发计划——'海蛇'项目"。
"他们在研究能腐蚀船底的毒藻!"苏明漪指着档案中的手绘插图,藻类样本的荧光绿与货船残骸照片上的痕迹如出一辙。陈振邦一拳砸在航海图上:"塞舌尔是英法殖民地的缓冲带,正好给他们当实验室!"
商盟紧急会议上,各国华商代表争执不休。荷兰商人担忧激怒英国本土,提议低调处理;暹罗米商则要求立刻增派护航舰队。林诚毅突然起身,将玉符与塞舌尔海域的海图重叠,光线穿过玉符的凤凰图腾,在地图上投出三个红点——正是珊瑚礁形成的天然港口。
"我们来次'以商养战'。"他铺开计划书,"在塞舌尔开设免税贸易站,表面贩售香料,实则侦查敌情。"苏明漪心领神会,补充道:"我联系巴黎的旧识,他们的科学院对异常藻类研究颇深。"陈振邦摩拳擦掌:"我带洪门兄弟伪装成渔民,先摸清港口布防。"
半月后,塞舌尔的维多利亚港出现了挂着凤凰旗的商船。船头立着木雕的妈祖像,船舱却暗藏夹层,装载着从郑和补给站取出的青铜探测仪。林诚毅戴着遮阳帽,混在装卸工人中,探测仪的指针在靠近废弃灯塔时剧烈摆动——地下密室里,培养皿中的毒藻正在荧光灯下疯狂生长。
深夜,陈振邦带领的潜水小队潜入海底。他们发现英军潜艇正将毒藻样本运往深海,而暹罗王室的密使竟出现在交易现场。"原来暹罗余党还在搞鬼!"陈振邦咬着匕首,刀光映出潜艇外壳的编号:EIC-17,正是东印度公司的缩写。
千钧一发之际,苏明漪带着法国科学家赶到。他们投下特制的分解剂,海水顿时翻涌起泡,毒藻在嘶鸣声中化为乌有。英军潜艇慌忙逃窜,却触发了陈振邦提前布置的磁暴装置,螺旋桨被磁力场卡住,浮出水面时正对着商盟商船的青铜炮口。
当英军指挥官被押上岸时,林诚毅从他怀中搜出密信,字迹与伦敦议会反对派的笔迹如出一辙:"借生物武器重夺南洋,资金己由鸦片贸易筹备..." 消息传回新加坡,商盟立即联合中立国向英国议会施压,要求彻查东印度公司残余势力。
三个月后,维多利亚港的免税贸易站正式开业。林诚毅站在新立的石碑前,碑上刻着《南洋商盟公约》,最后一行小字是他亲笔所书:"以商止战,以盟护民"。海风拂过凤凰旗,远处的海面上,各国商船正排着整齐的队列,驶向这片由华商智慧与血泪开辟的新商路。
而在伦敦的某个地下室,东印度公司的旧账簿被重新翻开,空白页上用红笔写下新的计划标题:"凤凰计划——如何从内部瓦解华商联盟",字迹旁,一枚刻着蛇形纹的翡翠纽扣正在暗处泛着冷光...
金句时刻
1. "商盟的船帆能遮风挡雨,更要能识破深海里的暗礁。" ——林诚毅
2. "殖民者的毒计藏在实验室里,我们的对策藏在老祖宗的智慧里。" ——苏明漪
3. "在南洋讨生活,既要会算经济账,更要会算敌人的毒算盘。" ——陈振邦
4. "玉符发烫时,不是危险来临,是先辈在提醒我们别忘来路。" ——林诚毅
5. "丝绸包裹的不只是货物,还有瓦解阴谋的利刃。" ——苏明漪
6. "华商的传奇,是把每一次危机都变成破局的转机。" ——陈振邦
7. "当凤凰旗飘扬在异国港口,我们卖的不是商品,是华人的尊严。" ——林诚毅
(http://www.qiushuxsw.com/book/jcuu0u.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qiushuxsw.com。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qiushuxsw.com